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你会在什么情况下做杂质自身对照?

浏览0 回复30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阿d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happyjyl 发表:
原文由 lianlxh 发表:
我不是学习药学的,从分析化学的角度我通常会那么说。在上报新药的申报资料关于标准的部分,通常都是按照药典的要求那么做,但具体为什么不清楚。
所有的有关杂质通常都要按照那种格式来做和写资料。


我想了想我的那两个问题,其实跟药没什么关系。我就是想问:(1)测含量肯定是要对照品的。但这里只是测杂质,为什么不能直接计算杂质所占百分比,而是一定要做对照、然后通过外标法之类的来计算呢?(2)对照溶液需要稀释时,为什么不直接配成较稀的对照溶液,而是要先配成对照溶液再稀释呢?谢谢!


1、直接以面积百分比计算含量会有一定的误差,因为对于同一条件(气相为检测器、液相为某一波长)各个组分的响应值是不同的,即相同含量的2个组分,测定得到的峰面积可能是不同的,有时还会差异很大。所以在要求较高的定量中,不选择单纯的面积归一化法(即你说的百分比)。而采用外标法或内标法,因为以该物质标准品本身作对照,避免了这样的误差,比较准确。
2、配制较稀的对照溶液,采用多步稀释主要是考虑误差问题,如果一次配制的话,极微量的称量的误差是比较大的,多步稀释能够减少这样的误差;如果一次称量的量在天平准确范围内可以一次稀释到位。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在数据处理版专门进行了论述(虽然不很适合你这个问题),有空可以去看下。
lyixu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杂质标准品不容易得到
2、杂质和主产物响应因子相似,但是在低浓度时线性不好,就用主成分稀释到与限度接近的浓度做外标对照。

其实也是外标法,只不过标准物不是杂质本身,而是主产物而已,对于多个杂质包括未知杂质都可以比较。

检测结果与面积归一法直接得来的结果有微小差异,我以前的一个产品每次两个结果相差在0.03%以内,通常修约后是一样的,但药典上是要求做主成分自身对照。

我从事药品生产行业
happyjyl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duliuhui 发表:
1、直接以面积百分比计算含量会有一定的误差,因为对于同一条件(气相为检测器、液相为某一波长)各个组分的响应值是不同的,即相同含量的2个组分,测定得到的峰面积可能是不同的,有时还会差异很大。所以在要求较高的定量中,不选择单纯的面积归一化法(即你说的百分比)。而采用外标法或内标法,因为以该物质标准品本身作对照,避免了这样的误差,比较准确。
2、配制较稀的对照溶液,采用多步稀释主要是考虑误差问题,如果一次配制的话,极微量的称量的误差是比较大的,多步稀释能够减少这样的误差;如果一次称量的量在天平准确范围内可以一次稀释到位。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在数据处理版专门进行了论述(虽然不很适合你这个问题),有空可以去看下。


多谢!粗体部分对我很有帮助。
happyjyl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yixuan 发表:
1、杂质标准品不容易得到
2、杂质和主产物响应因子相似,但是在低浓度时线性不好,就用主成分稀释到与限度接近的浓度做外标对照。

其实也是外标法,只不过标准物不是杂质本身,而是主产物而已,对于多个杂质包括未知杂质都可以比较。

检测结果与面积归一法直接得来的结果有微小差异,我以前的一个产品每次两个结果相差在0.03%以内,通常修约后是一样的,但药典上是要求做主成分自身对照。

我从事药品生产行业


多谢!能不能再解释一下响应因子?我是搞药品注册的,希望今后多交流。

阿d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happyjyl 发表:
原文由 lyixuan 发表:
1、杂质标准品不容易得到
2、杂质和主产物响应因子相似,但是在低浓度时线性不好,就用主成分稀释到与限度接近的浓度做外标对照。

其实也是外标法,只不过标准物不是杂质本身,而是主产物而已,对于多个杂质包括未知杂质都可以比较。

检测结果与面积归一法直接得来的结果有微小差异,我以前的一个产品每次两个结果相差在0.03%以内,通常修约后是一样的,但药典上是要求做主成分自身对照。

我从事药品生产行业


多谢!能不能再解释一下响应因子?我是搞药品注册的,希望今后多交流。


简单的说,响应因子就是指1个物质,在某一条件下,在检测器检出时给出的信号大小(响应大小)。响应因子相似,即二组物质在同样条件下检出时的信号大小很相近。
happyjyl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duliuhui 发表:
简单的说,响应因子就是指1个物质,在某一条件下,在检测器检出时给出的信号大小(响应大小)。响应因子相似,即二组物质在同样条件下检出时的信号大小很相近。


那跟响应值有什么区别?
阿d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happyjyl 发表:
原文由 duliuhui 发表:
简单的说,响应因子就是指1个物质,在某一条件下,在检测器检出时给出的信号大小(响应大小)。响应因子相似,即二组物质在同样条件下检出时的信号大小很相近。


那跟响应值有什么区别?

个人看法,响应因子是指单位质量(浓度)物质在检测器上的响应值。
guest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ianlxh 发表:
原文由 happyjyl 发表:


我也是在翻译资料时遇到的。就我看到的资料而言,测定杂质含量时有以下几种情况(假定已知的杂质是A和B,其它都是未知杂质。杂质A的限度为0.1%,杂质B的限度为0.2%,总杂质限度为1.0%。):

1.用对照溶液测定--用对照品和一定量的杂质A、杂质B制成对照溶液,使对照溶液中杂质A的含量为0.1%,杂质B的含量为0.2%。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杂质A和杂质B的峰面积不应超过对照溶液色谱峰中相应的峰面积。

2.用对照溶液的稀溶液测定--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的含量都是25ug/ml,然后取1ml对照溶液,稀释成100ml,得到稀溶液。在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不计主成分的峰,任何其它峰的峰面积之和不得超过稀溶液主峰的峰面积(1.0%)。我的问题是:(1)假设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主成分的峰面积为X,溶剂的峰面积为Y,其它所有峰的峰面积之和为Z,为什么不直接用Z除以X以得到总杂质含量,而要用对照溶液的稀溶液呢?(2)为什么要先制成对照溶液再稀释,而不是直接制成含量为0.25ug/ml的对照溶液呢?是为了避免误差吗?

3.自身对照--取供试品溶液(溶液M)1ml,稀释成100ml(溶液N)。把溶液M和N分别进样。溶液M的色谱图中,不计主成分的峰,任何其它峰的峰面积之和不得超过溶液N色谱图中主峰的峰面积(1.0%)。

大学时没有好好学习,很多基本的东西没有搞清楚,所以现在拿上来请教。是不是在没有对照品的情况下才会用供试品自身做对照呢?

另外,你提到“标准品”。我记得在药典还是什么地方看到过:对于生物制品是叫“标准品”,其它都是叫“对照品”。


我不是学习药学的,从分析化学的角度我通常会那么说。在上报新药的申报资料关于标准的部分,通常都是按照药典的要求那么做,但具体为什么不清楚。
所有的有关杂质通常都要按照那种格式来做和写资料。

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1.百分之一自身对照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杂质与样品在一定波长下有相近的响应值。  需要大大增加供试液的浓度,使样品中的杂质能在仪器的灵敏度下被检测出来。由于供试液的浓度太高,此时的样品峰极可能是不在线性范围内的,因此配制1%浓度溶液。
2.纯度检查  直接用除溶剂峰和样品峰以外的所用杂质峰和,除以样品峰。
3.杂质对照  一般用在已知杂质量较大或已知杂质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这个时候将被要求单独控制杂质量。
chengwy1234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blue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记得在ICH Q2b中曾经看到过类似的提法,就是在标准品不可获得的情况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杂质的验证。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