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差异!!!!!!

浏览0 回复28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迷失的精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应当指出,在汉译英时,应注意有“白”字的汉语词语。在某些场合汉语的的“白”字指的是颜色,但在英语对应词中并无white一词:“白菜(Chinese cabbage),“白熊”(polar bear),“白蚁”(termite)。在另一些场合,“白”字与颜色毫无关系,表示“待劳、(in vain),如:“白费事”(all in vain, a waste of time and energy),“白送”(give away, free of charge, for nothing)。此外,“白”字还可以表示“单纯的,不掺杂的”(plain, unadulterated),如:“白开水”(boiled water),“白肉”(plain boiled pork)。在某些场合甚至很难概括出某种函义。如:“坦白”(to confess, to make a clean breast of something),“白痴”(idiot),“白话”(vernacular)等等。应当记住的是:“白”字并不总是white。

Black(黑色):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不少词语表明black(黑)与“不好的”、“坏的”、“邪恶的”特征相联系。如:blacklist(黑名单),black market(黑市),black-hearted(黑心的)等。

有趣的是,在商业英语的in the black有好的意思,即“经营一项企业盈利”。如:Since he was made manager, the company has been running in he black.(自从他当了经理以后,公司一直盈利。)be in the black(赢利)的反义词是be in red(亏损,负债),这两个术语都来自记帐时所用墨水的颜色。In the red 显然已被汉语借用,即“赤字”。

Blue(蓝色):在英语中蓝色通常表示不快。除上述in a blue mood 或having the blues 表示“情绪低沉”、“忧郁”、“沮丧”、“烦闷”外,在a blue Monday(倒霉的星期一)中,blue 也表示类似的意思——过了愉快、幸福的周末,星期一又要上班或上学了,所以情绪不佳。如:It was blue Monday and he just didn't feel like going back towork.(又是倒霉的星期一,该上班了,他可真不愿意。)

蓝色还常用来表示社会地位高、有权势或出身于贵族或王族。He's a real blue blood。(他是真正的贵族。)在美国英语中blue book(蓝皮书)是刊载知名人士,尤其是政府高级官员的名字的书。

Green(绿色):除了前面提到的green with envy ,英语中还有green-eyed monster和green-eyed,都表示“嫉妒”。可是,常用来表示“嫉妒”的汉语却是“眼红”(或“害了红眼病”),英语直译为red-eyed,恰好与英语green-eyed相反。有趣的是,过去汉语有“戴绿帽子”(to wear a green hat)或“戴绿头巾”(wear a green head ban)的说法,如说“某人戴了绿帽子”,即指其人之妻与他人私通。

英语中还常用绿色表示没有经验、缺乏训练、知识浅薄等。如:You are expecting too much of him。 He’s still green,you know.(你对他要求太高。他还没经验嘛)greenhorn 则表示“没有经验的人”或“新到个地方不了解当地习惯的人”,这一词语经常用于移民并带有轻微的贬义色彩。

yellow(黄色):汉语中有“黄色电影”、“黄色书刊”、“黄色音乐”等说法,译成英语怎么说呢?不能译为 yellow movies;yellow books,yellow music,这种词语没人懂,因为英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把“黄色”译成英语可用pornographic(色情的),trashy(无聊的,低级的),obscene(秽的,猥亵的),filthy(淫猥的)或vulgar(庸俗的;下流的),所以“黄色电影”可译为 pornographic pictures, obscene movies,“黄色书刊”可译为filthy books,“黄色音乐”可译为vulgar music。

但 yellow(黄色)这个词却用于英语yellow journalism这一短语中,指不择手段地夸张、渲染以招揽或影响读者的黄色新闻编辑作风,如突出社会丑闻,把普通新闻写得耸人听闻,有时甚至歪曲事实以引起轰动等。

许多美国商店和家里都有一本厚厚的 Yellow Pages(黄页电话查号簿),这是按不同的商店、企业、事业、机关分类的电话簿。如按所有的食品商店、电子器材商店、娱乐场所,航空公司及医院等分类,列出电话号码。这是一本很有用的书,全书用黄纸印刷,所以称Yellow Pages,与汉语中的“黄色书”(filthy books)意思完全不同。

其他颜色也可以引起某种联想,这里就不谈了。

应当指出,不同颜色在不同语言中表达的方式并不一样。多年来一直有人在研究这一问题,看来一切语言都有表示黑色和白色的词,大多数语言有表示红色的词,但也不是所有的语言都有。其次,最普遍的可能是黄色和绿色,然后是蓝色和褐色。有些语言表示颜色名称似乎是相同的,但显示在色谱上相邻颜色的划分却有所不同。汉语和英语中的主要颜色是相同的或相近的,但也有区别。例如:

青[qing]:可以指绿色(green),如“青椒”(green peppe);可以指蓝色,如“青天”(blue Sky);也可以指黑色,如“青布”(black cloth)。

黄[huang]上一般是指黄色,但也可以指褐色,如“黄酱”(soy bean paste);可以指金色,如“黄金”(gold)。

有趣的是,在不同的语言中对同一物体或现象却用不同颜色来加以描述。英国人喝的 black tea在汉语中不叫“黑茶”而叫“红茶”。美国人谈到皮肉受伤时说be brised black and blue, 而中国人则说“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直译为:be beaten blue and Purple,当然应译为地道的英语be beaten black and blue)。
迷失的精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五 典 故

几乎所有的人在说话和写作时都引用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的人物或事件。这些人物或事件就是典故。运用典故不仅可润饰语言,使之丰富多采,生动清晰,而且使人们更易于沟通思想,汉语中的“你这个人真阿Q”和“她是林黛玉式的人物”这样的话的含义十分明显,无需多加解释。象“原来是空城计呀”和“真没意思,让我们来跑龙套”这样的句子把说话人的感情表现得多么充分!

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大量的口头流传和文字记载下来的典故,反映操这两种语言的人民丰富的文化遗产。不过,这些典故往往不易理解,也就难于欣赏。没有读过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The True Story of Ah Q)就不可能理解上面提到阿 Q的那句话,仅仅知道《红楼梦》(Dream, Red Mansions)Dream ofthe Red Chamber)的大致情节,也不会懂得涉及林黛玉的那句话。英语中的典故也是这样。

许多英语典故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来自英国文学宝库,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讲英语的人每天都在引用出自莎士比亚作品的典故,但往往是不自觉的。尽管莎士比亚的戏剧写于300多年以前,但是他的剧本中的许多台词流传至今。有些话已经成了日常英语口语的一部分。例如:forgive and forget(不念旧恶,不记仇), that’s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all’s well that ends well(结果好就一切都好),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发亮的东西不一定是金子——好看的东西不一定都有用),discretion is the better part of valour)小心即大勇;考虑周到胜过勇敢——此语常作为胆怯者解嘲的借口)等。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上了年纪的英国人,从未看过莎士比亚的剧本。有一次,别人请他去看《汉姆莱特》(Hamlet)。事后,人家问他:“您觉得怎么样?”他摇摇头说:“哎,不就是一大堆引文嘛!”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些“引文”来自《汉姆莱特》这个剧本。莎士比亚正是这些格言的作者。莎士比亚对人类的洞察力、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他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天赋在英语方面和全世界讲英语的民族的思想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许多人物已成为具有类似特征的人的代名词。这很象汉语中说某人是猪八戒,就是说他很象《西游记》里那个粗疏鲁莽、贪图享乐、性情乖僻,有时又满可爱的猪八戒。在英语中,如果把一个人叫做罗密欧,就是说他象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英俊、多情、潇洒、对女入颇有一套的青年。

莎士比亚戏剧和以后英美文学中的许多其他的人物或名称也已家喻户晓:

a Cleopatra(克娄巴特拉),指绝代佳人——这是莎士比亚戏剧《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中的人物。

a Shylock(夏洛克),指贪婪、残忍、追求钱财、不择手段的守财权——这是另一个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

a Dr.Jekyll and Mr.Hyde(吉基尔医生和海德先生),指有双重性格的人;一方面善良、温和(吉基尔医生),另一方面凶恶、残暴(海德先生)——这是史蒂文生的小说《吉基尔医生和海德先生传》中的人物。

a Frankenstein(弗兰金斯坦;人们常说“制造一个弗兰金斯坦”),指杀伤原制造者的怪物或东西,也指制造这种东西的人以及可伯的怪物或人——这是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金斯坦》中的人物。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医学院的学生。他把尸体中的骨头取来,制造了一个似人的怪物,最后自己被这个怪物杀害。

a Sherlock Holmes(歇洛克·福尔摩斯),指有非凡才能的侦探或敏锐精明的人,这种人善于通过仔细观察、科学分析和逻辑推理,进行追捕或解决疑难问题——歇洛克·福尔摩斯是阿瑟·柯南道尔著名侦探。

六 语言中的禁忌

在许多语言里都忌讳诅咒、骂人的话。英语和汉语都是这样的,但还要说明一下:第一,有些骂人的话过于粗鄙、难听,所以受到社会更严格的限制。英语中的Jesus Christ, Holy Mary, Son of a bitCh就是这种话;而Damn, Damn it, Hell这样的话在语气上就稍微轻一些。请注意,在英语中,大部分诅咒、骂人的话与基督教的词语和名称有关。在汉语中这种固定的咒骂或骂人的话似乎少些,最常用的是“他妈的”,但听的人不会引起很强烈的反感,因为有时它巳转化为无教养的人的口头语。第二,诅咒、骂人的话受到年龄、性别、职业的限制。孩子骂人马上会受到大人责备。妇女骂人会被人认为粗俗失礼。教师骂人被认为有失体统。第三,这种话也受环境和场合的限制。在当众发言、课堂教学或和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在一起时,人们就不大会说诅咒、骂人的话。在家里、在劳动场合、在办公室、在公共汽车上或市场上,说的人就比较多。

应当指出,人们对诅咒、骂人的话反应并不始终如一。有些这样的话听得多了,也就不那么刺耳。现在人们常听到年轻人用骂人活。不过,对非本族人还是少讲祖活为妙。现在谈一下英语和汉语在禁忌方面的不同处,先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迷失的精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一位50来岁的美国妇女在中国任教。有一位年轻的中国同事请她到自己家里来吃饭。一进门。女主人就把4岁的女儿介绍给客人。小姑娘用英语说:“阿姨好”!她妈妈跟她说过,见了成年妇女要这样问好。

“不对,不能叫阿姨”,妈妈连忙纠正说,“要叫奶奶。”

“不要叫奶奶。就叫我阿姨好了。”

“那太没有礼貌了。您比我年纪大多了。”

美国妇女脸红了,笑笑说:“就叫我阿姨吧。我喜欢这样”。

为什么美国妇女在这种场合会感到尬尴呢?因为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年龄问题的态度不同。

对大多数英国人和美国人来说,打听陌生入或不大熟悉的人的年龄是不得体的。此外,收入多少、是否已婚、政治倾向、宗教信仰等,除非对方表示不大意,这些情况也不宜过问,否则就是失礼。

因此,同讲英语的外国人谈话时,应避免提下列问题,尽管中国人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妥。

How old are you?(你多大年纪?)

What’s your age?(你多大年纪?)

How much do you make?(你挣多少钱?)

What’s your income?(你的收入是多少)

How much did that dress cost you?(你的连衣裙花多少钱买的?)

How much did you pay for that car?(你的汽车是多少钱买的?)

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你结婚了吗?)

How come you’re still single?(你怎么还没结婚呢?)

So you’re divorced.What was the reason?Couldn’t you two get along?(唉,你离婚了。什么原因呢?两人合不来吗?)

Are you a Republican or a Democrat, 你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

Why did you vote for——(你为什么投……的票?)

DO you go t0 Church?(你信教吗?)

What’s your religion?(你信什么教?)

Are you Catholic?(你信天主教吗?)

如必须了解这类情况,可以在提问前说明理由。例如,在旅馆里、在医院里或者在填写表格的时候,可以这样说:

“为了登记,我要了解一些情况,您能告诉我您的——(年龄、是否已婚等)吗?”

“这些人想了解您的情况,您能告诉我——吗?”

有时,我们想了解别人的情况,并非出于好奇,也不是为了登记注册,而是想知道怎样对待他,怎样和他相处,这时应处理得比较得体,可以先谈谈自己的情况,然后再引对方谈出他的情况,这样做往往会得到预期的结果。如采用以下方式:

“我结婚了,我们有一个孩子,是女儿。全家相处得很融洽,可我觉得跟妻子和女儿在一起的时间太少,有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对方可能会接下去说:“我也有同样的问题。我的孩子们常抱怨说……”

这样就可以知道他已经结婚,有孩子。

如果想知道别人的政治观点,可以用一种比较随便的态度一般地谈起来:

“最近报上有不少关于美国总统选举的报道,我觉得很有意思,可有时又有点搞不清楚,特别是我听说美国人不大关心政治。我也许想错了.

美国人对这种事是怎么看的?多数美国人都参加政党吗?”

对方多半会回答这样的问题,或发表一些意见,在此过程中可能谈到自己:

“嗯,不一定。他们在登记的时候可能注明自己是民主党人或共和党人,但并不认为自己属于那个党。实际上,在选举时,他们投谁的票都行。比如说,我一般认为自己是民主党人,但在上届选举中,我投了共和党人的票,因为……”

这样就了解到所想知道的情况了。
迷失的精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讲英语的人很重视privacy,所以不愿别人过问个人的事。privacy这个词含有“秘密”、“隐私”、“私下”、“隐退”、“独处”、“不愿别人干涉”、“不希望别人过问”等义。“个人的事”包括“个人事务”(private business)、“私事”private affairs)、“个人所关切的事”(private concerns)等。在英语中有句谚语: 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意思是:一个人的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未经许可,不得入内。个人的事也是这样,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别人干预。一提上列问题就会被认为是在打听别人的私事,即用另一种方式侵犯了别人的“城堡”。

许多中国人对西方人所理解的privacy的全部概念非常陌生,汉语中也没有与privacy相当的词语。部分原因可能是:中国人各家住得很近。千百年来,中国农村居民往往几十户、几百户住在一个村庄,挤在一小块地方生活。在中国北方大小城镇的“四合院”或“大杂院”里,人们住得近,接触多,个人生活或私事很难不被人知道或干预。这种情况和西方很不一样。在西方国家,直 到不久以前,典型的家庭还是独门独户,住宅周围有相当大的院子 或花园”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人民之间长期以来有团结友爱精神,住得近,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机会多,就会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个人的事也就是一家的事、邻居的事,甚至是更大的集体的事。这种情况与西方重视privacy的条件完全不同。

还有二三个问题与此有关:英语中有些表达方式是故意含糊其辞。如果人家说:I’m going out.(我要出去。)那就不要再问他到哪儿去。如果他(她)说: I have an appointment.(我有个约会。)再问跟谁约会,是什么约会,就不合适。同样,如果一位妇女说她头疼,别人也不必过于担心,不要问:到底怎么不舒服,要不要吃点什么药之类。她真不舒服,多半会跟你说的。应该明白,当人们不愿意做什么事、不参加某种活动或拒绝别人的邀请时,往往用上列说法来推托,以免别人再问什么话。

英语中的禁忌语近来有所发展,已包括那些鄙视社会上某些人的词汇和用语。人们尤其注意那些被称为性别歧视语言和种族歧视语言,对此比较敏感。现就这两方面略加说明。

目前,性别歧视语言主要指轻视妇女的语言。在某些社会中,妇女用的语言和男人用的语言有区别。在另一些社会中。语言有高级、低级之分,妇女只能用低级语言。美国妇女首先研究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她们发现:语言可以影响人们对妇女的态度,而英语是以男子为中心的语言,偏袒男性,贬低女性。比如说,不论说话还是写文章,提到性别不明的人时,一律用he而不用she。主持会议的人,即使是妇女,都叫chairman,以致出现Madamchairman这样的称呼。在一“世界的历史是人类的历史”这句话里,“人类”一调用mankind,不用womankind。表示在两性关系上行为不拉的妇女的贬义词远较表示乱搞男女关系的男子的贬义词为多。同样, prostitute(妓女)的同义词也远比 whoremon-ger(嫖客)的同义词多。这些现象表明,在男女关系方面,人们对男子比较宽容。如果男孩子或男人有女相,就称之为略带贬义的sissy(女孩子气的男孩子,女人气的男人),如果女孩子或姑娘的行为举止象男孩子或小伙子,就称之为带有褒义的 tomboy(男孩子,小伙子似的顽皮姑娘)。

汉语中也有歧视妇女现象。从前,人们认为妇女愚昧无知、地位低下,比如“妇人之见”、“男子汉不同妇人一般见识”之类的话就反映了人们瞧不起妇女的态度。丈夫把妻子叫做“家里的”、“内人”等,表明妻子无非是在家里干点家务活儿的人而已。此外,妻子的命运和社会地位完全取决于丈夫。俗话说:“夫唱妇随”,就反映了这种依附关系。

汉字的写法有明显的歧视妇女现象。许多汉语贬义章都有“女”字偏旁(或部首),数目多得惊人.这里只举几个例子,如:“奸”,“婪”,“嫉”,“媚”等。连指女性的“阴”字也常用来构成贬义词。如;“阴毒”,“阴森”,“阴谋”等。

近几十年来,中国妇女的地位提高了,在汉语中对妇女的称谓也有相应的变化。象“家里的”;“内人”这样的称谓不大用了。已婚妇女仍用原来的姓,不用丈夫的姓,也不象在旧社会那样,被人称为“刘太太”、“张太太”。妇女和男人一样称“同志”,既表示男女平等,又含有志同道合等积极意义。使用公然嘲笑或轻视妇女的词语或说法会招致不满或受到批评。

种族主义认为,有些人种天生低劣,素质不如其他人种(见Light和Keller干1985年发表的著作)。种族歧视语言就是显示对某些种族带有偏见的词语和说法。在英语中,不管有意无意,多数这类词语显示对黑人有种族偏见或无意中会使他们不快。上文提到,“白”表示“清白”、“纯洁”、“干净”、“慈善”等——这些都是有积极含义的褒义词。另一方面,“黑”则与“邪恶”、“罪孽”、“肮脏”等有关,如:blackguard(恶棍),blacklist(黑名单), black mark(污点)等。全家引以为耻的“败家子”叫black sheep,不叫white sheep。无恶意的谎言叫 white lie,不象 ordinary lie(一般的谎言)或black lie(用心险恶的谎言)那么坏。难怪有些黑人抱怨说,连语义学也使“黑”字显得又丑又贱。此外,用nigger, boy之类的词来称呼成年黑人男子有明显的轻蔑意味。如今,除持种族歧视观点的人故意用以侮辱黑人外,这些词已很少有人使用了。

不过,在美国,不仅黑人有蔑称,某些其他国家或种族的人也有蔑称。如把意大利人叫做dagos,把犹太人叫做kikes,把波兰人叫做Polacks,把中国人叫做chinks;把日本人叫做iaps等。这些都是带有诬蔑性的名称,反映强烈的种族偏见。

人们有时会听到带有污辱性的有种族歧视意味的议论,或意在嘲笑某些种族愚味无知、行为古怪的所谓“种族笑话”。有些笑话也许听起来滑稽可笑,但还是令人不快的。

汉语中也有种族歧视的痕迹。新中国成立后巳大有变化,在此之前,轻视或贬低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的词语不少,如“蛮人”一词实际上把某些少数民族看作野蛮人。又如“蒙古大夫”(指不称职的医生)这个带嘲弄意味的说法显然有贬低少数民族的意味。自本世纪中叶以来,宪法已明文规定各族人民一律平等这一政策。在汉语中,这类种族歧视的词语和说法大部分已经消失,但并不彻底。至今仍有人把外国人叫做“鬼子”或“洋鬼子”,把外国人叫做“大鼻子”可能并无明显的贬义,但也不是尊敬之词。

在汉语中,许多贬义词有“黑”字。如:“黑心”,“黑帮”,“黑话”等。这当然不表明中国人对黑人怀有偏见,对白人有所偏爱。在中国,“白”字也常构成贬义词。如京剧中的好臣或小人画“白脸”,“白脸”就转义为“坏蛋”(villain)。在社会主义的术语中,“白区”指反动派统治的地区,“白色恐怖”指反动派制造的恐怖。然而,在中国的懂汉语的黑人对带有“黑”字的贬义词很敏感,据说他们对此有怨言。人们应当了解他们的感情,尽管说话的人并无冒犯之意,在使用这些词语也应审慎从事。

虽说发生了上述变化,而且在某些方面已取得长足进展,但不论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都仍有轻视妇女和歧视少数民族的痕迹。说话时一不小心,就会无意中得罪了对方,因而有必要及时了解语言在这一方面的变化;更要紧的是,应善干体会被歧视者的感情,切不可对此麻木不仁,掉以轻心。只要人们对社会不平等的非正义性有所了解,就可能避免说出歧视妇女或其他种族的话,不论有意还是无意。
迷失的精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七 敬辞和谦辞

一天早晨,一位英国妇女在中国公园里遇见了一位上了年纪的中国人,看见他长长的白胡子,就走上前用汉语客气地问道:“爷爷,你几岁啦?”老人诧异地看看她,转身对周围的人有点生气地说:“您瞧,她问我几岁啦!几岁啦!”这位年轻的英国妇女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话会引起对方这样的反应。后来她才知道产生误会的原因:她用这句话问一个小孩的年龄是对的,对上了年纪的人应当问”您高寿?”或“您多大年纪啦?”

这个有趣的事说明,讲英语的人和中国人交谈时,要注意语言上和文化上的差异之一:跟长辈或上级说话时与同辈或下级说话时不一样,往往要使用某些尊称或敬辞。如果使用同样的词语,会认为用词不当而失礼,甚至显得高傲。另一方面,在眼长辈谈话或给长辈写信提到自己时,要用谦辞或单辞,否则也会被人认为失礼。近二三十年来,这种情况虽有变化,但未消失激辞和谦辞仍在使用,但不象从前那样普遍。

讲英语人在用汉语交谈时,对敬辞和谦辞问题感到特别困难。因为在英语中敬辞和谦辞很少,目前一般还在用的就更少了。在英语中,同自己的上级说话或写信时也许需用比较尊敬的语气,但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词语。不论对方年龄多大,级别或地位多高,“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没有象汉语中的“您”这样的称呼。

八 英语的各种变体

(据说有这样一件事:有一个欧洲国家的女王前往美国访问,到达芝加哥时,人们以接待君主的隆重的礼仪表示欢迎,一切顺利。访问圆满结束,女王一行即将离开该市,芝加哥市长当然在场,在举行欢送仪式时,市长致颂辞,与会者倾听,市长热情洋溢,为表示友好,他说:The next time you come,bring the kids along.(下次来时把孩子带上。)

会场上的气氛突然发生惊人的变化。有些人目瞪口呆,感到此语难以置信。有人发出嗤笑声。即使有王族在场,人们也忍不住要笑。负责礼宾的人员个个面红耳赤。美国人感到困窘,女王随行人员则颇为气愤。

怎么会发生这样举座震惊的场面呢?怎么会有人感到难以置信,有人感到好笑,有人会生气或发言呢?答案是:市长用了kids一词。‘不能称君王的子女为kids(孩子),应称Princes(王子)或Princesses(公主)。市长说的这句话相当于在中国对地位高的人说:“下次您老人家光临,带上您的丫头和小子。”

据说确有其事,但笔者无法核实。此事可以说明:同样的话在不同的场合表示不同的意义或产生不同的效果。语言学家指出,语言在不同社会中有不同的功能;即使在同一社会中,人们也使用同一语言的不同语体或变体。

一种语言的语音、语调、节奏、词语和习语的选择及用法等方面都会体现出地区差别,有时,甚至在句法上也有地区差别,但不常见。汉语和英语(英国英语,美国英语、加拿大英语及澳大利亚英语)一样,也有地区差别。如山西话、四川话和东北话在发音上就不一样。山西人说“山西”的“山”字,n音不清晰,发音有点象法语的鼻音。四川人把“解放军”一词中的“解”(jie)字读作nai,声调也有所不同,东北人则把“人”(ren)字读作 yin等。再举几个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和说法为例:“滚水”(gun fu“开水”——晋中方言),“打牙祭”(表示“吃顿好饭”——四川万言),“老鼻子”(表示“多得很”——东北方言),“贼”(表示“很”、“非常”,如“那灯贼亮贼亮的”——东北方言)等。此外,上海话和广东话的差别更大,外地人简直听不懂。

美国英语的地区差别没有这么大,但也值得一提。新英格兰人(指美国东北部几州的人)说某些词时,发音和英国人一样。南方人(美国东南部十几州)说话有些拖音,说得也比较慢些,元音也较长。在南方各州,人们说某些物品的名称时,也与别的地区不同,例如,他们把bag(口袋)叫poke,把purse(钱包)pocketbook等。

对习惯于听规范英语的中国人来说,英语的地区差别可能是个问题,不好解决。只有经常反复听各种有地区差别的英语,猜测其含义,才能渐渐听懂。幸而多数来华的英美人士没有多少口音方面的问题,他们通常都说比较标准的英语。

九 肢体语言一非语言交际

一个中国男人和一个美国或加拿大妇女谈话时,看着对方是否失礼?

两个男青年或两个女青年同行时,其中一个搭着另一个肩膀或两个人手拉手向前走,西方人是否认为合适?

在有各种文化背景的民族中,点头是否都表示“是”,摇头是否都表示“不”?

这不是语言问题,而是“肢体语言”(非语言交际,也称非话语交际或表情交际)问题。

我们同别人谈话时,交际的手段不限于词语,尽管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表情、手势、身体其他部分的动作,都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微微一笑伸出手来表示欢迎,皱眉表示不满,点头表示同意,挥手表示再见。听报告或讲演时,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打个呵欠表示厌烦、不感兴趣。人们公认这些动作表示上述意义,至少中国人和美国人都是这样的。这些动作是交际手段的一部分。“身努语”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但在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的意义不完全相同。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话语交际方式。本章开头提的两个问题,答案都是否定的。甚至点头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尼泊尔人、斯里兰卡人和有些印地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用点头表示“不”。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在说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意思。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阿拉伯人同英国人谈话。阿拉伯人按照自己的民族习惯认为站得近些表示友好。英国人按照英国的习惯会往后退,因为他认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合适。阿拉伯人往前挪,英国人往后退。谈话结束时,两个人离原来站的地方可能相当远!

在这个例子里,双方的距离是关键。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才合适有不同的看法。根据研究,据说在美国进行社交或公务谈话时,有四种距离表示四种不同情况:关系亲密,私人交往,一般社交,公共场合。交谈双方关系亲密,那么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45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亲密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关系。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个人交谈一般以相距45~80米为宜。在进行一股社交活动时,交谈双方相距1.30米至3米;在工作或办事时,在大型社交聚会上,交谈者一般保持1.30米至 2米的距离。在公共场合,交谈者之间相距更远,如在公共场所演说,教师在堂上讲课,他们同听众距离很远。 多数讲英语的人不喜欢人们离得太近,当然,离得太远也有些别扭。离得太近会使人感到不舒服,除非另有原因,如表示喜爱或鼓励对方与自己亲近等,但这是另一回事。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谈话双方身体接触多少因文化不同而各异。在这一方面,有一篇调查报告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数字。调查者在各地大学里或附近的商店中观察两人坐着单独说话时的情景,每次至少一小时,记下两人触摸对方的次数:英国首都伦敦(o);美国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2);法国首都巴黎(10);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180)。这些数字本身很说明问题。

在英语国家里,一般的朋友和熟人之间交谈时,避免身体任何部位与对方接触。即使仅仅触摸一下也可能引起不良的反应。如果一方无意触摸对方一下,他(她)一般会说 Sorry;Oh,I’m sorry; Excuse me等表示“对不起”的道歉话。
迷失的精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在中国,常常听到西方妇女抱怨中国人抚弄了她们的婴儿和很小的孩子。不论是摸摸、拍拍、接接或是亲亲孩子,都使那些西方的母亲感到别扭。她们知道这种动作毫无恶意,只是表示亲近和爱抚而已,所以也不好公开表示不满。但在她们自己的文化中,这种动作会被人认为是无礼的,也会引起对方强烈的反感和厌恶。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西方的母亲往往怀着复杂的感情站在一旁不说话,感到窘迫,即使抚弄孩子的是自己的中国朋友或熟人。除轻轻触摸外,再谈一谈当众拥抱问题。在许多国家里,两个妇女见面拥抱亲亲是很普遍的现象。在多数工业发达的国家里,夫妻和近亲久别重逢也常常互相拥抱。两个男人应否互相拥抱,各国习惯不同。阿拉伯人、俄国人、法国人以及东欧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里,两个男人也热烈拥抱、亲吻双顿表示欢迎,有些拉丁美洲国家的人也是这样。不过,在东亚和英语国家,两个男人很少拥抱,一般只是握握手。若干年前,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当时日本首相福田纠夫到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他在白宫前下车,美国总统上前紧紧拥抱,表示欢迎。福田首相吃了一惊,日本代表国成员也愣住了。许多美国人感到奇怪—一这种情况很少见,完全出乎人们意料。如果美国总统按日本人的习惯深鞠一躬,大家也不会那么惊讶。但在美国和日本都不用拥抱这种方式表示欢迎。

在英语国家,同性男女身体接触是个难以处理的问题。一过了童年时期,就不应两个人手拉手或一个人搭着另一个人的肩膀走路。这意味着同性恋,在这些国家里,同性恋一般遭到社会的强烈反对。

肢体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目光接触。在这一方面可以有许多“规定”:看不看对方,什么时候着,看多久,什么人可以看,什么人不可以看。这里引用朱利叶斯·法斯特的《肢体语言》一书中的两段,很有意思,可供参考;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面对面坐着,在火车餐车里他们可以自我介绍一下,吃饭的时候,说些无关紧要或者是无聊的话;也可以互不理睬,极力避免与对方的目光相遇。有个作家在一篇文章里描写过这种情况:“他们翻来复去地看菜单;摆弄刀叉,看着指甲——好象头一回看见它们。免不了目光相遇时,立即转移视线,注视窗外沿途景色。

该书作者指出对素不相识的人的态度是:

我们既应避免盯着看,也要避免显出不把他们放在眼里的样子……“要看他们一会儿表示看见了,随后立刻把目光移开。

注视对方的不同情况决定于相遇的场所。如果在街上相遇,可以看着迎面走来的人。直到相距8英尺远时再移开视线走过去。但在到达此距离之前,双方都用眼睛暗示一下自己要往哪边走,打算往哪边走就往哪边看一眼。然后,双方侧身略变方向,即可错开,顺利通过.

同相识的人谈话时根据美国习惯,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都应注视对方。任何一方不看对方,都可以表示某种意味。如;害怕对方,轻视对方,心神不定,感到内疚,漠不关心。甚至在对公众讲话时也要时时直视听众,和许多人的目光接触。如果演说的人埋头看讲稿,照本宣科(许多中国人往往是这样的),而不抬头看看听众,对听众“说话”,人们就会认为他对听众冷漠,不尊敬别人。

在谈话的时候,听的人一般要注视着说话的人的眼睛或脸,表示自己在听。如果对方说的话比较长,听的人要不时发出“嗯”、“啊”的声音,或者点头表示自己在注意地听着。如果同意所说的观点,可以点头或微笑。如果不同意或者有所保留,可以侧一下头、抬一下眉毛或露出疑问的神情。

在英语国家,盯着对方看或看得过久都是不合适的。即使用欣赏的目光看人——如对方长得漂亮——也会使人发怒。许多外国人到其他国去旅行,因当地人盯着他们看而恼火、很别扭,认为那里的人“无礼”而感到气愤,殊不知在该国是常事,看的人不过是好奇而已。许多在华的讲英语的外国人对此流露过不满情绪。作者的一位好朋友是个美国青年妇女,因为常常有人盯着她看而决定回国。她很喜欢在北京教书,对中国和中国人都有深厚的感情,但她实在忍受不了到处被围观的无礼场面。的确,她身材很高大,容易引起过路人的好奇心。但这并不能成为无礼围观的理由。她离开中国时恋恋不舍,但还是提前回国了。可见围观能引起多么强烈的反感。

“眉目传情”(或“目语”)是青年或成年男女之间传递感情最常用的古老的方法之———在美国尤其讲究。有人对此作过详细研究:人们对异性怎样表示感兴趣或不感兴趣,怎样表示鼓励或拒绝,怎样表示赞成或不满,怎样表示爱慕或厌恶。然而,在美国也有许多差别。男人用眼睛的方式就和妇女不一样。不同年龄、不同阶级、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域的人在这一方面都有差别。不同种族的人也有差别。

在一些国家里,人们认为能直视对方的眼睛是很重要的。在一部关于列宁的著名电影里有这样一幕:有一个肃反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叛变了,肃反委员会主席捷尔任斯基得知情况询问他时,此人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根据这一点捷尔任斯基认为证实了他有罪。许多美国人也同样重视目光接触的作用,但并不是美国的所有民族都这样。

有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十来岁的波多黎各姑娘在纽约一所中学里读书。有一天。校长怀疑她和另外几个姑娘吸烟,就把她们叫去,尽管这个姑娘一向表现不错,也没有做错什么事的证据,但校长还是认为她作贼心虚,勒令停学。他在报告中写道:“她躲躲闪闪,很可疑。她不敢正视我的眼睛,她不愿冒着我。”

校长查问时,她的确一直注视着地板,没有着校长的眼睛。而英美人有“不要相信不敢直视你的人”这样一句格言。

碰巧有一位出生于拉丁美洲家庭的教师,对波多黎各文化有所了解,他同这个姑娘的家长谈话后对校长解释说:就波多黎各的习惯而言,好姑娘“不看成人的眼睛”这种行为“是尊敬和听话的表现。”

幸而校长接受了这个解释,承认了错误,妥善处理了这件事。对这种目光视向不同的含义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也使他记住各民族的文化是多种多样的。 目语的规定很多,也很复杂。从上面介绍的一些情况可见一斑,这里就不再细谈了。

在中国和讲英语的国家不论微笑还是大笑,通常表示友好、赞同、满意、高兴、愉快,但在某些场合,中国人的笑会引起西方人的反感。下面是一位美国朋友给作者的来信的摘录,谈到了某些行为在不同文化交际中间造成的误会: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笑与美国的笑有不同的意思。比如,一个美国人存放自行车时,一不小心自行车倒了,他会因为自己动作不麻利而感到困窘。这时如果旁边的中国人笑起来,他会觉得受到耻笑,非常生气。我还看到在餐厅里发生过类似情况。一个外国人偶然摔了一个碟子,他本来就感到很窘,而在场的中国人发出笑声,使他更加觉得不是滋味,又生气,又反感。

当然,中国人的这种笑,不论是对本国人还是对外国人,并非是嘲笑当事人,也不是幸灾乐祸。这种笑有很多意思。可以表示:“别当一回事儿”,“一笑了之”,“没关系”,“我们也常干这种事”等。不过,对于不了解这些意思的人,这样一笑会使他们感到不愉诀,

而且会对发笑的人产生反感。

手势是个很难办的事。打手势时,动作稍有不同,就会与原来的意图有所区别;对某种手势理解错了,也会引起意外的反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英国进行战争的首相温斯顿·邱吉尔曾作了一个手势,当时引起了轰动。他出席一个场面盛大而又重要的集会,他一露面,群众对他鼓掌欢呼。邱吉尔做了一个表示 victory(胜利)的 V形手势——用食指和中指构成V形。做这个手势时,手心要对着观众。不知邱吉尔是不知道还是一时失误,把手背对着观众了。群众当中,有人鼓掌喝倒彩,有人发愣,有人忍不往哈哈大笑。这位首相所做的手势表示的是别的意思。那不是表示“胜利”的 V形,而是一个下流的动作。
迷失的精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另一个例子同尼基塔·赫鲁晓夫有关。他是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的苏联领导人。在美国访问期间,他的言论和举止引起一些争议。引起争议的手势之一是,他紧握双手,举过头顶,在空中摇晃。他的意思显然是表示问候,表示友谊。但是,在场的人和电视观众对此并不欣赏。美国人很熟悉这个动作——这是拳击手击败对手后表示胜利的姿势。在此之前,赫鲁晓夫曾说过要埋葬美国资本主义的话,许多美国人认为,这种手势表示他好象已经取得胜利,洋洋得意。难怪许多人感到不快。

中美肢体语言对比研究表明,两者有相似的地方。如男子相逢时不拥抱,一般见面时握手即可;挥手表示再见;皱眉表示不高兴;耸耸鼻子表示不喜欢、讨厌或不快;点头表示“是”,摇头表示“不”;噘嘴表示不痛快、情绪不佳、忿恨;拍拍男人或男孩子的背表示赞扬、夸奖、鼓励;咬牙表示生气、愤怒或下决心。

现将不同处举例列表如下:

A

动作一样,意义不同

汉语意义
肢体语言
英语意义

气愤,恼怒,灰心,悔恨
跺脚
不耐烦

谢谢,互相表示友好感情
观众和听众鼓掌,表演或讲话人也鼓掌
为自己鼓掌;被认为是不谦虚

好奇;有时是惊讶
目不转睛地看
不礼貌;使人发窘;不自在

反对;责骂;轰赶
发“嘘”声
要求安静

(少见;一般见于成人对孩子)疼爱;(对成人或青年,会引起反感,是侮辱人的动作)
拍别人的脑袋
安慰;鼓励;钟爱


B

意义相同,动作有差异

意义
中国的肢体语言
美国的肢体语言

“过来”(叫别人过来)
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下,几个手指同时弯曲几次
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中国人对此反感)

“丢人”“没羞”(半开玩笑)
伸出食指,用指尖在自己脸上划几下,象搔痒,不过手指是直的
伸出两只手的食指,手心向下,用一个食指擦另一个食指的背面

“我吃饱了”(吃饭后)
一只手或两只手轻轻拍拍自己的肚子
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手心向下(常同时说“到这儿了”)


C

只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动作

1

肢体语言
在美国的意义

咂指甲
重大思想负担;担心,不知所措

用大拇指顶着鼻头,其他四指弯着一起动
挑战,蔑视

摇动食指(食指向上伸出,其他四指收拢)
警告别人不要作某事,表示对方在做错事

把胳膊放在胸前,握紧拳头,拇指向下,向下摆几次
反对某一建议、设想;反对某人;表示强烈反对

眨眼(很快地合上一只眼,微微一笑点点头)
表示下列几种感情:会意,赞许,鼓励,传递信息,表示团结等

在中国的意义

用食指点点或指指自己的鼻子
“是我”,“是我干的”(西方人认为这个手势有点可笑)

说话时用一只张开的手捂着嘴(一般是老年人用)
说秘密话(有时没有明显的意义)

两只手递(即使可以用一只手拿起的)东西给客人或别人
尊敬

别人为自己倒茶或斟酒时,张开一只手或两只手,放在杯子旁边
表示感谢

伸出两个竖起的食指在身前慢慢接近(往往在戏曲中出现)
男女相爱;匹配良缘


这几张表中所举的例子不全,但是可以说明肢体语言的差异,也说明了解另一种语言中的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对肢体语言的研究有助于对语言的研究。对前者的理解可以加深化对后者的理解。有些权威人士认为两者相互依存。在多数情况下这是对的。在某些情况下,人体动作与说的话不一致,口头说的话与肢体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时要借助其他信息或从整个情景中猜测说话人的意思,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肢体语言都要放在一定的情景下去理解;忽视了整个情景就会发生误解。
迷失的精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chengjingb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迷失的精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虽然说是辛苦了点,但是这样可以更直观,让大家一打开就知道其内容!多去阅读它,如果是单独的文档,还有下载再打开,麻烦了点,我的目的是主要是让大家能更进一步学到知识!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