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资料】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简介

浏览0 回复107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唐任远                  电气工程专家。上海市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沈阳工业大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创建稀土永磁电机理论研究体系和开发技术,在防失磁和永磁磁路设计等关键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在实践中取得重大成果:研制成我国首台稀土永磁电机;与工厂联合开发出当时世界容量最大60~160kVA稀土永磁副励磁机,近期主持研制成1120kW异步起动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等12种稀土永磁电动机,经鉴定为国际水平。积极推动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应用。提出三维电磁场新算法,解决变压器局部过热和抗短路能力等重大技术关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省部级一、二等奖共10项。专、译著9部,论文230余篇,被引用261次。培养博士生25名和硕士生65名。热爱祖国,学风正派,甘为人梯。获国家和省市表彰30余次。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沈闻孙        船舶设计专家。浙江省海盐市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总设计师。
  50多年来,为工厂在船舶设计工作中做了很多贡献,特别是90年代起,开发设计9.8万吨成品油轮,共建造了3艘;1991年主持设计15万吨货轮,共建造7艘;1993年负责设计5.2万吨集装箱多用途货轮,共建造9艘;1993年又负责设计15万吨级油轮,共建造3艘;1995年设计了11万吨成品油轮,打入希腊、丹麦市场。以上五种船型,对当时来说技术复杂,自动化程度高,先后为国家创汇约12亿美元,为当时我国大型船舶进入国际市场起到一定的作用。后来由于工厂需要,开发产品主要有30万吨大型油轮、30万吨矿砂船、12万吨级穿梭油轮、16万吨级双机型油轮、改良型苏伊士15万吨油轮等,这些船都已进入市场,有的已设计建造交工,为我国的造船事业做出贡献。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闵桂荣    空间技术专家。福建省莆田县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63年前苏联科学院研究生毕业,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卫星总设计师、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等职。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在航天器热控制方面,负责完成了我国多种人造卫星的热控制任务,并在航天器热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作出系统和创造性的成就。卫星总体方面,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领导完成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多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和飞行工作,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曾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领导863计划航天领域工作成绩优秀,获突出贡献奖。共发表论文70多篇,专著4册。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刘友梅        电力机车专家。江西省上饶市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株洲电力机车厂高速牵引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的奠基者之一。作为总体设计师,主持并实现了我国第一代电力机车的三次重大技术改进。主持了第二代、第三代电力机车的研制开发,分别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了韶山8型快速电力机车研制,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第四代电力机车研制,实现了我国铁路机车交流传动技术“零”的突破,使我国铁路机车技术进入高速领域, 研发的“中华之星”高速列车,创造了实验速度321.5km/h的中国铁路最高记录。先后获 “詹天佑科技成就奖”、“詹天佑科技大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林宗虎      蒸汽工程专家。浙江省湖州市人。1957年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长期在锅炉等工程的重要科技领域气液两相流和传热等方面从事系统性研究,取得多种开创性成果。创建的两相流孔板流量计算式被国际上评为最佳式称林氏公式被广泛引用和应用。率先对强化传热管和U型管内两相流脉动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得出计算程序和防止法。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脉动流动时的沸腾传热计算式,开拓了研究新领域并应用广泛。解决用一个元件同时测定两相流两个参数的国际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12项,出版著作19本、论文150余篇。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李鹤林            机械工程材料和石油管工程专家。祖籍湖北,出生于陕西省南郑县。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石油管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石油机械用钢及石油管工程科技工作,是我国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者之一。主持研制10余种新材料,使一批石油机械的质量跃居国际先进水平。提出了“石油管工程”的研究范围及对象,开展大量系统的、有创造性的研究,20多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22项(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包括国家级奖9项。3项成果被国外一批重要石油管制造公司采用,6项成果被美国石油学会(API)采纳修改标准。他负责组建和创立起来的中国石油管材研究所已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石油管工程研究基地及质量检测、认证和仲裁中心,是ISO和API的3个委员会中方技术归口单位。出版专著5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70余篇。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黄瑞松          飞航技术专家。生于江苏省宜兴市。1963年3月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曾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长期从事飞航研究工作,1990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历任多种飞航器型号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等职务,为我国飞航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持了我国飞航仿真工程建设,对型号研制发挥了重大作用;积极组织和推动CAD/CAM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几十年来有多篇著作和论文出版或发表在各类刊物上。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关  杰                冶金机械专家。福建省莆田市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机械部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从事连续铸钢设备的研究和开发40多年,是我国连铸行业中的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60-80年代,先后承担钢包回转台、结晶器、二冷设备、板坯液压剪等关键设备,为重钢、上钢一厂等大型企业研制成功2300mm、1050mm等大型板坯连铸机,为我国冶金企业连铸化作出重大贡献。80年代以来,主持了“200吨级连杆式回转台”、“结晶器振动系统”的研制。在美国中兴钢厂2032mm连铸机技术攻关中获实用型专利1项。主持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攀钢1350mm板坯连铸机攻关成功,扭转了我国大型连铸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获机械部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范本尧            卫星总体技术专家。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原籍上海市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通信卫星总设计师、中国宇航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导航卫星领域首席专家、导航卫星总设计师。
  负责研制成功卫星再入防热结构,突破了卫星返回时的复杂防热技术。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通信卫星,在卫星总体技术、结构优化设计和抗空间电磁干扰等方面作出了成绩。主持研制了我国新一代通信卫星,制定了全新的卫星方案,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达到了国外同类卫星先进水平。主持研制成功我国新一代导航定位卫星,制定了利用两颗静止轨道卫星实现区域导航定位的卫星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和自主创新。并首次实现了“双星共位”运行。三十多年来主持研制了十多颗应用卫星,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为我国卫星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项。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陈予恕    工程非线性振动专家。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区。1963年毕业于前苏联科学院机械所,获副博士学位。曾任天津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委理事,现任天津大学教授。
  四十余年来从事工程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研究,应机械装备现代化设计需求,发展了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并成功应用于大型旋转机械和振动机械的设计和故障治理工程,成效显著。获国家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和省部级一等奖3项,首次提出了非线性系统周期解分忿理论方法,揭示了解的拓扑结构与系统参数间的联系,为发展非线性振动学科做出贡献,被称为C-L(陈langford)  方法。为治理大型旋转机械频发的振动故障,突破了传统线性理论故障建模和机理分析方法,采用非线性分析技术,查明故障机理及原因,为治理20多台大型火电机组的重大振动故障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获显著经济效益。出版中英文专著5部,论文100多篇。
  1998年当选为俄国应用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