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为何会出双峰?

浏览0 回复50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喜羊羊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可能是色谱柱问题,柱效下降了,但如果更换了新色谱柱还没有得到改善就不是柱子问题了
2、流动相  缓冲盐的浓度不合适会影响其峰型,还有就是有机相的比例,可以做适当的调整
3、另外柱温控制也很重要
☜譕♥魚☞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楚无伤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首先确定柱子和仪器没有问题
然后使用缓冲盐来作为流动相
不建议直接用硼酸调pH


wqm32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降低流动相流速,改用更高浓度的甲醇做流动相试一下吧!
山羊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huijian834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溶剂是什么?最好用流动相溶解!
你可以考虑一下把流动相中甲醇水的比例调一下试试
再说客户提供的合格产品(相当于标样),不见得是标样,你可以买些标样,以便参考
qinwenho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kila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会不会是分解?
先点个板看看是否仅有一个点,再用正相HPLC试试。
chinapeptid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怎么这么多人说柱子坏了,其实这个还是蛮正常的,产品不稳定或异构都有可能,异构有时加热就可以解决,还有一种可能是溶解样品的时候有机相加多了,造成样品在柱子上分布太宽,但前一个峰会比较胖且前伸,峰型不会这么好
xue200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tyys98(tyys98) 发表:
原文由 hrcren(hrcren) 发表:
原文由 pandora98(pandora98) 发表:
这个有两个可能,
一个是样品不稳定,在稀释剂中存在互变异构
另外一个可能是稀释剂有问题,稀释剂尽量多加水比较好


我觉得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样品不稳定产生异构,要么是流动相的酸性使部分样品酸化成了季铵盐,个人认为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感觉这个样品还是蛮稳定的,产生异构的可能性不大

后来我们用甲醇直接稀释后直接进样就只有一个峰了,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用甲醇做稀释剂会不会因为甲醇与流动相(甲醇:水=70:30)的极性差异而产生溶剂效应,因为原来在用流动相溶解跟踪样的时候,会产生分层现象(跟踪样的反应体系是甲苯溶剂体系),用甲醇溶解,不会产生分层现象

现在做下来的结果,大概似乎好像maybe可能是用甲醇的结果要稍微好一些,因为甲醇把双峰变成了单峰,而且消除了分层现象,至于进到柱子里面以后甲苯还会不会与水分层,那个,我看不见,估计应该影响不大,因为做产品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做跟踪有丁点影响也看不出来,原来的跟踪样本来就经常出些乱七八糟的不规则的大包,梯形、馒头形,从头拉到尾的那种,积分的时候根本都不看的那种

首先排除色谱柱的问题,因为可以看到后边7分、15分的两个杂质峰形正常。
第二,根据你的这些叙述,我的猜测是流动相不太合适,具体来说是缓冲液的pH值以及缓冲容量不合适,再具体一点,是pH值过低或缓冲容量不足(相对于进样量而言)。因为这种化合物在酸性条件有可能质子化,生成季铵盐或者进一步重排为芳香醇结构?最大可能是注进的样品在管道中酸性流动相中部分转化为季铵盐,由于缓冲容量不足另一部分仍为原结构,进样后在后续流动相作用下逐渐转化为季铵盐形式形成后边的峰,两者峰面积会随每次进样条件的细微差异产生微妙的变化。
解决方法:
1)在更强的酸性条件下分离
2)适当增加缓冲容量
3)用流动相配制(稀释)样品工作液(浓度更高的贮备液可依旧)。
如果以上方案有效,就可以证实我的推测。从仪器保养的角度,不提倡使用高浓度的缓冲盐,所以第3点格外重要。

严重同意,就是这个原因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