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主题:【讨论】大讨论“光的波粒二象性”

浏览0 回复181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祥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直、粒二象性”才是真理,波粒二象性是错误的

摘自《揭開能量的神秘面紗》 李青梅著

来自:http://hi.baidu.com/liqingmei99/blog/item/aad6c521f6ede87135a80f7e.html
光不是波,不能称为光波。光直线传播,没有波动传播过。也就是说:光的波动学说是错误的。‘波粒二象性’是错误的,“直、粒二象性”才是真理,即:光具有粒子性,直线传播。光直线传播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大量事实证实它是正确的。我现在主要任务是推翻波动学说。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证实了光没有波动。

一、波、以及波中的能量都在直线传播

    在《波,在直线传播》中,我们已经证实:波(水波)以及波中的能量都在直线传播。      波在直线传播,光是一种波,所以:光也在直线传播,光没有波动,光子不具有波动性,波粒二象性是错误的。      本来,光子的波动性就是根据‘机械波——水波在波动’的理论推导的,现在水波——机械波都没有波动,光波,更没有波动,光子具有波动性是不成立的。

二、衍射是一种折射现象,属于直射范畴。

        《衍射现象是一种折射现象》,《衍射是一种折射现象(之二)》而折射属于直射的范畴,也就是说:衍射属于直射现象的范畴。

      菲涅尔的半波带法不对》菲涅尔在胡说八道。    《泊松亮斑是怎么形成的?(十二)》衍射现象是光经过物质(狭缝壁、小孔壁)的时候,在力的作用下,分别向狭缝两边发生了折射的现象。三、光没有干涉现象,干涉不是波动性的证据      《光,没有干涉现象》,《的干涉现象:是光线交叉现象都说明,光没有干涉现象,光的干涉现象是不同方向的光束交叉(叠加)现象。《光波干涉的搞笑推导过程》证实:光的干涉的推导是一个无比荒谬的过程。      《机械波,没有干涉现象》《干涉与波动无关水波干涉就是波峰(粒子)的叠加。

      《 朗克假设被证实》,波显示的是能量的粒子性,而不是波动性。所以,波的叠加是粒子的叠加。

四、结论:“直、粒二象性”才是真理

      ‘波粒二象性‘是错误的,‘直、粒二象性’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即:光具有粒子性,直线传播。无论在均匀介质、还是不均匀介质,光都是直线传播。在不均匀介质,有偏折——折射现象,也仍然属于直线传播范畴。

      有网友说:在真理和认识方面,没有权威的人,也没有权威的理论。因为任何人都是人,而任何理论也都是人的认识,只有自然界的事实,是永恒不变的真理。那么,谁告诉我:他见过光在波动?

      科学家一边在最精密的仪器里运用着光直线传播的理论,一边鼓吹波动性,这不是自己打脸吗?而且,在教科书中宣讲光子波动传播,这不是误人子弟吗?真够混的。

        光,具有粒子性我没有异议。争议在光的传播方式上,光要么波动传播,要么直线传播,不可能同时具备两种传播方式,大家考虑考虑:选一个正确的吧。

五、“直、粒二象性”成立的意义和作用

    1、对于量子力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避免人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免得出现《子弹也在波动》这样的笑话。

      2、它为我证实《各种颜色的光,是同一种粒子》,铺平了道路。

    物理如果还是科学,那么,我的理论——光直线传播,光没有波动,很快会被世界承认!!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1/1/3 10:33:07 Last edit by nemoium
祥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干涉公式的搞笑推导过程

摘自《揭開能量的神秘面紗》  李青梅著
来自:http://hi.baidu.com/liqingmei99/blog/item/b231da1c8bad6ea54bedbc72.html

、干涉公式的推导过程:

      波的干涉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相同或者相位差恒定

      “干涉结果:两列波在介质中任一点相遇时,该点质元参与的两个分振动有恒定的相位差,对于不同的点,相位差虽不同,但均不随时间t变化,合振动加强则始终加强,(注意:这里实际就是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运动的合成)合振动减弱,则始终减弱。合振动呈现加强和减弱交替的稳定图样。这种现象称为波的干涉现象。如(图1)



                      图1
                     

根据干涉的条件,推导出公式:

          Δφ=φ2-φ1-2π(r₁-r₂)/λ        (1-1)       

        据式( 1 ),两列相干波在空间任意一点引起的两个分振动的相位差是一个恒定的量,这就是说,两列相干波叠加的结果,其合振幅或者合强度I在空间形成一个稳定分布的图样。

      如果设法使式(1-1)中的φ2=φ 1,则相位差只由波程差r₂-r₁来决定了。上述相位差条件1—1就可以简化为: 

            δ=r-r=kλ            (k=012······)加强          (1-2)

            δ=r-r=(2k+1)λ/2            (k=012······)减弱          (1-3)

      在合振动加强的空间各点,合振幅最大,称为干涉相长。

    只有波动才能产生干涉现象。在近代物理学中,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就是这样被证实的”——《工科物理教程》宋世贤等主编170~172

      “据式(1-2),波程差等于零或者波长整数倍的空间各点,合振动的振幅最大。两列波在这些点干涉相长。据式(1-3)在波程差等于半波长奇数倍的空间各点,合振动的振幅最小,称两列波在这些点,干涉相消。式(1-2)(1-3)在第十章光波中,将要用到——《物理学》李遒伯主编151

      在这些质元分振动叠加后始终加强,表明:两列波经过这些点的时候,都形成了波峰,而且始终是波峰。

      在这些质元的分振动叠加后始终减弱,表明:两列波经过在这些点的时候,都形成了波谷,而且始终是波谷。

二、以上推导过程的几个猫腻



猫腻1:当φ2=φ 1,相位差δ=?

    上面摘录的文字中,有这样一句 “设法使φ2=φ 1,就有式(1-2)、(1-3)” 。也就是说:当φ2=φ 1,就可以推导出式(1-2)、(1-3)。

    我们知道,相位相等 :φ2=φ 1
                       
    则相位差:δ=φ2-φ 1=0,

    即,相位相等的时候,相位差 δ只有一个数值——0。

    设法使相位相等,则相位差只能是零,却竟然根据(1-1)和相位相等的条件推导出相位差公式(1-2)、(1-3)搞笑吧?这样的混乱不堪的逻辑,搞笑程度不亚于笑话中的傻子的逻辑。根据这样的逻辑,就有:

δ=0=r-r=kλ  (k=012······)加强

δ=0=r-r=(2k+1)λ/2      (k=012······)减弱

  则:

δ=0=λ=2 λ=3λ           

δ=0=3/2λ=5/2λ

    就得出这样荒谬的结论。这样的逻辑堂而皇之的在教科书上出现,编辑教科书的这些人不会吃错了药吧?

猫腻2(图2中的两列波S1S2是相干波??



   
图2


    《工科物理教程》 认为(图1)b中的的两列波S1、S2是相干波,认为这两列波是同方向的波。    这两列波是同方向的波 ?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这可以直接从图中看出来,S1、S2的方向并不相同,如(图2)所以,它们不是相干波。    在这本教科书中,同一节的内容,前面还说:干涉是由方向相同的波形成的,后面就用方向不同的波的图形来演示。自相矛盾。你翻开任意一本教科书,都是这样讲 的,在波动性的章节,都充满这样的自相矛盾的话语。你知道这些编辑教科书的人的水平了吧!

    (图2)是为光波的干涉做准备的,光的干涉就是这样的:《光的干涉:就是不同方向的光线的交叉现象》。

    (图2)可以解释为什么(图1)不能产生干涉,因为(图1)中的波方向不同。

猫腻3(图1是相干波??

    (图1),a点的合振动不可能始终加强,因为波谷D要经过它

    人们认为(图1)中a加强始终加强,是没有搞明白一点:波形图是瞬时图,而每个波峰却是一直运动的。(图1)中,在某个时刻,波峰A和波峰Ba点形成加强,但是,波峰A和波峰B是要一直运动的。下一时刻,当波峰A经过之后,波峰A后面的波谷D就要经过a点,所以,a点的合振动不可能始终加强。

      同样,在b点,虽然现在处于减弱始终减弱的情况,但是,波峰F刚刚经过它,波峰 B、波峰A马上也要经过它。所以:不存在减弱始终减弱的点。即:不存在干涉相长、干涉相消的点,那么,式(1—2)和式(1-3)怎么推导出来的呢?

      既然没有形成干涉相长干涉相消的点,那么,(图1)就不是相干波,而且,

式(1—2)和式(1-3)这两个公式是不能成立的。根据这个公式推导和计算出的红光的波长、黄光的波长等等,都是胡言乱语,没有波长,各种各样的光都是粒子,只有光子,没有光波。

猫腻4‍:什么叫波程差?两列波有几个波程差?? 

  如(图2),因r₁和r₂分别为两波源到达观察点P的距离,故差值“”为两光波到达观察点P所经过的路程之差,波动光学中常称之为波程差。

    在(图2)中,无论r₁和 r是直线还是曲线,r₁和r都只有一个固定数值,所以 r₁-r₂只有一个值,怎么会有公式(1-2和‘波程差等于零或者波长整数倍的空间各点,合振动的振幅最大’之说?难道两列波的波程差可以同时等于0、λ、2λ、3λ?两个固定的数值之差,还有无限多的值吗?既然两列波只有一个波程差,那么‘波程差等于零或者波长整数倍的空间各点’,又怎么讲?

猫腻5波程差只有一个固定数值:

波程差只有一个固定数值,我们假设波程差等于0,根据

δ=r-r=kλ            (k=012······)加强

δ=r-r=(2k+1)λ/2          (k=012······)减弱

    就有: 

δ=r-r=kλ            (k=012······)加强

δ=r-r=(2k+1)λ/2          (k=012······)减弱

      难道 :     

δ=0=λ=2 λ=3λ           

δ=0=3/2λ=5/2λ

    多么荒谬的结论。

猫腻6:光波的波长为什么不在光波的运动轨迹上?

    如(图5),因r₁和r₂分别为两光源S₁、S₂到达观察点P的距离,故差值“r₁-r₂”为两光波到达观察点P所经过的路程之差,波动光学中常称之为光程差。 

    S₁P=r₁、S₂P=r₂,这两条光波只有一个交点:p,也就是说:只有一个加强始终加强的点,那么,在屏幕上的条纹是如何形成的呢?是因为光源S₁经过小孔衍射后,变成了很多条光线,,详细见《光,没有衍射现象》,同样,光源S₂也是一样,变成了很多条光线,这些光线互相交叉,形成很多交叉点(加强始终加强的点)。

    注意:S₁P、S₂P是光波的轨迹,波长指光波轨迹上的一个完整波长,应该在S₁P、S₂P上,即:波长应该在r₁、r₂上,为什么波长跑到光强分布图上了呢光强分布曲线图是光的轨迹吗?不是,是光子数的统计图,光强分布图中的振动量指光子数量,那么,波的振动量怎么跑到统计曲线上振动去了呢?这都是什么鬼逻辑!!这简直是神经错乱者的逻辑。

      《工科物理教程》在波的干涉一节最后面有一句话:‘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就是这样证实的。’我深有感触:是的,波粒二象性就是用睁眼说瞎话、胡言乱语等方式证明的,一点不假。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1/1/3 10:43:12 Last edit by nemoium
祥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光的干涉,与波动性不相容

摘自《揭開能量的神秘面紗》 李青梅著

来自:http://hi.baidu.com/liqingmei99/blog/item/37368e1f5500c6daac6e7554.html


我们现在逐一分析并回答下面这些问题。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得出的结论就是:光的干涉、衍射现象不是波动性的表现,与波动性无关。

  光的波动性指什么?指光子波形运动?还是指衍射光、干涉光的光强分布?是同时指(就是既指光子波形运动,同时还指衍射光、干涉光的光强分布)还是分开指(就是在某个时刻仅仅代表运动轨迹,某个时刻仅仅代表光强分布)?光波的能量分布图代表什么?

一、如果光波的波动性仅仅代表干涉光的光强分布

如果光波的波动性仅仅代表光子的衍射光、干涉光的光强分布曲线图,就是说:光的波动性,仅仅指干涉、衍射光的分布不具有连续性和等强度性,画成能量强度分布图,就是波形图,如(图1)(a)。



      这怎么能够显示波动性呢?很多物质分布都是如此呀,比如(图1)(b):连绵的高山,高山的分布图是波形,难道就代表高山具有波动性?(图1)(c)一排雪松,一排雪松也是波形分布,难道一排雪松具有波动性?如果这些不是波动性的表现,那么,也不能把光强分布图算作波动性的表现。光强分布图与波动性无关。




波动是一种运动形式,而不是指物质在空间分布的有起伏。而能量强度的分布就是物质的分布状况,与运动形式无关。

而且能量直线的传播,也可以得到能量分布波形图。

干涉、衍射光强分布图与与波动性无关,光什么时候还出现过波形呢?光就没有波形图了,没有波形图,怎么说光具有波动性呢?无从谈起。



二、如果光波的波动性仅仅代表光子运动轨迹,那么,干涉现象与波动性不相容。

(一)光子的波动性与干涉现象不相容。



                      图2



  (图2)如果光波的波线仅仅代表光子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的叠加就是重合,不会出现光强加强始终加强(波峰变高)的现象。

    (图2)及文字摘自《工科物理教程》155页。如果光波的波线仅仅代表光子的运动轨迹,如(图2),不代表能量强度,那么,两个同样的光子,走过的两条波线是完全相同的,如果它们的相位相同,它们的运动轨迹的叠加就是运动轨迹的重合,两条完全相同的波线重合之后变成了一条波线,重合之后波峰不变,波谷也不变。而不会出现光强加强始终加强(波峰变高)的现象。

干涉现象既然是加强始终加强的现象,就不单纯指运动轨迹的叠加。

如果波动性仅仅指光子运动轨迹是波动,那么,光子的波动性否定了光的干涉现象,光子波形运动轨迹的叠加与干涉现象不相容。

光波的干涉现象是光能的叠加,而不是指光子的运动轨迹的干涉(叠加),所以,干涉现象与光子的运动轨迹无关,与波动无关。

(二)干涉现象与波动性无关,不能证实能量具有波动性

既然光的干涉现象会出现波峰‘加强始终加强’,那么,干涉现象就是能量强度(的波形)的叠加,而不是运动轨迹的叠加,

而能量强度的波形分布,不是波动性的表现,能量强度(的波形分布)与波动性无关。能量强度(的波形)的叠加,表示能量强度增大,能量强度的大小与波动性无关,所以,干涉现象与波动性无关。干涉现象不能证实能量具有波动性。

三、如果光的波动性既指光子波形运动,同时还指衍射光、干涉光的光强分布。

如果是‘同时指’(就是波形图既代表光强分布,同时也代表光子的运动轨迹。)如(图3),意思就是:光子从光强分布图的波峰运动到波谷,那么,相对应的,光子就从明条纹运动到暗条纹,或者从暗条纹运动到明条纹,这与事实不符。





而且,如果是‘同时指’,光子能量强度越大,光子数越多,光子运动轨迹的波峰就高一些,这样,光子的衍射现象就明显一些!如果是这样,当我们无限增加光子的能量强度,应该可以看到其波动现象,可是,事实却是:能量强度越大,越看不出光子具有衍射(波动)现象。实验显示,进入小孔的光子数越多,能量强度越大,衍射(波动)现象越不明显。

还有,如果是同时指,光子的运动路线就随着光强的增加波峰就高一些,这样,同一种光子的轨迹就处于变化之中。

所以,同时指是非常荒谬的,‘干涉现象是波动性的表现’,就是这样推导出来的一个荒谬结论。

四、光具有波动性怎么推导的?

把衍射光的光强分布图画作波形,目的就是要把光强分布图的波形,与机械波(水波)运动轨迹的波形牵扯上;把衍射光的偏折现象,说成光在波形运动。‘偏折’和‘波形’一样吗?明显的不一样。而且,把光‘只在小孔中偏折,正常情况下直线传播’,说成‘光线性短,所以,正常传播的时候衍射不明显’就是说:不经过小孔也衍射,这就与衍射的定义发生矛盾了。就是在这样矛盾和漏洞百出的情况下,光成了波形运动。这样做的意思就是:光波形运动,出现了光的波形分布。光的波动性既指能量强度分布又指运动轨迹的波形,波形分布也成了光子波动性的证明。所以,推导出:衍射是波动性的表现。光的波动性是‘同时指’导致的荒谬结论。

干涉现象也是这样推导的。把光强分布图画作波形,意思就是光也具有波形;把光的干涉条纹的出现,以水波类比;光子波形运动,在某些点交汇出现干涉,能量强度加大,波峰越高,这样,波峰的增加和能量强度有关,还与光子的运动轨迹的叠加有关。这样推导的光的波动性就是同时指,既指能量强度叠加又指运动轨迹的叠加,光的波动性是‘同时指’导致的荒谬结论。

同时指是非常荒谬的,‘干涉现象是波动性的表现’,就是这样推导出来的一个荒谬结论。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1/1/3 10:49:33 Last edit by nemoium
祥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衍射现象是一种折射现象

摘自《揭開能量的神秘面紗》 李青梅

来自:http://hi.baidu.com/liqingmei99/blog/item/cdbcf8c624f40f140ff47742.html



一、 衍射现象发生在狭缝(小孔)里





(图1)显示,光线在狭缝两边走的都是直线。光子经过狭缝之前,是在均匀介质传播,没有障碍物,所以,光子在进入狭缝之前走的是直线;光子从狭缝中出来,也是在均匀介质传播,不再经过障碍物,走的也是直线,是直线运动到屏幕上。

光线在狭缝两边走的都是直线,所以,使光线偏离直线的作用,是发生在狭缝里。所以,光不经过狭缝(小孔、障碍物)时不存在偏折——衍射效应。,光在均匀介质(空气)中传播不会发生衍射现象。

也就是说,光线只是在经过狭缝(小孔、障碍物)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偏折。如(图1)。

光偏离直线运动的现象,和狭缝壁表面的物质有关。

二、 衍射现象是‘折’射,而不是‘波’射

衍射现象中,光子只在狭缝里发生了偏折,之前和之后都走直线,所以,光线只是在经过狭缝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偏折。







如(图2)所示,衍射现象是靠近狭缝A边的光子,向A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折,靠近狭缝B边的光子,向B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折,两边的光子只在小孔里发生了一次偏折,使光子的运动轨迹由直线变成了折线,应该称为折射

靠近狭缝壁A B两边的光子分别向两边折射,而不是‘波’射。如(图3),衍射现象只折射一次,而不是折射很多次。折射很多次才能形成波,折射一次不能形成波,所以,光经过小孔和狭缝,发生的是一次折射,不是发生了‘波’射。





一次偏折,使直线变成了折线,而没有变成波线。衍射现象(图3)没有显示光子在波形运动,光线只是在狭缝中偏折了一下,不能称为波射(波动)。

衍射现象是靠近狭缝壁A、B两边的光子,分别发生偏折的现象。既然是‘偏折’现象,而不是‘波折’现象,就应该称为折射,而不应该称为波动。

既然衍射现象也是光线发生‘偏折’的现象,也应该称为折射。这样,折射现象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光经过物质内部发生的偏折,一种是光经过物质表面发生的偏折,光子经过物质内部和表面,都有折射现象发生。
祥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衍射是一种折射现象(之二)


摘自《揭開能量的神秘面紗》 李青梅著



来自:http://hi.baidu.com/liqingmei99/blog/item/1c66ce5c84f007cf9d820453.html

衍射是光子受到物质(小孔壁)的引力作用产生偏折现象。

一、根据定义,衍射光:只偏折一次


     
在《衍射是一种折射现象》中,我们已经讲过:

      衍射的定义是:光在传播路径中,遇到障碍物或者小孔(窄缝),产生的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称为光的衍射。    根据衍射的定义,光不经过狭缝(小孔、障碍物)时,不发生衍射。不发生衍射,就不偏离直线传播,即:不发生衍射的情况下,光子直线传播。    另外,反射、折射等现象都表明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不发生衍射现象,是直线传播。平面镜、棱角、凸透镜等成像原理,也证实了这一点。    衍射现象:光只在经过小孔时候发生偏折,由于狭缝两边没有障碍物和小孔,所以,光在狭缝两边传播时,保持直线传播,如图1





光线只是在经过狭缝(小孔、障碍物)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偏折,如(图2),使光子的运动轨迹由直线变成了折线衍射现象中,光只在经过小孔时偏折一次,只改变了一次方向。

二、衍射光离开小孔之后,是直线传播

          注意:很多人把衍射光离开小孔之后的路径,也画成曲线,这在网上的课件和教育网上大量存在,这毫无道理。衍射光离开小孔之后,不再经过小孔,衍根本就不会发生衍射,不会偏离直线传播,为什么从小孔
s₁出来的光线会变成曲线呢?这和衍射的定义相违背。



                                      图2

(图2)从单缝s₁出来的光线,由于不再经过障碍物,所以,保持直线传播。


      光线从小孔出来是直线传播,两个直线传播的光线的叠加——就是两条光线的交叉现象。所以,光的干涉就是交叉现象。两条相同方向的光不能交叉,一定要不同方向的光线才可以交叉,所以,光的干涉就是不同方向的光波(光束)的交叉现象。详细见《光,没有干涉现象》


三、衍射光进入小孔之前,是直线传播





          光线在经过狭缝之前,是在均匀介质传播,没有障碍物(小孔),所以,光子在进入狭缝之前走的是直线。也就是说,通常我们所说的没有经过小孔、在空中传播的阳光,是直线传播(图图3)。所以,教科书中,‘通常我们所说的光线,是指光波的波线’‘由于可见光的波长比一般物体的线度要短很多,所以,光在传播过程中几乎不表露明显的衍射效应,而可视作沿直线传播的。《工科物理教程》219页,都是错误的,没有任何理论和现实依据。  光子只在小孔发生一次偏折,之前之后都走直线。


四、
衍射现象:是折射现象的一种

    如(图4),衍射光的轨迹就是:直线运动的光子,在经过小孔时,发生了一次偏折,改变一次方向,如果使光线由直线变成了折线,应该称为折射。如果光线改变一次方向,就是波动,那么,折射也是波动现象,因为折射现象也是改变一次方向。既然折射不属于波动现象,而属于直射范畴,那么,衍射现象也属于直射范畴。

      这样,折射现象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光经过物质内部发生的偏折,一种是光经过物质表面(内表面或者外表面)发生的偏折,光子经过物质内部和内表面,都有折射现象发生。衍射是折射现象的一种。

      由于发生衍射的小孔非常小,小到肉眼无法觉察的程度。如果我们把小孔看作物质的一部分,把有小孔的物质看作不均匀的物质,这样,衍射现象也是光线经过物质内部发生‘偏折’的折射现象。所以,这个解释可以运用于解释双折射现象。



五、衍射图样和波形图  ,都是光子运动后的结果,而不是运动轨迹

      如衍射光只在小孔中发生一次偏折,从小孔出来之后,直线运动到屏幕上,形成衍射条纹。(如图4),衍射条纹是直线传播的‘结果’,是传播的结果,而不是传播轨迹,衍射条纹显示的光子在屏幕上的分布情况。根据衍射条纹绘制的波形图,也是描绘衍射光子在屏幕上的分布情况,是传播结果,而不是传播轨迹。

      衍射条纹和波形图,都是光子直线运动的结果,而不是运动轨迹。显示的是光子——粒子的分布情况,所以,衍射条纹和粒子性有关,和波动性无关。




六、直、粒二象性才是真理

          衍射现象:是直射现象。衍射,明明是折射现象,而折射属于直射现象的范畴,所以,衍射也属于直射现象。  衍射不能作为波动性的证据,我们之后还要详细证实,《光,没有干涉现象》,干涉现象是直线传播的光的交叉现象,如(图2)。所以,波动性没有证据,光子没有波动。波粒二象性是错误的,直、粒二象性才是真理,即:光具有粒子性、直线传播。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1/1/3 11:02:21 Last edit by nemoium
祥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衍射条纹——是折射的结果

摘自《揭開能量的神秘面紗》 李青梅著

来自:http://hi.baidu.com/liqingmei99/blog/item/931b94914ab4195ad0135e51.html


  本节内容:衍射图样是折射的结果,应该称为折射图样。

一、衍射条纹和光强分布图,都是折射的‘结果’
     

        我们在《衍射是一种折射现象》 中说过:由于小孔两边没有障碍物,所以,衍射光在小孔两边都走直线。光只在小孔中受到小孔壁A、B的引力作用,发生了一次偏折,形成折射线,如(图1)。    (一)衍射条纹:是折射形成的        光子在小孔发生一次偏折, 从小孔中出来以后,没有障碍物,光线是直线运行到屏幕上,形成衍射条纹,如(图1)衍射条纹显示的是光子在屏幕上的分布情况,这种分布是折射形成的,是折射的结果。          (图1)中,光子在屏幕上条纹分布的现象,与折射有关,与波动无关。所以,衍射条纹应该称为折射条条纹,因为它是折射形成的条纹。        衍射条纹是光子经过小孔时,发生折射的‘结果’,衍射条纹不是光子的运动轨迹。如(图1)。



          波经过小孔,光线发生一次偏折,形成折射光线,折射属于直射范畴,所以,光不但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在不均匀中,发生的偏折现象——衍射现象,也是直线传播的现象。也就是说: 无论在均匀、不均匀介质中,都是直线传播。          (二)衍射光强分布图:是折射形成的      (如图1)光强分布图是根据衍射条纹——屏幕上光子的疏密描绘出的图形。光强分布图描绘的是光子在屏幕上的分布情况,这种分布,是折射的结果。衍射光强分布图描绘的是折射的结果,所以,它应该称为折射光强分布图。

  光强代表光子数,屏幕上的光子数分布,就是光强分布。光强分布图,就是光子数分布图。光强分布是折射的结果,与折射现象有关,光强仅仅代表屏幕上的光子数多少,不代表运动轨迹。光强和光强分布图,都和波动性无关,而是与粒子性有关。光强大小与光子多少有关,光强是粒子性的体现,光强分布图是:对于屏幕上得光子数分布统计图,详细见《光强分布图,是统计图》。

      衍射条纹、衍射光强分布图都是光发生折射的结果.二、圆孔衍射条纹,也是折射的‘结果’,衍射条纹不是‘运动轨迹’



        光进入小孔之前是直线传播,经过圆孔时,运动路径发生一次偏折——都是向小孔壁的方向偏折,即:向周围偏折(图2),但是,只向周围偏折一次,形成向四周折射的光线。

      从圆孔中出来,没有障碍物了,光子是直线运动到屏幕上。圆孔衍射条纹也是光子发生折射的结果,所以,也可以称为折射条纹。爱里斑也是这样形成的,如(图5)爱里斑也是折射的结果,而不是运动轨迹。        爱里斑:光通过小孔,受到小孔壁的物质引力作用会发生偏折,形成折射条纹——明暗相间的衍射图样,条纹间距随小孔尺寸的减少而变大。大约有84%的光能量集中在中央亮斑,其余16%的光能量分布在各级明环上。衍射图样的中心区域有最大的亮斑,称为爱里斑。



            图3

      衍射条纹(图4)、爱里斑(图5)都是光子经过小孔发生折射的结果,衍射光在小孔中发生偏折,从小孔中出来以后,光线是直线运行到屏幕上,形成衍射图样。衍射条纹显示的不是光子的运动轨迹,而是运动后的结果。所以,根据衍射条纹描绘出的波形图也是运动结果,而不是运动轨迹。三、衍射条纹和光强分布图,不能作为波动性的证据      衍射条纹和衍射光强分布图,都是折射的结果。而折射属于直射现象的范畴,所以,衍射也属于直射现象。      光不但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在不均匀中,发生的偏折现象——衍射现象,也是直线传播的现象。也就是说: 无论在均匀、不均匀介质中,光都是直线传播。      衍射条纹和光强分布图,不能作为波动性的证据。

四、光的衍射,符合牛顿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者沿着一条直线作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我们知道,当一个物体的没有外力作用的时候,它的运动路径必须是一条直线,光子也不例外,我们在《水波中的能量直线传播》《衍射是一种折射现象》等等文章中,已经讲明,能量在均匀介质中,是直线传播。

      如果有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光子也不例外。衍射现象证明了这一点:光子经过小孔、狭缝或者物质表面,受到物质(小孔壁、狭缝壁等)的引力作用,光线会朝物质那边发生偏折。如(图1),(图2),都是光子受到小孔壁的引力作用发生的偏折现象。

    也就是说:物质对光子有引力作用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1/1/3 11:07:07 Last edit by nemoium
祥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泊松亮斑是怎么形成的?

自《揭開能量的神秘面紗》李青梅著

来自:http://hi.baidu.com/liqingmei99/blog/item/6b17e40a55d8e1f636d12216.html




  上一节我们已经讲了《衍射是一种折射现象》,那么,为什么光子在经过小孔的时候,会发生折射(衍射),另外,折射(衍射)的方向如何确定呢?

一、  发生衍射的条件是:和物体表面接触

(1)只要和物体表面接触,就发生衍射现象





(图1)摘自《工科物理教程》184.从(图1)可以看出,光线只要经过物质边界,总要发生衍射,即使缝宽大于波长(图1)(a),波前与缝宽相等的中部的保持为平行线,没有发生衍射,而靠近物质表面的地方发生了衍射。衍射现象不是光子经过小孔才发生的现象。而是经过物质表面都会产生的现象。

衍射现象是光子经过物质表面产生的现象,和摩擦现象一样,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现象。

(2)经过小孔,也与物体表面有接触





小孔(狭缝)的壁也是物质表面,如(图2),小孔壁是物质构成,经过小孔的衍射现象,是经过物质表面发生的现象。

经过障碍物发生衍射,也是指经过障碍物(物质)表面。

衍射现象,既然是能量经过物质表面产生的现象,那就是能量(光子)与物质表面作用的结果,而不是能量独自传播表现的现象。所以,光不经过物质表面的时候不存在偏折现象——衍射效应,也就是说:光在真空中传播,没有衍射现象。衍射效应,是光经过物质表面产生的现象。

就和两个物体表面互相经过有摩擦力产生一样,衍射现象也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 衍射光的折射方向:证实衍射是力的作用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光在物质表面的折射方向是:向有物质存在的那边折射,向物质表面那边偏折。物质在外,光的折射方向向外,物质在内,光的折射方向向内,表明物质对光有引力。

        圆孔衍射的图样就是这样形成的:物质(圆孔壁)在外,经过圆孔壁的一圈光子都向外偏折(图3)。





三、 泊松亮斑的形成

光只要经过物质表面,就有折射现象发生,如(图4)。由于衍射是物质的引力作用,所以,衍射光的偏折方向是:朝向有物质的那边偏折。所以,光经过圆盘外表面(厚度),要向圆盘里面偏折。即:物质在内,光的折射方向向内。泊松亮斑就是这样形成的。如(图4 )。





四、衍射现象,必定是力的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者沿着一条直线作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我们知道,当一个物体的没有外力作用的时候,它的运动路径必须是一条直线,光子也不例外,我们在《微观粒子没有波动性》中已经讲明,能量是直线传播。光也是能量,也应该是直线传播。根据牛顿定律,直线运动的物体(光子)改变方向(发生偏折),一定是力的作用。

而这个力,来自障碍物表面、小孔壁等。
祥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机械波——没有干涉现象

摘自《揭開能量的神秘面紗》 李青梅著

来自:http://www.xinwuli.cn/thread-1064-1-1.html

一、干涉的定义

      “什么叫波的干涉?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者相位差恒定的波的叠加,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它们在介质中任一点相遇时,该点质元参与的两个分振动有恒定的相位差,合振动加强则始终加强,合振动减弱,则始终减弱。这种现象称为波的干涉现象。
        某个质元的分振动叠加后始终减弱,表明:两列波经过该点的时候,都形成了波谷,而且始终是波谷,称两列波在这些点干涉相消。
      某个质元分振动叠加后始终加强,表明:两列波经过该点的时候,都形成了波峰,而且始终是波峰。两列波在这些点干涉相长。

二、每个波峰要经过所有的质元

        相遇的两列波中,其中一列波经过的所有区域,包括两列波相遇的区域。

        其中一列波的一个波峰在传播的过程中,是连续的,是一个质元挨着一个质元的‘流动’过去,没有间隔任何一个质元,不是蹦跳前进。如(图1)。每个波峰都是如此。

        其中任意一列波的每个波峰要经过其区域内所有的质元,所以,在单独一列波经过的区域内,不存在始终是波谷的质元,(图1),即:在一列波经过的区域,不存在始终减弱的点。比如质元b点,不可能一直是波谷。


(图1)在一列波经过的区域,每个波峰经过所有质元,不存在始终减弱的点

任意点,比如质元a点,也不可能一直是波峰,所以,在一列波经过的区域,也不存在始终是波峰的点。即:不存在始终加强的点。

      即使只有一列波经过的区域,也不存在始终减弱、或者始终加强的点。

      两列波都是如此,两列波的每个波峰,都要经过所有的质元。

三、
根据波的叠加原理:两列波同时经过的区域,更不会存在始终减弱的点。

    “波的叠加原理,两列波相遇后,在相遇的区域,每列波的振幅、方向,并不互相干扰,好像没有遇到其它波一样。比如,投两块石子于静水中,形成两列圆形水波,在它们相遇的区域,每列波的振幅、方向,并不互相干扰,好像没有遇到其它波一样,如(图2)。又如,当交响乐队演奏时,尽管很多乐器在空间激起的波很复杂,但人耳仍能清晰地分辨出每个乐器所演奏的旋律。”——《物理学》149页


      只有一列波经过的时候,始终加强、减弱的质元都不存在。两列波相遇之后,在相遇的区域,由于互相不受干扰,每列波的每个波峰,都要经过所有的质元,所以,在两列波相遇的区域,更加不存在始终减弱、加强的质元

      两列波相遇的区域,也不会存在始终加强和始终减弱的质元,如果存在始终减弱的区域,就违背了波的叠加原理。

        既然不存在干涉相消、相长的点,因此,机械波(水波)干涉图样不存在。

        我们看见了吧,(图2) 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水波干涉图样,如(图3)。
      (图3)也是两列波相遇,那么,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在相遇的区域,两列波都不应该受到干扰,每列波的每个波峰都要经过所有的质元,不存在始终减弱的质元,即:不存在干涉相消的点,所以,(图3)也不是水波干涉图样,或者说:(图3)中的两列波没有产生干涉。或者说

(图3)中,两列波没有产生干涉

      那些说(图3)这个图样是干涉图样的人,根本就在胡扯。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一列波来说,比如黄色头形成的波,在a点不可能始终加强,其经过a点的波峰要一直向前传播,在波峰过去之后,a点变成波谷。即使红色头形成的波,在a点一直是波峰(这也不可能,红色头的波峰也是一直前进的,其波峰后面也是波谷。),两列波在a点也不会“加强始终加强”。

          什么叫“在某些质元加强始终加强”?就是两列波在该点(比如a点)都始终是波峰,现在有一列波(黄色头形成的波)在a点会变成波谷,所以,a点没有加强始终加强。

          人们认为a点‘加强始终加强’,是没有搞明白一点:波形图是瞬时图,而每个波峰却是一直运动的
。(图3)中,在某个时刻,波峰A和波峰B在a点形成加强,但是,波峰A和波峰B是要一直运动的。下一时刻,当波峰A经过之后,波峰A后面的波谷D就要经过a点,所以,a点的合振动不可能始终加强。
        波峰B后面的波谷也要经过a点,所以,a点的合振动不可能始终加强。水波不存在干涉相长的点,所以,水波不存在干涉图样。

        而对于质元b,现在的时刻是减弱,但是,波峰B、波峰A马上都要经过它,即使不是同时经过,它也不会是始终减弱。而波峰F也刚刚经过它,所以,b,点的情况,也不会始终减弱。水波不干涉相消的点。

          波经过的任意一个质元,都不会加强始终加强,也不会减弱始终减弱,所以,机械波不存在干涉相长、干涉相消的点,机械波也不存在干涉图样,因此,机械波没有干涉现象。

(图3)中,没有任何质元,出现干涉相长和干涉相消的情况。
所以,(图3)不是干涉图样

五、为什么会出现:波不能产生干涉的现象?

            那么,机械波(水波)有干涉现象吗?有,但是,机械波的干涉结果与干涉的定义不符。机械波(水波)的干涉结果是:波峰在每个质元始终叠加,而不是在某些质元始终叠加。详细见《干涉和叠加的不同 》。        既然机械波的干涉结果是:波峰在 每个质元 始终叠加 人们为什么要这样给干涉定义呢?这样做无非是想使光出现干涉的结果,因为光的干涉是很多条光线的交叉现象,这些光线的交叉是在一些固定的点交叉,所以干涉的定义是:在某些点加强始终加强。,详细见《光,没有干涉现象 》人们改变干涉的结果,就是想使光具有波动特有的现象——干涉,这样,就可以使‘直线传播’的光‘波动’了。

          这样煞费苦心的篡改定义,就是为了使一个错误的命题  ‘光具波动特有的现象,所以,光是一种波,具有波动性。’ 得以成立

        也可以这样说:这个定义是为光出现干涉现象作准备的定义,是为了使光可以牵强附会为波,而出现的定义,我们看,大家在解释光波的干涉的时候,总是用到(图3)这个图像和这个定义。

        他们在给干涉下定义的时候,只考虑如何把光变成波,没有考虑波的处境,结果,把波排除在干涉的范围之外了。
根据这个定义,波,不会产生干涉现象,干涉现象不是波特有的现象,而是波所没有的现象,快变成光特有的现象了。

      可惜,即使这样篡改,《光,也没有干涉现象》 。 因为光与干涉现象,距离太大了。想使光具有干涉现象,还需要更加大刀阔斧的修改定义。

        即使把波排除在干涉现象之外,也没有把光变得  ‘具有干涉现象’,两头不讨好。这种指鹿为马、偷梁换柱、更改事实和定义的魄力和手段,在黑暗的政治事件中常有,没有想到,在科学领域也比比皆是,真让人无语。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1/1/3 11:23:06 Last edit by nemoium
祥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水波,不存在干涉

摘自《揭開能量的神秘面紗》  李青梅著

来自:http://hi.baidu.com/liqingmei99/blog/item/833f233a0afb7d2c71cf6c54.html

      上一节我们通过实物图片讲了《机械波,不存在干涉现象》,本节我们将通过波形图,继续剖析这一问题:波,不存在干涉现象。

一、即使只有一列波经过,也不存在始终是波谷的点



    一个波峰的能量(能量团)在传播的过程中,是连续的,是一个质元挨着一个质元的‘流动’过去,没有间隔任何一个质元,不是蹦跳前进,能量(能量团)连续经过χ轴所有的质元,(图1)所以,能量形成的波峰也随着能量的‘流动’,形成一路波峰,每个波峰经过χ轴所有的质元。





一个波峰,经过所有质元。所有波峰都是如此。任何一列波的每个波峰,都经过所有的质元。所以,即使只有一列波经过,所有的质元都会有加强的时候,每个质元始终减弱情况不存在。

      两列波都是如此,两列波的每个波峰,都要经过所有的质元。

二、也不存在始终加强的质元

      波峰连续经过χ轴所有质元,所以,不存在始终减弱的质元。如(图2)。




每个波峰后面都紧跟一个波谷,波谷也必定连续经过χ轴所有的质元,如(图2),所以,始终加强的质元也不存在。

三、每个质元的合振动,随时间处于变化之中

        任意点,比如(图1)中的质元a点,t=T/8的时候,质元a的振动量(y值)最大,t=T/4,质元a的振动量变小,t=3T/8的时候,质元a的振动量为零。

      这样 当另一列波到达a的时候,即使另一列波在a点振动量始终最大,两列波在a点叠加后,合振动(y值)也不可能始终最大。即:不存在干涉相长的点。

        何况,另一列波在a点,也不可能振动量始终最大,它在a点的振动量也是随时间变化之中的,所以,两个分振动叠加后,更加不可能形成振动量始终最大(始终加强)的局面。

          每列波在a点的合振动随时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a点是任意点,所以,两列波在各质元形成的合振动,都随时间处于变化之中,而不是与时间无关。所以,合振动始终加强的质元是不可能存在的。

      同理,也不可能形成始终减弱的质元,因此,水波没有干涉现象,即:没有固定的干涉相长、干涉相消的点,所以,机械波(水波)干涉图样不存在。没有任何质元,出现干涉相长和干涉相消。

四、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运动的合成





两列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的(水)波y1和y2,如(图3),合成为一列波y,但是,合成后的水波y不是静止的,仍然是运动的。水波y的波峰A仍然像(图1)中的波峰A一样,经过每个质元。

        始终减弱的点不存在,波谷也连续经过轴所有的质元,如(图3),所以,始终加强的质元也不存在,不会在在某些点(质元)始终叠加;。也就是干涉相长和干涉相消的点不存在。



《工科物理教程》 认为(图4)种的的两列波S1、S2是相干波,认为这两列波是同方向的波。

这两列波是同方向的波 ?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这可以接看出来,它们的方向并不相同,如(图5)所以,它们不是相干波。《工科物理教程》在波的干涉一节最后面有一句话:‘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就是这样证实的。’我深有感触:是的,波粒二象性就是用睁眼说瞎话的方式证明的,一点不假。




  在教科书中,同一节的内容,前面还说:干涉是由方向相同的波形成的,后面就用方向不同的波的图形来演示。自相矛盾。你翻开任意一本教科书,都是这样讲 的,在波动性的章节,充满这样的自相矛盾的话语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1/1/3 11:33:49 Last edit by nemoium
祥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以上我转帖的都是来自:http://hi.baidu.com/liqingmei99/home

看"liqingmei99",应该 就是 李青梅

这个文章是连环扣...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1/1/3 16:35:54 Last edit by nemoium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