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资料】建设智慧城市的好帮手——红外线传感器

浏览0 回复4 电梯直达
x477658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智慧地球的核心技术就是传感器的应用,因为传感器包含了很多信息。上海建设智慧城市,更需要传感器,特别是其中的红外线技术服务于城市生活和管理。”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褚君浩说。
  
  昨天下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一行走访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就“红外线眼睛”对城市生活和城市管理的影响,褚君浩代表的解析深入浅出,让人开眼。
  
  人体安检安全可靠
  
  一个人走在人群里,西装革履,西服外套搭在手臂上,貌似安闲;其实,西服下是一把握在手中的尖刀―――这一切,都未能逃过“红外线眼睛”。
  
  “可见光的波长在0.4-0.7微米,红外线的波长大于0.7微米,而这种能透视人体的红外线波长则达到了300微米。”褚君浩说,波长越大,光子能量就越小,对人体的伤害也就越小;红外线技术运用于人体安检,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新技术。
  
  目前,无论是航空港,还是地铁安检,通用技术都是X射线和电磁设备―――检查箱包借助X射线,人身安检借助电磁设备,X射线不能用于人身安检,因为它对人体有害。“基于红外线安检的特性和优势,将来城市管理中日益普及这种新技术,也是大势所趋。”褚君浩说。
  
  守护老人居家平安
  
  2010年上海老龄人口信息显示,本市纯老年人家庭老人约有86.38万人,其中独居老人18.8万人。“红外线眼睛”也可以做独居老人的“守护神”。
  
  老人家中安装红外线感应器后,如果在一定时间段内,老人没有经过这个感应器,就很可能出了什么问题,感应器就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终端报警,志愿者会立即上门探视,避免老人“有事无人应”。
  
  “这样的红外线技术应用并无多大难度。”褚君浩说,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智慧城市,更需要“红外线眼睛”关注老年群体。
  
  技术推广先要科普
  
  200年前,红外线被人类发现。近年来,红外线技术在民用技术中的应用,也已初露端倪。
  
  “大家熟悉的风云气象卫星,就安装了不同类型的‘红外线眼睛’,波长分别在1-3微米,3-5微米,以及8-14微米,各种‘眼睛’各司其职,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黑暗中也看得见。”褚君浩说,其实,只要给普通照相机安装上“红外线眼睛”,风雨中、暗夜里的拍摄,也不再是麻烦事。
  
  “目前的一个常见问题是,不能从国外获取核心技术的产品,我们就能自己研发;而能从国外买来的产品,我们往往就失去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动力。”褚院士希望“红外线眼睛”能跳出这个怪圈。另外,技术推广的一个前提是科普,科普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外线眼睛”。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yangzq4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去年冬天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莞城.XiS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yuduoli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yangzq4(yangzq4) 发表:
长期在红外下,会不会对身体有害


肯定会有害的嘛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