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MRM采集点数

浏览0 回复8 电梯直达
m331861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请问MRM采集的点数与采集的离子对数和dewell time 分别是什么关系?麻烦请大神们详细解释下,谢谢
推荐答案:sdlzkw007回复于2020/02/04
dewell time叫驻留时间,就是每个离子对停留的时间,驻留时间长,扫描这个离子的时间就长,响应就高。如果驻留时间过长,那么会采集的数据点不够,导致重复性下降。举个例子,一次做10个MRM,每个MRM的驻留时间是5ms,那么10个MRM是50ms,每个MRM通道切换时间5ms,那么总切换时间是50ms,这样一次扫描的总时间就是100ms。假设一个色谱峰宽是6s,那么一共可以扫描60次,也就是有60个数据点。假设驻留时间是100ms,那么一次扫描的时间就是1.05s,6s就只能采集5.7个数据点。简单地说就是循环次数与驻留时间取个平衡,并不是越多越好,当然也不能够太低,否则可能漏掉离子对,建议每个色谱峰不少于15个点绘制而成,可以满足定量要求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hujiangtao2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发帖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液质联用(LC-MS)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hujiangt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驻留时间简单说就是扫描一组特定离子的时间 一般不少于3毫秒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v28236513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应助奖励
welewol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以下是引自ZJN1123曾经回复一求助帖中的一条答案:
dewell time叫驻留时间,就是每个离子对停留的时间,驻留时间长,扫描这个离子的时间就长,响应就高。如果驻留时间过长,那么会采集的数据点不够,导致重复性下降。举个例子,一次做10个MRM,每个MRM的驻留时间是5ms,那么10个MRM是50ms,每个MRM通道切换时间5ms,那么总切换时间是50ms,这样一次扫描的总时间就是100ms。假设一个色谱峰宽是6s,那么一共可以扫描60次,也就是有60个数据点。假设驻留时间是100ms,那么一次扫描的时间就是1.05s,6s就只能采集5.7个数据点。
该贴的地址是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4729059_1
sdlzkw00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dewell time叫驻留时间,就是每个离子对停留的时间,驻留时间长,扫描这个离子的时间就长,响应就高。如果驻留时间过长,那么会采集的数据点不够,导致重复性下降。举个例子,一次做10个MRM,每个MRM的驻留时间是5ms,那么10个MRM是50ms,每个MRM通道切换时间5ms,那么总切换时间是50ms,这样一次扫描的总时间就是100ms。假设一个色谱峰宽是6s,那么一共可以扫描60次,也就是有60个数据点。假设驻留时间是100ms,那么一次扫描的时间就是1.05s,6s就只能采集5.7个数据点。简单地说就是循环次数与驻留时间取个平衡,并不是越多越好,当然也不能够太低,否则可能漏掉离子对,建议每个色谱峰不少于15个点绘制而成,可以满足定量要求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hujiangtao2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应助
m331861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welewolf(v2823651) 发表:以下是引自ZJN1123曾经回复一求助帖中的一条答案:dewell time叫驻留时间,就是每个离子对停留的时间,驻留时间长,扫描这个离子的时间就长,响应就高。如果驻留时间过长,那么会采集的数据点不够,导致重复性下降。举个例子,一次做10个MRM,每个MRM的驻留时间是5ms,那么10个MRM是50ms,每个MRM通道切换时间5ms,那么总切换时间是50ms,这样一次扫描的总时间就是100ms。假设一个色谱峰宽是6s,那么一共可以扫描60次,也就是有60个数据点。假设驻留时间是100ms,那么一次扫描的时间就是1.05s,6s就只能采集5.7个数据点。该贴的地址是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4729059_1
好的,谢谢
m331861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dlzkw007(sdlzkw007) 发表:dewell time叫驻留时间,就是每个离子对停留的时间,驻留时间长,扫描这个离子的时间就长,响应就高。如果驻留时间过长,那么会采集的数据点不够,导致重复性下降。举个例子,一次做10个MRM,每个MRM的驻留时间是5ms,那么10个MRM是50ms,每个MRM通道切换时间5ms,那么总切换时间是50ms,这样一次扫描的总时间就是100ms。假设一个色谱峰宽是6s,那么一共可以扫描60次,也就是有60个数据点。假设驻留时间是100ms,那么一次扫描的时间就是1.05s,6s就只能采集5.7个数据点。简单地说就是循环次数与驻留时间取个平衡,并不是越多越好,当然也不能够太低,否则可能漏掉离子对,建议每个色谱峰不少于15个点绘制而成,可以满足定量要求
谢谢
weiqi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首先估算峰宽度,假设峰宽0.1min,即6s。
做定量一个峰最好获得20个以上采样点,完成一个采样点(cycle time)应约为0.3s
如果同时做2个化合物(同一时段),每个化合物做两个transition,共四个transition。
每个transition的驻留时间平均为300ms/4=75ms
根据化合物性质,调节每个transition的驻留时间。
sdlzkw00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虞飞翔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个人见解:驻留时间越长,应该不是说响应会越好,因为最终显示的响应是在这段驻留时间内该离子响应的平均值,所以应该是驻留时间越长,改离子的响应和相对丰度越接近真实值,质谱图越精细,更加利于定性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