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在线讲座36期】我眼中的“2010版药典(第一部)”,火热进行中… (时间:9月16日——28日)

浏览0 回复96 电梯直达
睿武孝文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chaifayong:
我是chaifayong
首先,我非常感谢仪器信息网,从2008年开始我关注这个网站,从其中下载了将近18G的资料。如果说现在我能在业内人面前能够非常自信的话,这种自信与仪器信息网是密不可分的。
前一段时间接到疯子哥的信息,要我参与一期关于药典的讲座,本人受庞若惊,在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能够得到专家的关注,是何等的荣幸啊。
在欣喜之余就匆忙答应了,现在看来是勉力为之了。
说实话,我接触的药典也就2005版一部而已,但由于翻得比较勤,加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少,确实对药典有了一些看法。
前一段时间由于随着2010版药典要求的新仪器的安装调试,加之自己准备考博,所以,没有系统地整理一下。
下面就说个大概,抛砖引玉吧。
一、绝不能迷信药典!
药典其实就是我们做出来的,我们是会犯错误的,所以,绝不能迷信它。药典中的各项,是由各院校所等的“…长”、教授们以课题的形式做出来的,他们申请,谁做啊,当然不是他们做了,是他的学生做,他的学生是谁?是我们,是和我们有一样水平的人,甚至还不如我们的人,药典中错误就是由不如我们的人做出来的。
二、药典是本参考书
我们做检验,做研究,最重要的资料就是药典,所以,不熟悉药典,就是不合格的检验人员;不熟悉药典,就不配做一名研究人员。
三、药典是圣旨
尽管在平时的工作中,无法完全符合药典要求,但我们还是要“千方百计”地“符合要求”“符合规定”。就如同圣旨,尽管接的有些不情愿,还是跪下来接啊。
四、药监就是隔靴搔痒
工作一年多,碰上的检查也有几次了,装装样子而已,我疑问:有懂行的吗?还是潜规则?
话比较犀利,我是制药的,懂的“良药苦口利于病,良言逆耳利于利”,希望如此吧。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03yx26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详细的探讨,鼓励
冷冷的冰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你所做的一切和药有关的标准要么服从药典,要么高于药典标准!
药典是法定标准也是最低标准
所以药典不是参考而是无条件遵从的标准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9/21 8:04:52 Last edit by xy4585618
牛牛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同意楼上的观点。药典必须是庄严的,准确的,有权威的。要不中国药典要摆在世界的哪个位置呢?
baby78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药典中关于重金属的检验有三法,其中第三法是:样品适量,用氢氧化钠和水溶解至比色管中~~~~  我想知道,适量样品怎么取?是20ml水中可以溶解的样品么????
请老师回答一下
牛牛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在各个品种项下应有具体重量的要求的,由于品种要求不同,故附录中不能统一说出规定的量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xy45856182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参与有奖
baby78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们做的是中间体,所以找不到对应的,又要按照药典检查,所以挺麻烦的!称1g吧,溶解不了,称的少了,又觉得没有代表性啊!!!
职业游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冷冷的冰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baby789(baby789) 发表:
我们做的是中间体,所以找不到对应的,又要按照药典检查,所以挺麻烦的!称1g吧,溶解不了,称的少了,又觉得没有代表性啊!!!

样品应该是均匀的,为什么少了就没有代表性?
如果样品不均匀,你就是取10g也没有代表性!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9/21 16:02:42 Last edit by xy4585618
冷冷的冰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牛牛(wozhuanyong) 发表:
我们也是导入容量瓶,就是用称量纸来称的,然后再称一次称量纸重后,相减得到对照品的量,你们是什么做啊?如果是转溶的话,就配制10ML的溶液时该怎么办呢?
和你的一样称量纸来称的,然后再称一次称量纸重后
冷冷的冰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ijin79833313(lijin79833313) 发表:
我们也是刚参加了相关的培训,不过由于我们主要是研发所以好多的改动其实以前也知道的,这次2010版主要依据的USP32、EP6.0、英国药典及日本药典,如果大家尽早以国外的药典为主,到2015更新的时候就不会太紧张了。

这是大势所趋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