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现在质谱有什么新的发展? 单独的质谱(非色质联用)还有多少?

浏览0 回复26 电梯直达
speleer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kitty2000 发表:
首先声明,我不是搞质谱的,但是很希望和各位专家交流。我的专业是搞合成的,我们用质谱做结构表征。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记得10年前,我们有机分析主要是磁质谱,上课的时候,老师还讲,因为接口技术不成熟,LC/MS应用还不多,现在,倒是独立使用的质谱很少见了。以前常用的FAB也很少见了。动辄就是ESI和MALDI,而且一谈就是蛋白组学。倒是为有机小分子服务的见不到了。其实,我觉得EI还是有它的优势的,不该淘汰掉。真不知道,还要不要向学生讲授EI的碎裂规律?以前,我们从来不操心具体的质谱技术,只要送样去做。现在,我们有一个装备很好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很多色质连用的专家,反倒连一个纯化后的有机物小分子也做不清楚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做食品生物样品的仪器,不适合做有机小分子?

另外,想问问刚才大家讨论的FTMS是不是就是FT-ICR MS?说道高分辨质谱,教科书里说,只有磁质谱和FI-ICR MS可以做高分辨。ThermoFisher关于LTQ-Orbitrap的宣传册中说,TOF的分辨率在高分辨的质谱中是最差的,只有3万。而他们力推的LTQ-Orbitrap也只有10万。因为我们表征新的化合物,做高分辨质谱,通常要求分辨率在5ppm之内,估计除了具有高分辨性能的磁质谱,只有FT-ICR MS可以选择了。不知道各位专家的看法?



液质联用多采用软离子化方式使得化合物带电,由于每个厂家的仪器构造都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谱图难以重现,从而使得谱图的解析更加困难,而且其裂解方式的推断并不像EI那样有规律性,更加的需要经验。解EI谱的专家在解这些谱图时很困难出现一些思维的定势。但是,个人认为EI的裂解方式还是很重要的,它毕竟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我们入门所必备的,不过需要特别说明不同离子化方式带来的区别。
speleer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speleer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注意区分质谱的分辨率与准确度,经常为人们所混淆
欢迎光临iblo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kitty2000 发表:
首先声明,我不是搞质谱的,但是很希望和各位专家交流。我的专业是搞合成的,我们用质谱做结构表征。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记得10年前,我们有机分析主要是磁质谱,上课的时候,老师还讲,因为接口技术不成熟,LC/MS应用还不多,现在,倒是独立使用的质谱很少见了。以前常用的FAB也很少见了。动辄就是ESI和MALDI,而且一谈就是蛋白组学。倒是为有机小分子服务的见不到了。其实,我觉得EI还是有它的优势的,不该淘汰掉。真不知道,还要不要向学生讲授EI的碎裂规律?以前,我们从来不操心具体的质谱技术,只要送样去做。现在,我们有一个装备很好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很多色质连用的专家,反倒连一个纯化后的有机物小分子也做不清楚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做食品生物样品的仪器,不适合做有机小分子?

另外,想问问刚才大家讨论的FTMS是不是就是FT-ICR MS?说道高分辨质谱,教科书里说,只有磁质谱和FI-ICR MS可以做高分辨。ThermoFisher关于LTQ-Orbitrap的宣传册中说,TOF的分辨率在高分辨的质谱中是最差的,只有3万。而他们力推的LTQ-Orbitrap也只有10万。因为我们表征新的化合物,做高分辨质谱,通常要求分辨率在5ppm之内,估计除了具有高分辨性能的磁质谱,只有FT-ICR MS可以选择了。不知道各位专家的看法?




呵呵,呵呵
我们公司的LC-MS就是辅助有机合成的,目标物的确定和相关杂质的定性,不过因为不是高分辨,分子量对上了保险起见还是会分出来做一下核磁(当然看情况了,重要的必须准确定性的会做核磁,相关杂质或者不是太重要的可以不做)。仪器发展越来越高级,而且在中国也越来越普及,但是相对这些,我国质谱客户或者相关应用人员对仪器的熟悉程度就显落后了(当然我知道有很多专家,但是相对仪器的普及和升级来说,相对的专业人才好像短缺),这可能就是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没有教训就很难进步。现在各大仪器公司在抢食中国这块大蛋糕,但是商业就是商业,他们的目的是把仪器卖出去(或者说销售不懂技术),那什么样的型号适合你,就需要客户的小心判断了,这需要相关专业知识(对仪器和应用的了解)也需要和其他客户交流。而且很多地方买什么型号的仪器不是下面的技术人员说了算,不懂技术的高层在因买了高端仪器自豪的时候,下面做实验的人却在叫苦,因为很可能买的仪器不适合你的需要。而且很多地方买了就放着。那么多钱放着真是让人心疼啊。“There is no ideal mass analyzer that is good for all applications”。所以看看你们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的质谱是什么类型的,合成还是用离子肼和飞行时间好,当然需要高分辨就是你说的磁质谱和FT-MS。如果是四级杆就不适合有机合成的用,它不善于做未知物的定性,当然不是不可以,如果量足够或者纯度可以也能给出分子量信息。所以你说的“反倒连一个纯化后的有机物小分子也做不清楚”,如果样品没有问题(真的纯,且较稳定,能离子化,小分子能多小,100以下或50以下很难确定,信号被背景掩盖了),分子量是没有问题的,不管是什么仪器,所以不知道你说的做不清楚是什么意思,是进一步的结构解析? 如果是这样就不是什么样的仪器都可以了。
speleer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sunluning052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真的纯,且较稳定,能离子化,小分子能多小,100以下或50以下很难确定,信号被背景掩盖了

这是为什么?
单一样品,采用直接注入或流动注射分析方式也是这样吗?
chuanb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wyhdavi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都什么年代了,强烈推荐质谱产品中的顶级物件,FTMS,集LC-MS与MOLDI-TOF于一身,同时具有超高的分辨率、灵敏度和质量精度。不过国内能用起来的恐怕都是大牛,巨难调试。
dickwang200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其实现在做定性方面还是使用单独质谱的,比如离子阱
drhuzc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目前,单独使用质谱的现在现在不多,感觉多是和化工有关系的单位还在单独使用质谱。石化、合成、催化剂什么的还在用。
因为单独用质谱要求进的样品是纯品,至少纯度要比较高,才会解的比较清楚。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