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由 名字长了容易引起注意(gzlk650) 发表:
原文由v2722651发表: 原文由 名字长了容易引起注意(gzlk650) 发表:
可以写篇原创出来嘛
就是因为没有双光束的分光光度计啊,如果有我就自己做实验了。但是双光束的性能在网上是能找到的,比单光束的稳定10-100倍。
你研究这个的目的是什么?
现在的光度计都趋向于双光束,国外双光束早在90年代已经有成熟产品了。
我研究的目的是,仪器的稳定性,也就是RSD对于方法检出限的影响。
国标给出的方法检出限是基于哪种分光光度计做出来的?
举个例子:一种2ug/L的物质,在特定波长的吸光度为0.00500A,如果用这个浓度的去做方法检出限,做21次平行,3倍的标准偏差 即为方法检出限。实际上方法的检出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仪器的稳定性,若该仪器的稳定性使之21次检测都在0.00400A-0.00600A之间,那么检出限就可以算出来。
但是如果仪器的稳定性可以让21次的检测都在0.00490A-0.00510之间变化呢?那么最低检出限岂不是低了很多?
第一种的变化是在0.001A上,第二种的变化是在0.0001A上。两者之间相差10倍。
如果更稳定一些的,变化幅度0.00001A,读数就在0.00499-0.00501变化,那么检出限是否更低?
现实中最容理解的地方就是:目前的流动注射都是双光束,每种方法的测量检出限都比国标低10倍以上。例如挥发酚,国标为2ug/L,流动注射为0.28ug/L,已经是100倍的关系了。如果流动注射用单光束的检测器,那他的方法检出限恐怕就没有那么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