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六届原创】泵头小技术

浏览0 回复3 电梯直达
houjju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维权声明:本文为houjjun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液相头小技术



      液相泵是液相色谱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件,对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及分析结果中很多参数都有影响,在液相色谱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液相泵很多功能、性能指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液相色谱系统的好坏。

      很多指标是设计出来的,设计不到位,指标是很难达到优良的。下面就介绍一下液相泵泵头的一点小技术。

      液相泵泵头设计的状况直接会影响液相泵流速的示值误差(没经过校准的原始的误差),流量稳定性,耐高压状况及在高压模式下工作的状况等多个指标参数。






      泵吸液腔体前端的设计。泵运行主要是靠柱塞杆往复运动,吸液、出液来实现的,柱塞杆向后运动,泵吸液,向前运动,柱塞杆推动液体向前运动,实现出液(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进液、出液单向阀及高压密封圈等部件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大家可能没注意,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泵吸液腔体前端这个形状及体积怎么设计会更好些。柱塞杆运动到泵头主体最前端,前端留多大空间合适,留的空间太小,由于加工、装配误差,柱塞杆运动到最前端可能会撞上或顶住泵头主体,导致柱塞杆损坏或液相泵故障。留的太大又有什么影响呢?太大肯定也不行,太大了柱塞杆运动到最前端,前端的这个死体积较大,这个地方的流动相是被高压压缩的,柱塞杆向后运动吸液时,被压缩的这部分流动相体积会变大,影响吸液的量,这样泵每个运行周期,吸液的量和上液的量就会减小。柱塞杆向前运动上液,上液首先得压缩液体,是液体压力高于出液单向阀后的压力,泵头内的液体才会被推出去,这个死体积大,柱塞杆向前运动的距离更长,泵头内液体才开始被推出去,这样上液过程也会影响上液量,因为这种情况和设计理念有一定差异,也就导致了泵流速也会相对不太稳定,而且压力越高影响越大。这样最后泵流速示值误差、流量稳定性,可达到的最大流量这几个指标都会受到影响。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泵都会不吸液不上液,液体来回被压缩、释放,形成类似液体弹簧现象,影响高压工作性能,如果液体里含有较多的气泡,这个影响会更大。所以这个死体积既不能小了也不能大了,根据经验柱塞杆运动到最前端距泵头主体的距离设计在约2mm效果较好。

      这个距离定下来了,那最前端这个地方的形状设计成什么样的好一些呢?大多数厂家设计成了直角,其实直角不好,直角处如果粘一个气泡,有时候不太容易排出去,另外换流动相所需要的置换时间也会偏长。把这个直角改成一个小锥形角,这个问题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以上两点小技术是本人多年工作的一点小体验,没经过太多的验证,但应该是对的,供大家参考。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zyl33678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houjju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yl3367898(zyl3367898) 发表:
很实用的小技巧。
仪器要想足够精密,这些细节都得注意
Insp_b796fa0c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