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CL01-2018与CL01-2006对比

浏览0 回复20 电梯直达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enke(lifen4607) 发表:
新标准将其放在第六章作为一个小节来提出要求。
我理解提到测量溯源性,老标准侧重于强调设备的校准,属于过程。
新标准将测量溯源性改为计量溯源性,更强调结果的要求,因此将其规定为资源的要求
  谢谢版主回复。新标准将测量溯源性改为计量溯源性,更强调结果的要求,说得非常在理。另外JJF1001的名词术语有“计量溯源性”而无“测量溯源性”,为了规范术语的使用也是原因之一。但,因此将其规定为资源的要求,似乎不符合概念分类的逻辑。就“资源”的分类来说,似乎只有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外部资源四类,这四类资源分别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例如物质资源又可以细分为设备资源、设施资源、环境条件资源以及资金等,信息资源又可以细分为文件、记录、标识、软件等,而资源绝无“计量溯源性”一类。
  “计量溯源性”的“性”字决定了它是个“特性”而非“资源”。按JJF1001-2011的4.14条给出的“计量溯源性”定义是“测量结果与参考对象联系起来的特性”,即应该只是测量结果的“特性”而算不上“资源”。测量结果由测量过程产生,因此测量结果的特性源自测量过程的特性。所以我认为6.5条“计量溯源性”应该放在第7条“过程要求”的7.7 条“结果有效性的保证”中比较合乎逻辑,也就是说“计量溯源性”应该是测量结果有效性保证的要求之一。
senk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n_liujingyu(en_liujingyu) 发表:
  谢谢版主回复。新标准将测量溯源性改为计量溯源性,更强调结果的要求,说得非常在理。另外JJF1001的名词术语有“计量溯源性”而无“测量溯源性”,为了规范术语的使用也是原因之一。但,因此将其规定为资源的要求,似乎不符合概念分类的逻辑。就“资源”的分类来说,似乎只有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外部资源四类,这四类资源分别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例如物质资源又可以细分为设备资源、设施资源、环境条件资源以及资金等,信息资源又可以细分为文件、记录、标识、软件等,而资源绝无“计量溯源性”一类。
  “计量溯源性”的“性”字决定了它是个“特性”而非“资源”。按JJF1001-2011的4.14条给出的“计量溯源性”定义是“测量结果与参考对象联系起来的特性”,即应该只是测量结果的“特性”而算不上“资源”。测量结果由测量过程产生,因此测量结果的特性源自测量过程的特性。所以我认为6.5条“计量溯源性”应该放在第7条“过程要求”的7.7 条“结果有效性的保证”中比较合乎逻辑,也就是说“计量溯源性”应该是测量结果有效性保证的要求之一。
呵呵。欢迎讨论我觉得“计量溯源性”的重点不在“性”而在“源”,
在 ISO/IEC 指南 99 中,计量溯源性定义为“测结果的特性,结果可以通过形成文件的不间断校准链与参考标相关连,每次均会引入测量 可以通过形成文件的不间断校准链与参考标相关连,每次均会引入测量 不确定度”
注意校准链的概念。
senk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n_liujingyu(en_liujingyu) 发表:  谢谢版主回复。新标准将测量溯源性改为计量溯源性,更强调结果的要求,说得非常在理。另外JJF1001的名词术语有“计量溯源性”而无“测量溯源性”,为了规范术语的使用也是原因之一。但,因此将其规定为资源的要求,似乎不符合概念分类的逻辑。就“资源”的分类来说,似乎只有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外部资源四类,这四类资源分别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例如物质资源又可以细分为设备资源、设施资源、环境条件资源以及资金等,信息资源又可以细分为文件、记录、标识、软件等,而资源绝无“计量溯源性”一类。  “计量溯源性”的“性”字决定了它是个“特性”而非“资源”。按JJF1001-2011的4.14条给出的“计量溯源性”定义是“测量结果与参考对象联系起来的特性”,即应该只是测量结果的“特性”而算不上“资源”。测量结果由测量过程产生,因此测量结果的特性源自测量过程的特性。所以我认为6.5条“计量溯源性”应该放在第7条“过程要求”的7.7 条“结果有效性的保证”中比较合乎逻辑,也就是说“计量溯源性”应该是测量结果有效性保证的要求之一。
关于计量溯源性,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分别是负责全球计量、认可和标准化的四个国际组织。 2011年11月9日,这四个国际组织共同发布了一个声明——《BIPM,OIML,ILAC,ISO对计量溯源性的联合声明》,该声明只有一个主题,就是计量溯源性。
通读该声明,计量溯源性是使测量结果具备世界范围内的等效性,建立国际信任的要素之一。同时,声明所述内容可使立法者、监管者、进出口商对测量结果的等效性建立相互支持的系统,可以显著的减少因缺乏等效性而造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s)。
说回到实验室应该是如何将测量设备溯源的问题,即溯源的源。
西瓜猫猫西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去年12月份新版讲解的时候老师 也有发过这么一个比对图,懒洋洋的猫看过 一遍都忘光光了,我所有的事情都推到3月份再说
现在一心一意只想过年。。。。。。
攸缘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zal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8.5  风险和机会的管理措施    ”这里的机会指的是什么?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enke(lifen4607) 发表:
呵呵。欢迎讨论我觉得“计量溯源性”的重点不在“性”而在“源”,
在 ISO/IEC 指南 99 中,计量溯源性定义为“测结果的特性,结果可以通过形成文件的不间断校准链与参考标相关连,每次均会引入测量 可以通过形成文件的不间断校准链与参考标相关连,每次均会引入测量 不确定度”
注意校准链的概念。


  谢谢提供的信息。但在 ISO/IEC 指南 99 中,计量溯源性定义确实是“测结果的特性”,“特性”是定义的核心,后面的话只不过是对这个“特性”的解释。定义说溯源性这个特性是“测量结果”的。获得测量结果的这个极其重要的“特性”,“可以通过形成文件的不间断校准链与参考标准相关连”,这说的“活动过程”,也就是说通过一级一级这种相关连的溯源“活动”,将测量结果与参考标准建立联系,而每一级的溯源活动“均会引入测量 不确定度”。因此,术语“计量溯源性”是一种通过某种过程(溯源活动)获得的测量结果的特性,而不是“资源”。
  “资源”一定是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外部资源当中的一种。“活动”是一个“过程”,溯源活动是一种测量过程。“特性”是事物的一种属性,溯源性是测量结果的一种属性。无论从“过程”角度还是“属性”角度审视“计量溯源性”,它都不是“资源”。
  测量包括检定、校准、检验、试验、检测等等,上述四种“资源”的配置会决定“测量结果的溯源性”的好坏,决定溯源性能否满足测量的要求。所以我认为“计量溯源性”应该是“测量结果有效性保证”的要求之一,“计量溯源性”放在“6 资源要求”中不合逻辑,放在“7 过程要求”的“7.7  结果有效性的保证”中比较科学。
shichaoli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andychan5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n_liujingyu(en_liujingyu) 发表:
  谢谢提供的信息。但在 ISO/IEC 指南 99 中,计量溯源性定义确实是“测结果的特性”,“特性”是定义的核心,后面的话只不过是对这个“特性”的解释。定义说溯源性这个特性是“测量结果”的。获得测量结果的这个极其重要的“特性”,“可以通过形成文件的不间断校准链与参考标准相关连”,这说的“活动过程”,也就是说通过一级一级这种相关连的溯源“活动”,将测量结果与参考标准建立联系,而每一级的溯源活动“均会引入测量 不确定度”。因此,术语“计量溯源性”是一种通过某种过程(溯源活动)获得的测量结果的特性,而不是“资源”。
  “资源”一定是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外部资源当中的一种。“活动”是一个“过程”,溯源活动是一种测量过程。“特性”是事物的一种属性,溯源性是测量结果的一种属性。无论从“过程”角度还是“属性”角度审视“计量溯源性”,它都不是“资源”。
  测量包括检定、校准、检验、试验、检测等等,上述四种“资源”的配置会决定“测量结果的溯源性”的好坏,决定溯源性能否满足测量的要求。所以我认为“计量溯源性”应该是“测量结果有效性保证”的要求之一,“计量溯源性”放在“6 资源要求”中不合逻辑,放在“7 过程要求”的“7.7  结果有效性的保证”中比较科学。


辩论的非常精彩
ztd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