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设备的量值溯源图怎么画

浏览0 回复34 电梯直达
次元之暗面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你这个写了跟没写一样。没有体现具体设备信息,也没给出上级单位的名称和计量工具。计量的不确定度要求和结果也没体现。
次元之暗面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什么设备通过什么机构的什么计量工具进行溯源,这是必要项,计量给出的测量特性也算是需要列明的。你这个图表不论是哪个单位哪个设备都可以用,怎么体现出来是确切地通过不间断的校准链溯源到si制。
梦凡雅单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n_liujingyu(en_liujingyu) 发表:

  是的,这一条的关键要求是“将测量结果与适当的参考对象相关联,建立并保持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测量结果的溯源性”与“计量器具的溯源性”是不同的。实验室申请的检测项目必有测量结果,因此此处的“计量溯源性”指的是从“测量结果”开始向上溯源,直至“与适当的参考对象相关联”

  这里的“测量结果”指的是实验室申请的应保证测量能力的检测项目,即应该保证提供的测量结果可靠性或称可信性,不确定度则是可信性的量化指标。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应使用什么测量设备采用什么方法测量,这是第一个溯源链条;然后使用的测量设备又用什么计量标准和校准方法来满足溯源性,这是第二个溯源链条;计量标准又用什么东西采用什么方法“与适当的参考对象相关联”,这是第三个溯源链条。这就是完整的“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

  每个检测项目都应有自己所独有的计量溯源系统。同样的检测项目测量范围不同、准确度要求不同,计量溯源系统也就不同。甚至相同项目、相同测量范围、相同准确度的检测,因为不同的实验室采用了不同的测量方法,计量溯源系统也可能不同。

  例如,对“容积”检测的测量项目,有的采用叫“标准容器”的东西检测,向上可以一直溯源到国家“体积基准”;有的采用纯净水的密度和“称量法”计算出容积,向上就应一直溯源到国家的“质量基准”;还有的采用分别测量容器的外径、壁厚和液面高度计算出容积,向上就必须一直溯源到国家“长度基准”了。因此每一个实验室的每一个检测项目,其“测量结果溯源系统”(简称“量值溯源系统”而不是“计量器具溯源系统”)都不尽相同,这才是每个实验室实用的溯源系统,而不是千篇一律放之四海而皆对的所谓计量溯源系统。
好的,感谢老师的详细讲解。
Ins_ed8b361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n_liujingyu(en_liujingyu) 发表:  是的,这一条的关键要求是“将测量结果与适当的参考对象相关联,建立并保持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测量结果的溯源性”与“计量器具的溯源性”是不同的。实验室申请的检测项目必有测量结果,因此此处的“计量溯源性”指的是从“测量结果”开始向上溯源,直至“与适当的参考对象相关联”。  这里的“测量结果”指的是实验室申请的应保证测量能力的检测项目,即应该保证提供的测量结果可靠性或称可信性,不确定度则是可信性的量化指标。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应使用什么测量设备采用什么方法测量,这是第一个溯源链条;然后使用的测量设备又用什么计量标准和校准方法来满足溯源性,这是第二个溯源链条;计量标准又用什么东西采用什么方法“与适当的参考对象相关联”,这是第三个溯源链条。这就是完整的“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  每个检测项目都应有自己所独有的计量溯源系统。同样的检测项目测量范围不同、准确度要求不同,计量溯源系统也就不同。甚至相同项目、相同测量范围、相同准确度的检测,因为不同的实验室采用了不同的测量方法,计量溯源系统也可能不同。  例如,对“容积”检测的测量项目,有的采用叫“标准容器”的东西检测,向上可以一直溯源到国家“体积基准”;有的采用纯净水的密度和“称量法”计算出容积,向上就应一直溯源到国家的“质量基准”;还有的采用分别测量容器的外径、壁厚和液面高度计算出容积,向上就必须一直溯源到国家“长度基准”了。因此每一个实验室的每一个检测项目,其“测量结果溯源系统”(简称“量值溯源系统”而不是“计量器具溯源系统”)都不尽相同,这才是每个实验室实用的溯源系统,而不是千篇一律放之四海而皆对的所谓计量溯源系统。
这个说法我很赞同,也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为啥都说要有溯源图,为啥我一直不明白为啥都在放形式主义的计量溯源图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应使用什么测量设备采用什么方法测量,这是第一个溯源链条;然后使用的测量设备又用什么计量标准和校准方法来满足溯源性,这是第二个溯源链条;计量标准又用什么东西采用什么方法“与适当的参考对象相关联”,这是第三个溯源链条。这就是完整的“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

      这是10楼某人的原话,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众所周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与被测对象自身性能的好坏强相关的,完全是不受控不确定的,测出来多大就是多大。实验室怎么可能保证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呢。实验室能够主动控制的,只有人、机、法、环四因素,唯一无法控制的,就是被测对象“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而这个“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往往是“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贡献分量。实验室能够控制的,应该是人、机、法、环四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能够保证的,是由此四个不确定度分量合成得到的“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这个“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理论上是与被测对象“料”的性能好坏无关,代表的是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无论被测对象好还是坏,“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都是不变的。它与被测对象“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才能得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这个“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有哪家机构敢拍胸脯保证不超过多少?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路云先生的原话:众所周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与被测对象自身性能的好坏强相关的,完全是不受控不确定的,测出来多大就是多大。
  答:获得“被测对象自身性能的好坏”是实施测量的目的。实施测量得到的,是评价“被测对象自身性能好坏”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评判测量结果可信性的量化参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与被测对象自身性能的好坏强相关”是极其错误的说法。
  如果实在要说“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与被测对象自身性能的好坏相关”,也绝非路云错误理解的含义,此处的“被测对象自身性能”不是指被测对象的待测性能,而是仅指影响测量结果可信性的被测参数自身的“稳定性”。例如长度随测量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化学成分随化学反应的动态变化而变化等等,被测参数的测量结果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不“稳定”),因而造成被测参数的测量结果不可信(给被测参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带来一个“分量”)。但是,这仅仅是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一个“分量”而已,可以通过规定控制测量时间,加以削弱或消除。所谓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完全是不受控不确定的,测出来多大就是多大”的说法,完全是危人怂听,同时也是混淆被测参数(被测量)与影响要素(影响量)的典型案例。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评判测量结果可信性的量化参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与被测对象自身性能的好坏强相关”是极其错误的说法。
      大家看看16楼这位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的规某人,竟然说出如此无知的外行话。测量结果可不可信,完全取决于“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只要“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得到的任何测量结果都是可信的,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大小没有任何关系。“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大,就表明该“测量结果”不可信吗?简直就是无知。
      如果实在要说“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与被测对象自身性能的好坏相关”,也绝非路云错误理解的含义,此处的“被测对象自身性能”不是指被测对象的待测性能,而是仅指影响测量结果可信性的被测参数自身的“稳定性”。例如长度随测量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化学成分随化学反应的动态变化而变化等等,被测参数的测量结果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不“稳定”),因而造成被测参数的测量结果不可信(给被测参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带来一个“分量”)。
      这么臭的不确定度常识,也好意思在这里说教。所举的例子没有一例是被测对象自身的性能,都是“温度”、“时间”等影响量的因素所导致的,这些“分量”都已经计入了“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里了。不确定度知识学成这么臭的水平,的确是不敢恭维。
      所谓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完全是不受控不确定的,测出来多大就是多大”的说法,完全是危人怂听,同时也是混淆被测参数(被测量)与影响要素(影响量)的典型案例。
      危人耸听吗?一台“示值重复性”很差,差到不合格的测量仪器,你控制它,把它测合格来给大家看看。如果测量结果仍然是不合格,是不是表明你就是一个“学术无赖”?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问:测量结果可不可信,完全取决于“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只要“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得到的任何测量结果都是可信的,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大小没有任何关系。“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大,就表明该“测量结果”不可信吗?简直就是无知。
  答:请不要将测量过程与测量结果割裂开来,测量结果是实施测量过程的“产品”,测量过程可信才能得到可信的测量结果,测量过程不可信,得到的测量结果就一定不可信。因此认证认可审核时,审核的是测量过程的可信性,即测量过程的测量能力,因此,测量结果可不可信,完全取决于“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是可信的,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大小没有任何关系”的说法,纯属胡说八道。“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过大,就表明该“测量结果”一定不可信,必须改进测量方法,使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满足三分之一原则。至于只会骂人不学无术的路云先生是否“无知”,大家自然心中有数,本人不想点破。
  问:这么臭的不确定度常识,也好意思在这里说教。所举的例子没有一例是被测对象自身的性能,都是“温度”、“时间”等影响量的因素所导致的,这些“分量”都已经计入了“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里了。不确定度知识学成这么臭的水平,的确是不敢恭维。
  答:你的常识臭不臭,自己闻一闻就知道了,我的确是不敢恭维,更不愿意评价。为什么“举的例子没有一例是被测对象自身的性能”,请你搞清楚“被测量”和“影响量”的概念。不确定度评定的对象一定是“被测量”,被测量实际上是“被测对象自身的性能”,自己给自己引入不确定度的说法违背了基本逻辑常识。给被测量的测量结果引入不确定度分量的一定是“影响量”,每一个影响量都会给被测量的测量结果引入一个不确定度分量,这也为什么评定时必须首先对每个影响量逐一评估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原因。如果被测量为“(量块)长度”,“温度”就是“影响量”,为使这个影响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尽可能小,除了控制环境温度,就该控制测量的时间,以减小温度的剧烈变化,所以检定规程常常要求控制“平衡温度的时间”、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测量。
  问:危人耸听吗?一台“示值重复性”很差,差到不合格的测量仪器,你控制它,把它测合格来给大家看看。如果测量结果仍然是不合格,是不是表明你就是一个“学术无赖”?
  答:我说过,仪器没有“重复性”,重复性是“测量过程”或“测量结果”的特性。所谓“示值重复性”实际上是指“示值变动性”。示值变动性“很差”的仪器,其固有计量特性就应该判为“不合格”,把“差到不合格的测量仪器”“测合格”纯属胡诌八扯。既然通过校准已判定仪器的固有特性不合格,就不能投入使用,“你控制它”又控制什么?只有你这个特别嗜好骂人的流氓无赖,才会提出如此“危人怂听”的低级问题。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过大,就表明该“测量结果”一定不可信,必须改进测量方法,使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满足三分之一原则。
      自己狗屁不懂在这里胡说八道,还好意思说别人。改进了测量方法,使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满足三分之一,“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就一定小了吗?一件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拿到国家计量院去校准,就合格了吗?医院的医疗诊断水平没有问题,某高血压患者上医院看病,是不是医生要检测出血压正常的诊断结果才可信,检测出血压不正常的诊断结果就不可信啊?真实无知到了极点。
      你的常识臭不臭,自己闻一闻就知道了,我的确是不敢恭维,更不愿意评价。
      你有本事评啊,只怕你没那个能力评。我现在就想评价你,特别愿意评价你,怎么的?
      自己给自己引入不确定度的说法违背了基本逻辑常识。
      被测对象自身性能不稳定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违背了什么基本的逻辑常识?人、机、料、法、环五因素中,被测对象“料”不可能引入不确定度分量吗?
      如果被测量为“(量块)长度”,“温度”就是“影响量”,为使这个影响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尽可能小,除了控制环境温度,就该控制测量的时间,以减小温度的剧烈变化,所以检定规程常常要求控制“平衡温度的时间”、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测量。
    短期环境温度没有变化呢?测量时间已经短得不能再短了,量块的“长度变动量”就为0了吗?如果同时对两块量块的“长度变动量”进行测量,量块A的“长度变动量”的测量结果未超出允许范围,量块B的“长度变动量”的测量结果超出了允许范围,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谁之过?人、机、法、环四因素完全一致,唯一不同的就是被测对象 “料”。按照你这位“学术无赖”的逻辑,是不是量块B的“测量结果”不可信?是不是量块B的测量方法有问题,必须改进?那为什么量块A的“测量结果”就可信?测量方法就不需要改进呢?将量块B拿到国家计量院去测,测量过程的人、机、法、环总该改进多了吧。能改变量块B的“长度变动量”超出允许范围的“测量结果”吗?如果还是未改变,是不是国家计量院也不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明明是定量表征被测对象“病态”程度的参量,却把被测对象自身的病因,扣在了实施测量的机构头上(归罪于“测量过程”或“测量方法”不行)。拉屎不出怪茅房。这样的水平还不够臭吗。
      我说过,仪器没有“重复性”,重复性是“测量过程”或“测量结果”的特性。
      仪器没有“重复性”,“测量过程”或“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又是从何而来?无中生有空穴来风吗。到现在为止,也只有你这个空前绝后的“拧种”、“学术无赖”,说测量仪器没有“重复性”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路云原话:改进了测量方法,使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满足三分之一,“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就一定小了吗?一件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拿到国家计量院去校准,就合格了吗?
  答:概念混淆到如此程度,我们只能哈哈大笑。测量不确定度是判定测量结果是否可信(是否可使用)的量化参数,改进测量方法的目的就是使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满足三分之一原则,如果不能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变小,就失去了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一件计量器具合不合格并不是用“不确定度”大小判定,而是用校准结果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判定。一个干了一辈子计量工作的“计量专家”,把计量器具的合格性判定与测量结果的可信性判定混淆不分,是非常可笑的。
  2.路云原话:被测对象自身性能不稳定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违背了什么基本的逻辑常识?人、机、料、法、环五因素中,被测对象“料”不可能引入不确定度分量吗?
  答:我说的“自己”指的是“被测参数”自身,请不要用“被测对象”混淆“被测参数”。被测参数是被测量,被测量自己不能给自己引入不确定度分量。人、机、料、法、环五因素中,被测对象“料”给测量结果引入不确定度分量,这个“料”指的是“被测对象”,并不是“被测参数”,具体而言是被测对象的“稳定性”或“波动性”这个“影响量”给被测对象的被测参数这个“被测量”引入了不确定度分量。
  3.路云原话: 仪器没有“重复性”,“测量过程”或“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又是从何而来?无中生有空穴来风吗。到现在为止,也只有你这个空前绝后的“拧种”、“学术无赖”,说测量仪器没有“重复性”。
  答:骂人是社会流氓的一贯行为,不屑一顾。 仪器是一个客观存在,因此没有“重复性”,JJF1001和JJF1033均已淘汰了术语“仪器的重复性。重复性是测量过程或测量结果的特性,“测量过程”或“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从仪器的“示值稳定性”或“变动性”而来,并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到现在为止,也只有某个空前绝后,不学无术,概念混淆,嗜好骂人的社会流氓,才坚持说测量仪器有“重复性”。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