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四届原创】不要伤害我的中国心——我与国产仪器,那些如鲠在喉、不得不说的事

浏览0 回复2 电梯直达
nicexx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维权声明:本文为nicexxh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我从事仪器行业工作14年了,之前换过一家单位,但都是地方高校,工作内容基本不变,在单位主要是负责大型仪器的使用、维护及讲授部分仪器相关的课程。我分管的仪器里,国产仪器主要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气相色谱仪,当然这两类别仪器实验室同时也有进口的仪器,但是高效液相色谱仪都是进口的。这个购买布局估计和很多地方高校类似。国产的气相色谱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很多国产仪器厂家的也很不错,和很多高校老师、仪器工程师聊过这个话题,大家都是持这个观点。高效液相色谱暂时国产的用的少些,我暂时没见过国产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有点孤陋寡闻喔。我们实验室的大型仪器,有两个使用目标:一、教学用,二是科研用,一般本科学校毕业生做毕业论文期间,仪器使用会非常紧俏。



      我自己的感受,一些国产仪器,由于设计上的一些特点,方便看清仪器的外部结构和较容易看清仪器的内部结构,从高校师生教学的角度,很方便,有自己的优势。有时候,一些问题也可以自己解决,更便于锻炼仪器管理人员。
      今天,其实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个故事,我与国内前些年某一知名原子吸收厂家的销售人员的接触印象吧。这些事情,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无论哪个企业,企业文化、团队建设都非常重要,企业一定要培养对企业忠诚而有能力的员工。
      那是几年前,我刚来前单位工作时间不长,因为是研究生毕业后才开始接触原子吸收仪器的,所以怀有特殊的学习兴趣,很喜欢和厂家的工程师打交道,顺便学习仪器使用知识。
      我们实验室有一台国产的原子吸收和一台进口的原子吸收,国产的年数久了,工作站软件及电脑有点问题,慢慢用得少了,但其实之前仪器使用还是很好的,因此我一直想让这台仪器恢复雄风、再利用起来,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解决问题,如果工程师来现场来解决问题是很费钱的。一次机会,实验室来了国产原子吸收厂家的工作人员,到实验室找我,我一听,来劲了,赶紧问:“你是仪器售后工程师么?”结果他麻溜的回答“是”,于是我中午午饭时自费请他在外面吃饭,结果到了饭馆,他不停的说他来请客,并且不停督促我去把我们学院其他同事也请过来一起吃......请其他同事一起来吃饭当然是没有,但是慢慢我知道了他的一些信息:负责仪器销售,硕士研究生。当时我都快气死了,无论你在仪器厂家是什么岗位,与用户接触都应该坦诚相对吧,做人最起码的诚信是要讲的,虽然当年我是仪器小白、拜师心急,但做人起码的底限是不能骗人吧。所以后来他又来找了我几次,我都没搭理他,估计他自己可能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后来再没见过他了。
      大概过了两年,这家公司又有员工到我单位拜访我,一看不是之前的那家伙,我就客客气气的接待了。毕竟,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有一颗火红的,我希望我们的国产仪器越来越强。和这位老兄相聊甚欢,当然他也是销售,但是他说的实话,没想到聊着聊着,他一看时机差不多了,从包里掏出一大叠耗材广告,说“我也兼做不同公司的耗材销售,有需要可以联系我。”我一听,很反感,心想这家公司都招的什么人啊,对公司太不忠诚了,没有诚信、没有起码的忠诚,太不地道了!
      与这家公司的销售人员的接触,让我感受到:企业文化、团队建设太重要了,一个不合适的人在外面不但不会给企业创收,无意中都会给企业抹黑啊。
      但愿我碰到的这两个销售都是个例吧。

      我真诚的希望我们的国产仪器厂家,技术能越来越强,内部员工管理越来越规范,也真心不想再看到这样的销售来伤害我的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原子吸收光谱(AAS)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企业文化非常重要,大公司,跨国企业给的福利待遇还是可以的。
skytobo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国产液相品牌是有的, 有一个牌子叫上海伍丰。
----------------------------------------------------------------------------------------------------------------------------------------
仪器就是实验活动中的使用工具,现代科研道路欧美人先走的,所以很多工具都是这波人先捣鼓出来的,主流也是国外品牌。仪器厂商由来一共有三个路线(这个是我总结的,不一定对)1某某老外教授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然后继续摸索开发出一个测定方式,然后继续发展专职成为一个仪器厂商,2某某厂商工程师带领团队独立出一个品牌,3代理商壮大后,发展自己的一个品牌。

综上,老师您问2、3他们偏向设备安装的问题肯定是OK的,非大众性的实验应用问题肯定是碰壁的,当然不排除老工程师很强,再者国际大厂待遇高,吸引力强,人才都流向了头部企业。关于推销的问题,待遇不高,可能人才质量差了一点,个人估计。

当以后教科书实验案例都是中国人的时候,那么相关的工具开发也会是中国品牌,现在只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吧,毕竟相关生产活动相对汽车制造产业,通讯产业,对比规模还是太小了。

另外,当老师指导学生实验的时候,他们操作的也是进口品牌,学生毕业大概率会因使用习惯购买进口品牌,类似这样的头部带领效应还是值得深思的。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1/11/22 10:46:32 Last edit by skytoboo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