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呼唤包容性的“创新文化”

浏览0 回复5 电梯直达
zj263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2013年05月03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新知



    科技观察家

    近日,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消息引起热议。有评论认为,施一公当选美国院士并不能否定中国科学院院士选举的公允性。据称,当年他落选中科院院士,原因不在学术水平,主要是“回国时间短,对国内贡献小”。其潜台词是,1967年出生的施教授还年轻,只要努力还会有机会。还是那句老话,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而现在我们要求这些科学家在祖国待的时间还要足够长。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7年,李爱珍教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时,也不是中科院院士。但显然,由于《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的原因,施一公引起的社会关注度更大。

    施一公当选美国院士引起的讨论,表面上看是院士评选的评价机制问题,而实际上反映了创新文化的“包容性”问题。从中科院的外籍院士名单来看,当选者基本上都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为中国的科技发展付出了很多努力,作出了很大贡献。而从目前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这些中国科学家来看,似乎并没有谁称得上是“美国人民的老朋友”。

    由此看来,美国科学院的院士评选更看重的是学术水平,有一个更纯粹的“科学共同体”标准,科研成果是否是在美国做出来的并不重要。显然,这是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创新文化。而这恰恰是我们要反思的内容——只有更具包容性,才会更具吸引力,更具竞争力。

    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过程中,包容性的“创新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软件”建设。在这方面我们取得了一些突破,目前已经有几名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国内的大学、科研机构担任全职教授甚至所长。但从总体上看,加强科技管理体制中的“开放创新”,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不妨从改革和完善院士制度入手,进一步破除那些有形无形的“玻璃门”和“弹簧门”,完善遴选机制,以更加国际化的视野和更加开放的心态选人用人。这的确是一个既要“触及灵魂”又要“触及利益”的难题,但如果能够取得突破,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都将向前迈进一大步。

    《科技日报》2013-05-03(一版)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马到功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zj263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马到功成(v2656169) 发表:
国情不同,结果也不同。这是中外有别。


所以,向国际化靠拢是任重道远啊!
马到功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j2635(zj2635) 发表:
原文由 马到功成(v2656169) 发表:
国情不同,结果也不同。这是中外有别。


所以,向国际化靠拢是任重道远啊!
是的,我看得经历2个30年才行。
zj263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马到功成(v2656169) 发表:
原文由 zj2635(zj2635) 发表:
原文由 马到功成(v2656169) 发表:
国情不同,结果也不同。这是中外有别。


所以,向国际化靠拢是任重道远啊!
是的,我看得经历2个30年才行。


希望再快一些!最好是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看到明显的变化。
马到功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j2635(zj2635) 发表:
原文由 马到功成(v2656169) 发表:
原文由 zj2635(zj2635) 发表:
原文由 马到功成(v2656169) 发表:
国情不同,结果也不同。这是中外有别。


所以,向国际化靠拢是任重道远啊!
是的,我看得经历2个30年才行。


希望再快一些!最好是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看到明显的变化。
祝你愿望成真。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