主题:【分享】分析实验滴定管使用的注意事项

浏览0 回复1 电梯直达
Ins_c526d54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滴定管使用心得



摘要: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滴定管是一种常用的精确量取化学液体的仪器。滴定管操作简单,但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小误差仍有许多注意事项,在此我整理了我在大学这一年多学习中关于滴定管使用的心得体会。

滴定管常用的为两类,一种是酸式滴定管,一种是碱式滴定管,另一种是酸碱兼用的聚四氟乙烯滴定管。首先酸式滴定管,使用前需观察是否有破损,无破损可开始试漏,往滴定管中加水到零刻度线处(零刻度线下方一点即可),在蝴蝶夹上放好后,用滤纸擦去管尖和活塞处的水分,记录此时的液面刻度,静止几分钟后,观察液面是否下降以及活塞和管尖是否有水滴,(也可用滤纸擦拭有无水分来判断),如有漏液现象,可拆下活塞(擦干后),在活塞孔周围均匀涂上一点凡士林,不可涂多,否则会堵塞影响液体流动。无漏液现象可开始洗涤:自来水洗三遍或以上,再用去离子水洗三遍或以上,达到内壁被水均匀润湿且不挂水珠。装液:对于一般试剂瓶,可将滴定管稍微倾斜30度来倾倒溶液,加到零刻度线以上,观察是否有气泡,有气泡则旋开活塞达到迅速放液排出气泡,确认无气泡后加溶液至零刻度线以上。将滴定管放在蝴蝶夹上后,注意保持平视液面,左手稍拧动活塞放液调整液面刚好到零刻度线处。

滴定:开始前,平视记录此时液面刻度,如滴定管尖有液滴可用锥形瓶外壁碰下,手控制活塞逐滴滴定(不可以连成线),右手握住锥形瓶瓶颈轻微摇晃(尽量坐在椅子上操作,眼睛时刻关注溶液的变化)。如发现当滴下溶液后变色但几秒后颜色又褪去,此时已将到滴定终点,应放慢滴加溶液的速度,如滴最后一滴时溶液十秒后仍未完全褪色,此时可关闭活塞,在锥形瓶杯壁用去离子水冲洗附着的滴定液,摇晃锥形瓶至完全变色,如未完全变色或颜色又褪去,可小心控制活塞使管尖悬挂半滴溶液(悬于管尖且未自然滴下),用锥形瓶内壁轻碰下悬挂的滴定液至锥形瓶内壁上,加去离子水冲下观察是否变色,可多次上述操作直至精准找到变色点。滴定完成后,平视记录液面,用自来水和去离子水分别洗涤三次至洗净,倒置在蝴蝶夹上。

然后是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碱式滴定管用的是乳胶管,注意不要加入氧化性强的物质和酸性物质以免破坏乳胶管。它和酸式滴定管的操作有一些差异如下:检漏时,如碱式滴定管漏液可在边台更换玻璃珠或推动一下玻璃珠在乳胶管中的位置,再检查是否漏液,仍然漏液可向老师申请更换即可。在装液后的排气泡操作时,应用手去捏一下乳胶管内是否有气泡,一般小的气泡很难观察出来,确认有气泡后,将乳胶管向上弯曲,滴定管尖端斜向上,用左手两指挤压玻璃球处的乳胶管快速放出溶液来排出气泡,反复如上操作直至无气泡。碱式滴定管的半滴操作较为重要,注意在滴定终点附近处有耐心轻微挤压乳胶管使半滴悬空用锥形瓶内壁碰下后用去离子水冲洗。

滴定管的使用是实验的基础操作,在使用过程中我的体会是按照每一步慢慢来,不能弄错了一步,否则前功尽弃造成很大误差,只好重新实验,这样反而浪费更多时间,特别是在滴定终点处,多次进行实验后要学会判断到滴定终点附近处的现象,此时更应慢下来滴甚至半滴进行滴定以精准到达滴定终点。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面对面想你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感谢分享,谢谢,滴定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器皿,滴定操作也是中学的化学必修课。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