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仪器换了实验室房间后需要再检定吗?

浏览0 回复22 电梯直达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很赞同大家的观点。是的,绝大多数固定安装,特别是需现场检定、校准的测量设备(但,虽然有时是固定安装的,压力表、电工三表等除外),只要发生移位(包括搬迁),甚至没有移位但发生了震动(如地震、周边施工震动等)、撞击、倾斜等情况,摆正后都应该重新检定或校准。期间核查不能替代检定或校准。
穿越时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gongdw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yzgu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很沉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理论上是要校准的。我不知道各位具体都是怎么操作的,但我没这么做过。
理由是,首先搬动到计量通过的间隔期实验理论上要暂停,其次这类设备校准费用都不便宜。
至于我觉得可以不计量的原因:
首先,气质是具备自校能力的。完全可以通过调谐报告 自己用校准液评估重复性和信噪比,判断搬动是否影响了准确性。
其次,目前的设备性能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远远高于检测方法要求的。哪怕精度真的受到了一定影响,也不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当然这个要评估)。
如果能克服重新计量导致的实验暂停(如有多台设备等),且不在乎这点费用。那我当然建议重新校准了。

置于其他设备,我认为也是同理操作。如果你能通过一定手段确定设备的稳定性,精确度没有受到影响(不是做作样子,是真的要评估)。你可以选择不重新计量。

但是如果上一份报告上有具体的摆放场地说明,那还是重新计量吧。
昨夜星辰000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很沉(zhao1hao2985) 发表:
理论上是要校准的。我不知道各位具体都是怎么操作的,但我没这么做过。
理由是,首先搬动到计量通过的间隔期实验理论上要暂停,其次这类设备校准费用都不便宜。
至于我觉得可以不计量的原因:
首先,气质是具备自校能力的。完全可以通过调谐报告 自己用校准液评估重复性和信噪比,判断搬动是否影响了准确性。
其次,目前的设备性能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远远高于检测方法要求的。哪怕精度真的受到了一定影响,也不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当然这个要评估)。
如果能克服重新计量导致的实验暂停(如有多台设备等),且不在乎这点费用。那我当然建议重新校准了。
置于其他设备,我认为也是同理操作。如果你能通过一定手段确定设备的稳定性,精确度没有受到影响(不是做作样子,是真的要评估)。你可以选择不重新计量。
但是如果上一份报告上有具体的摆放场地说明,那还是重新计量吧。
      首先搬动到计量通过的间隔期实验理论上要暂停,其次这类设备校准费用都不便宜。
      测量设备搬迁期间,本身就不可能开展工作。校准的目的,是为了测量设备在投入使用前,确保其计量特性是准确的可靠的,投入使用后可获得可信的测量结果,与花银子多少没有关系,该花的还是要花。
      目前的设备性能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远远高于检测方法要求的。哪怕精度真的受到了一定影响,也不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当然这个要评估)。
      这只是您的一种猜测,提供不出证据。当然自己有能力进行“内部校准”,那又另当别论。
      如果你能通过一定手段确定设备的稳定性,精确度没有受到影响(不是做作样子,是真的要评估)。你可以选择不重新计量。
      刚才说了,检测实验室通常是不具备校准能力的,他能做的就是“期间核查”。但“期间核查”不能替代检定/校准,否则“期间核查”如果没有问题,岂不是都不用按周期执行检定/校准了吗。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1/11/10 23:27:37 Last edit by luyunnc
承之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理论上要,实际上自己核查下就行了,你自己不说,专家也不知道你移动设备嘛!再说了这种设备本身就没啥校准意义!
很沉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路云(luyunnc) 发表:
      首先搬动到计量通过的间隔期实验理论上要暂停,其次这类设备校准费用都不便宜。

      测量设备搬迁期间,本身就不可能开展工作。校准的目的,是为了测量设备在投入使用前,确保其计量特性是准确的可靠的,投入使用后可获得可信的测量结果,与花银子多少没有关系,该花的还是要花。

    首先呢,我说的是搬迁完成到设备计量后获得证书期间。这段期间往往有1周以上。比如我从东屋搬到西屋,这种就要停1周检测,您觉得合适就行。我无所谓的。

      目前的设备性能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远远高于检测方法要求的。哪怕精度真的受到了一定影响,也不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当然这个要评估)。

      这只是您的一种猜测,提供不出证据。当然自己有能力进行“内部校准”,那又另当别论。

      如果要证据,大量留样再测,重复性,检出限都是可以评估的。就算没有内部校正,比如气质,自己买一点校准物质,做作核查不难吧?

      如果你能通过一定手段确定设备的稳定性,精确度没有受到影响(不是做作样子,是真的要评估)。你可以选择不重新计量。

      刚才说了,检测实验室通常是不具备校准能力的,他能做的就是“期间核查”。但“期间核查”不能替代检定/校准,否则“期间核查”如果没有问题,岂不是都不用按周期执行检定/校准了吗。

      我说的校准能力,并不是真的是全部能力,而是满足校准要求的体系能力,要做内部校准,你的管理体系,耗材管理,标准物质管理都需要做一套体系,很多时候不是不能,而是不值得,就像你企业内部实验室可能没做体系,但其检测结果不一定比第三方误差大是一个道理。  期间核查是用来评价两次校准期间结果的稳定性,如果你能证明搬迁后获得的结果与上一次校准一致,那也可以认为自己结果稳定。

      我也说了,这个是当你搬动无可查时,用来自己评估风险的。如果你搬迁是可查的话,那是存在体系风险的,是要送校的。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很沉(zhao1hao2985) 发表:
内容略。
      首先呢,我说的是搬迁完成到设备计量后获得证书期间。这段期间往往有1周以上。比如我从东屋搬到西屋,这种就要停1周检测,您觉得合适就行。我无所谓的。
      通常情况下,校准结果当时就可以向实施校准的人员索取,也可以将校准原始数据复印留存,自己就可以做“计量确认”工作了,不一定要等到校准人员回去出具《校准证书》之后才来做“计量确认”(这是由于下现场校准的特殊性和时效性所决定的)。
      如果要证据,大量留样再测,重复性,检出限都是可以评估的。就算没有内部校正,比如气质,自己买一点校准物质,做作核查不难吧?
      你自己闭门造车,不涉及第二、三方认可,这么操作没有问题。但如果是通过了CMA资质认定,或通过了CNAS能力认可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个人认为还得按照程序文件的规定规范操作。如果程序文件对此未作规定,说明程序文件是有缺陷的,应该修订补充完善。你说的这种操作方式实际上就是“期间核查”,通常都是在相邻两次检定/校准期间进行,不应用于大型固定安装的测量设备的搬迁移位后的核查。这种核查通常不大可能作为溯源证据,获得第二、三方认可。
      要做内部校准,你的管理体系,耗材管理,标准物质管理都需要做一套体系,很多时候不是不能,而是不值得,就像你企业内部实验室可能没做体系,但其检测结果不一定比第三方误差大是一个道理。
      所以说针对一两台自用测量设备的校准,委外计量的成本要远比自己建立和维护一整套完整计量管理体系的成本要低得多。没做体系,你的检测结果可能比第三方误差小,但这些都只是你第一方宣称,无法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如果你自己具备“内部校准”的能力,该能力要想获得你的客户认可,恐怕还得向客户提供CMA或CNAS对“内部校准”能力确认的证明。
      期间核查是用来评价两次校准期间结果的稳定性,如果你能证明搬迁后获得的结果与上一次校准一致,那也可以认为自己结果稳定。
      你周期检定/校准之前的期间核查结果,绝大部分都是没有问题的,但还得按期检定/校准。退一步说,如果核查结果有问题呢,是不是也可以对测量设备进行调修,直至测量结果满意为止?如此是不是也不需要校准了呢?我的观点是,这种大型固定安装的测量设备,在搬迁位移后(无论是换安装位置、换房间,还是异地搬迁),在再次投入使用前,一定要重新检定合格,或重新校准后做计量确认进行合格判定。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1/11/15 18:12:09 Last edit by luyunnc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