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什么叫测量不确定度的传递,欢迎讨论?

浏览0 回复34 电梯直达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对20楼的狡辩批驳,与我19楼的解答完完全全相同。JJF1645只是丝网张力计的校准规范,这个只针对丝网张力计的校准规范,同样不能违背我说的三分之一原则。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n_liujingyu(en_liujingyu) 发表:
  对20楼的狡辩批驳,与我19楼的解答完完全全相同。JJF1645只是丝网张力计的校准规范,这个只针对丝网张力计的校准规范,同样不能违背我说的三分之一原则。
  量传比的“三分之一原则”:所使用的标准设备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得大于被校对象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的三分之一。
  对测量结果进行符合性判定时,是否要考虑“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对符合性判定的影响的“三分之一原则”(即“判定规则”):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得大于被测对象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的三分之一。
  问你以上两个“三分之一原则”,你说的究竟是哪一个?这已经是第几次问你啦?你怎么这么不要脸呀?是不是你的裤子被我扒了,在世人面前露臀,羞于启齿呀?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你的理解能力到哪里去了?我一再说,误差是量化评判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参数,不确定度是量化评定测量结果可信性的参数。
  因为“准确性”是用来判定被测对象是否合格的指标,所以测量结果的误差是直接与被测参数的允许误差相比较判定被测对象的符合性,误差不超出MPEV的判定被测对象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所以误差与最大允差绝对值之间的关系根本就不存在“三分之一原则”。
  不确定度不是用于判定被测对象符合性的参数,不能直接与被测对象的允许误差相比较判定被测对象是否合格。因此,不确定度用来判定测量结果能否用于被测对象合格与否的判定时就有个指标,即: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被测对象最大允差绝对值的1/3(即U≤MPEV/3)时,判该测量结果可信,该测量结果可直接用来判定被测对象是否合格。反之,U>MPE/3时,此测量结果哪怕误差为零,也要判为“不可信”,绝不能直接用来判定被测对象是否合格。这就是计量学的“三分之一原则”。
  不过我也说过,真正的三分之一原则是U≤T/3,此处的T是全宽,在几何量测量中是上偏差减去下偏差,称为“公差”,在其他测量领域是允许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越小越好的意思,但越小测量成本越高,为了平衡成本与可信性,不同的测量领域应根据测量风险的大小确定比值大小。检定和校准的风险远大于一般产品的检测,故比值一般选择比1/3更小的1/6。测量设备的MPEV 刚好是T的一半,因此在检定与校准这个特殊测量领域应用三分之一原则时,就改为U≤MPEV/3了。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4/1/25 1:31:14 Last edit by en_liujingyu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因为“准确性”是用来判定被测对象是否合格的指标,所以测量结果的误差是直接与被测参数的允许误差相比较判定被测对象的符合性,误差不超出MPEV的判定被测对象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所以误差与最大允差绝对值之间的关系根本就不存在“三分之一原则”。
      谁跟你扯测量设备的“实际示值误差”与测量设备的“最大允差绝对值”之比啦?你学术流氓还有没有一点起码的学术道德底线呀?14楼JJG707截图红框标示部分说的是被校测量设备的“实际示值误差”与被校测量设备的“最大允差绝对值”之比吗?你装什么疯啊?
      不确定度不是用于判定被测对象符合性的参数,不能直接与被测对象的允许误差相比较判定被测对象是否合格。
      我说了不确定度是用于判定被测对象符合性的参数吗?我说了直接与被测对象的允许误差相比较判定被测对象是否合格吗?你学术流氓是不是听不懂人话呀?没看懂就请你再爬上22楼,睁大眼睛仔细看看我第二段是怎么表述的。
      反之,U>MPE/3时,此测量结果哪怕误差为零,也要判为“不可信”,绝不能直接用来判定被测对象是否合格。这就是计量学的“三分之一原则”。
      的确是狗屁不懂。“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大,能断定该测量结果“不可信”吗?即便是拿到国家计量院去测,“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也还是那么大,难道国家计量院的测量结果也“不可信”?23楼不学无术的学术流氓的确是蠢到了家。决定“校准结果”是否可信的因素是校准机构的“校准和测量能量CMC”,只要CMC<1/3被校对象的MPEV,无论“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U”多大,都是可信的。“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U”大,只能说明被校对象自身有“病”不健康(示值不稳定,不确定离散区间较大)。不可信的是用该被校对象(测量设备)进行的下一级的“测量结果”,而不是本级(校准机构)的“校准结果”不可信。说你狗屁不懂还死不承认。计量学就只有你说的那个“三分之一原则”吗?
      不过我也说过,真正的三分之一原则是U≤T/3,此处的T是全宽,在几何量测量中是上偏差减去下偏差,称为“公差”,在其他测量领域是允许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越小越好的意思,但越小测量成本越高,为了平衡成本与可信性,不同的测量领域应根据测量风险的大小确定比值大小。检定和校准的风险远大于一般产品的检测,故比值一般选择比1/3更小的1/6。测量设备的MPEV 刚好是T的一半,因此在检定与校准这个特殊测量领域应用三分之一原则时,就改为U≤MPEV/3了。
      这纯粹就是自拍脑袋的胡说八道。U本身就是定量表征不确定区间的半宽度,T是全宽度,两者定义的物理意义都不同,能放在一起比吗?还“ 真正的三分之一原则是U≤T/3”,这是哪家定义的?啥时候被改为U≤MPEV/3啦?狗屎一泡!

      23楼的学术流氓睁大眼睛看看清楚,这是你所谓的“ 真正的三分之一原则是U≤T/3”吗?是半区间宽度U与全区间宽度T之比吗?你就是一个十足的学术无赖,在这里别有用心、存心恶意地忽悠误导大家。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对24楼的回复:
  我不知道也不关心只会骂人的“流氓还有没有一点起码的学术道德底线”,也搞不关心他是不是“狗屁不通”。
  作为“计量专家”连“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大,就断定该测量结果不可信”都不懂,实在是令人可笑。如果他真的明白“U本身就是定量表征不确定区间的半宽度,T是全宽度,两者定义的物理意义都不同”,那真的要谢天谢地。U和T能不能能放在一起比,请看他自己复制粘贴的的关于“测量能力指数”的公式,以及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94的公式(14)。正因为U是半宽度,T是全宽度,而测量设备的MPEV也是半宽度,国家根据检定和校准的风险大于一般测量活动,比值取为1/6,那么检定校准领域对三分之一原则的具体应用就是U≤T/6。将T=2MPEV代入公式,我相信即便小学生也能得出U≤MPEV/3,这其实就是干了一辈子计量工作的“计量砖家”恶毒咒骂为“狗屎一泡”的三分之一原则。
  24楼复制粘贴的关于“测量能力指数”的公式,其实是“三分之一原则”的另一种详细解释。其中U是半宽度,T是全宽度,两者按“全宽度”相比是不大于1/3。前面我说过不大于(即≤)是越小越好的意思,比值大小要根据各种不同测量领域的风险合理选择。检定校准领域根据本领域风险将比值选为1/6,进一步就可以推导得到JJF1094的公式(14)U≤(1/3)MPEV,亦即U/MPEV≤1/3。
  陆云这个“计量专家”除了骂人水平世界一流,在计量技术方面看来的确一窍不通,概念混淆,徒有虚名,如他自己所说的,“就是一个十足的学术无赖,天天在这里别有用心、存心恶意地忽悠误导大家”!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不知道也不关心只会骂人的“流氓还有没有一点起码的学术道德底线”,也搞不关心他是不是“狗屁不通”。
      你自己就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毫无学术道德底线的“学术流氓”,当然只对如何施展恶劣学风情有独钟了。自己狗屁不懂,所以才会混入非计量专业版块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专门寻找新人和非计量专业版友忽悠误导了。
      作为“计量专家”连“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大,就断定该测量结果不可信”都不懂,实在是令人可笑。
      恐怕也只有你这个不懂装懂的蠢货,才会自臭不觉孤芳自赏地在这里傻笑。24楼就问你:即便是拿到国家计量院去测,“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也还是那么大,难道国家计量院的测量结果也“不可信”吗?你怎么不正面回答呀学术流氓?
      U和T能不能能放在一起比,请看他自己复制粘贴的的关于“测量能力指数”的公式,以及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94的公式(14)。正因为U是半宽度,T是全宽度,而测量设备的MPEV也是半宽度,国家根据检定和校准的风险大于一般测量活动,比值取为1/6,那么检定校准领域对三分之一原则的具体应用就是U≤T/6。
      “真正的三分之一原则是U≤T/3,此处的T是全宽,”这是哪位不要脸的学术流氓说的?怎么现在又矢口否认改口说成“对三分之一原则的具体应用就是U≤T/6”啦?


      24楼的截图,以及上面的JJF 1094-2002中的格式(14),哪里出现了数字“6”啊学术流氓?一贯不敢晒证据,专门无中生有篡改原文曲解原义,存心恶意缺心缺德地忽悠误导广大版友。24楼有关“测量能力指数”的条款原文说“测量不确定度与容差的一半之比”,你瞎了眼看不见吗?你那“真正的三分之一原则U≤T/3,此处的T是全宽,”出自哪个标准?晒出来给大家看看。如果拿不出证据,就说明你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学术骗子”。
      将T=2MPEV代入公式,我相信即便小学生也能得出U≤MPEV/3,这其实就是干了一辈子计量工作的“计量砖家”恶毒咒骂为“狗屎一泡”的三分之一原则。
      你是研究生还是博士生啊?你那是“真正的三分之一原则U≤T/3”怎么捣腾出来的?你怎么不解释啦?将T=2MPEV代入公式“U≤T/3,你这个大粪浇(教)屎的“小学生”是如何得到“U≤MPEV/3”的?
      不要把我诅咒你的这一所谓的“三分之一原则”是“狗屎一泡”,栽赃诬陷到国家的“三分之一原则”上去了。你是不是屎急了就随便找地方拉,连脸都不要啦?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说对了,骂人流氓“自己就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毫无学术道德底线的社会流氓,当然只对如何施展恶劣骂街陋习情有独钟了。自己狗屁不懂,所以才会混入计量专业版块滥竽充数鱼目混珠,冒充计量‘专家’,专门寻找新人和非计量专业版友忽悠误导了”。
  拿到国家计量院去测,“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也还是那么大,的确说明国家计量院的测量结果也不可信,这就是真理,也是事实,这是因为国家计量院使用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与前者相同或相近,是这个测量方法测得的测量结果对于顾客的测量要求相差甚远,是测量方法不可信,而并非检测机构的检测道德品质不可信。要使测量结果达到可信要求,就必须改进检测方案,重新检测。
  骂人流氓问:“真正的三分之一原则是U≤T/3,此处的T是全宽,”这是哪位不要脸的学术流氓说的?怎么现在又矢口否认改口说成“对三分之一原则的具体应用就是U≤T/6”啦?
  答:骂人流氓自己在24楼复制粘贴的关于“测量能力指数”的公式,就是“真正的三分之一原则是U≤T/3,此处的T是全宽”,也就是他骂的“那位不要脸的学术流氓说的”内容。因此我要大声疾呼,请这位流氓不要随随便便地骂国家的规定!U≤T/3即U/T≤1/3,我已经说的很清楚“≤”指的是越小越好,比值应根据不同测量领域合理选择,因此国家对检定/校准这个特殊测量领域选择了小于1/3的1/6,得到U/T≤1/6,将T=2MPEV代入,小学生也会推导出U/MPEV≤1/3。骂人的社会流氓诅咒国家的“三分之一原则”是“狗屎一泡”就摆在自己的帖子中,铁的事实胜于雄辩,还用他人栽赃诬陷吗?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4/1/27 0:54:50 Last edit by en_liujingyu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说对了,骂人流氓“自己就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毫无学术道德底线的社会流氓,当然只对如何施展恶劣骂街陋习情有独钟了。自己狗屁不懂,所以才会混入计量专业版块滥竽充数鱼目混珠,冒充计量‘专家’,专门寻找新人和非计量专业版友忽悠误导了”。
      你老娘是不是没教会你说话,要反复学我说话是不是。多次叫你不要反复重复我说的话,你学术流氓听不懂是不是,怎么这么贱,这么不要脸呀!
      我受计量专业版块版主之邀入住计量版块光明正大问心无愧。你呢,干了一辈子计量,怎么不敢上计量版块来跟我PK呀?你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CMA资质认定,从来没有涉足过CNAS能力认可的学术无赖,在专业计量论坛混得人模狗样灰头土脸,居然换一套马甲溜到“实验室建设”版块,骗一顶“专家”的头衔继续重操就业搭台唱戏,继续寻找新人及非计量专业版友忽悠误导。
      拿到国家计量院去测,“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也还是那么大,的确说明国家计量院的测量结果也不可信,这就是真理,也是事实,这是因为国家计量院使用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与前者相同或相近,是这个测量方法测得的测量结果对于顾客的测量要求相差甚远,是测量方法不可信,而并非检测机构的检测道德品质不可信。要使测量结果达到可信要求,就必须改进检测方案,重新检测。
      这是典型的狗屁不懂。为什么国家计量院在相同的人、机、法、环测量条件下,对另一台同型号同规格的被校对象进行校准,得到的“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就小,就可信呢?这分明是这台被校测量设备“料”自身有“病”不健康,导致“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大,连这么简单的道理你这个不学无术的学术流氓都拎不清。难道校准机构校准的所有被校对象都是合格的?遇到客户送校的不合格测量设备(“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大),就怪校准机构的校准方法和测量设备有问题?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校准机构的校准方法和测量设备有问题呀?要怎么改进啊?改进之后如果“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还是大呢?你就是一头教了你无数遍都教不会的猪!是不是某医院诊断某人有病,就说明某医院的人、机、法、环不行,诊断结果“不可信”啊蠢货?
      骂人流氓自己在24楼复制粘贴的关于“测量能力指数”的公式,就是“真正的三分之一原则是U≤T/3,此处的T是全宽”,也就是他骂的“那位不要脸的学术流氓说的”内容。因此我要大声疾呼,请这位流氓不要随随便便地骂国家的规定!
      24楼“测量能力指数”的公式(Cm=(T/2)/U=3)截图还在哪里摆着,再怎么推导,那也应该是U≤(T/2)/3。其中(T/2)就是条款中所说的“容差的一半”。你这个不要脸的学术流氓非要无休止的嚼烂舌,将“U≤(T/2)/3”的三分之一原则(两者的半宽度之比),说成是“U≤T/3”(半宽度与全宽度之比)。你学术流氓大声疾呼什么?到底是谁在正经歪念曲解国家标准啊?我就是要骂你这个屡教不改臭不要脸的学术流氓!
      U≤T/3即U/T≤1/3,我已经说的很清楚“≤”指的是越小越好,比值应根据不同测量领域合理选择,因此国家对检定/校准这个特殊测量领域选择了小于1/3的1/6,得到U/T≤1/6,将T=2MPEV代入,小学生也会推导出U/MPEV≤1/3。骂人的社会流氓诅咒国家的“三分之一原则”是“狗屎一泡”就摆在自己的帖子中,铁的事实胜于雄辩,还用他人栽赃诬陷吗?
      问你“真正的三分之一原则U≤T/3,此处的T是全宽,”出自哪个标准?叫你晒出来给大家看看。你听不懂人话吗?你这个三分之一原则(U≤T/3)“国家的三分之一原则”吗?是哪个国家的?我看是你“规家的三分之一原则”吧。学术流氓有能耐把U≤T/3是国家的三分之一原则的标准的证据晒出来呀。你自拍脑袋瞎编臆造的狗屎,也敢在这里妄称是“国家原则”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只会骂人的流氓陆云在这里胡搅蛮缠,忽悠大众没有用,自己去查一查各种试验规范、检验规范、测试规范,看看一般产品的检测,是U/T≤1/3,还是U/MPEV≤1/3,不要在检定/校准这个特殊测量领域里钻进牛角尖里,拔不出来。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n_liujingyu(en_liujingyu) 发表:
  只会骂人的流氓陆云在这里胡搅蛮缠,忽悠大众没有用,自己去查一查各种试验规范、检验规范、测试规范,看看一般产品的检测,是U/T≤1/3,还是U/MPEV≤1/3,不要在检定/校准这个特殊测量领域里钻进牛角尖里,拔不出来。
      搞倒了吧,该举证的应该是你这个臭不要脸的,“不学无术”的学术流氓吧。“U/T≤1/3”这一所谓的“三分之一原则”是你提出来的,你学术流氓居然也好意思厚着脸皮让我来为你举证?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