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邻氨基苯甲醚同分异构体的分离

浏览0 回复1 电梯直达
dahua198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邻氨基苯甲醚同分异构体的分离



摘要:为了实现邻氨基苯甲醚同分异构体的完全分离,作者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通过改进色谱条件,使其取得了完全分离。试验表明采用气-质联用方法可以实现邻氨基苯甲醚同分异构体的完全分离。

关键词:邻氨基苯甲醚;分离;异构体

The Separation of O-Anisidine and Its isomers





Abstrac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mplete separation of o-anisidine and its isomers, the authors used gas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s, by improving the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 so as to achieve their complete separ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can achieve the complete separationof o-anisidine and its isomers. 

Keywords: o-Anisidine; separation; isomers

    1 前言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检测染料产品中23种有害芳香胺含量,按照现行国家标准GB/T17592-2006《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中提供的色谱条件,不但检测时间很长,而且大多数同分异构体保留时间相同或非常接近,同时这些异构体的质谱图又非常相似,从而造成无法使用特征离子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如采用其它分析手段共同鉴别,如薄层色谱、液相色谱等,需要重新寻找条件,而且更换仪器费时费力,且多数实验室不一定同时具备这些设备。作者对芳香胺邻氨基苯甲醚及其异构体分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邻氨基苯甲醚属于有害芳香胺,而其同分异构体不属于有害芳香胺。作者通过改进色谱条件,使以上化合物达到很好的分离,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了检测过程中的假阳性检出。

2 试验

2.1 仪器与试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Agilent 7890A/5975C,美国Agilent公司

毛细管柱:DB-17MS柱(30m×0.25mm×0.25μm

乙醚、硫酸亚铁等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甲醇  色谱纯  美国Fisher公司

旋转蒸发仪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邻氨基苯甲醚及其同分异构体均为德国Dr.Ehrenstorfer公司。

2.2 仪器操作条件

色谱柱:DB一17MS 30m×0.25mm×0.25μm;温度:进样口220℃ ;辅助器280℃;离子源230℃ ;四极杆温度:150℃;柱温:40℃保持2分钟,以15℃/分钟升温至85℃ ,保持20分钟,再以30℃/分钟升至280℃,保持0分钟;

载气:He;流速:1.0ml/分钟;离子化方式:EI;质量扫描范围:35—350;进

样方式:不分流进样;进样0.2μL。

2.3 执行标准

试样处理按国标GB/T17592-2006执行。

3 结果与讨论



图1 邻(间、对)氨基苯甲醚总离子流图



由图1可以看出,邻氨基苯甲醚及其异构体在本实验条件下,可以得到很好的基线分离。保留时间分别为:邻氨基苯甲醚(27.115分钟);间氨基苯甲醚(28.509分钟);对氨基苯甲醚(28.146分钟)。

在对染料产品中23种有害芳香胺含量的测定过程中,由于异构体的存在,并且多数异构体的质谱图很相似,如果保留时间相同,往往会形成假阳性结果的产生。当前针对有害芳香胺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大多采用非极性或极性较弱的色谱柱[1-4],如HP-5MS,DB-5MS,DB-35MS,这些色谱柱普遍存在的缺点是对常见的芳香胺异构体不能很好的分离。本方法通过使用中等极性色谱柱DB-17MS(固定相等同于50%苯甲基聚硅氧烷),同时使用三阶程序升温,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通过上面的数据与国标GB/T17592-2006推荐方法相比可以看出,该方法实现了邻氨基苯甲醚同分异构体的分离,这一点是国标方法中无法实现的。作者通过大量的试验证明,该方法快速、精确、重现性和稳定性好,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4 结论

a) 该方法实现了邻氨基苯甲醚异构体的基线分离,因此可以不必再用其它手段或方法做异构体的确认,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测效率,节约了检测成本。

b)该方法快速、精确、重现性和稳定性好,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总之,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GB19601-2004,《染料产品中23中有害芳香胺的限量及测定》.

[2] 杨继生,徐逸云,蒋华.对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的探讨[J].印染.2005,06:37-39.

[3] 康云. 禁用偶氮染料检测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纤检.2005,8:24-25.

[4] 胡小钟,余建新等.禁用偶氮染料检测中假阳性结果的鉴别方法[J].分析化学研究报告.2000,28(4):411-416.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lxx505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