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茶 鲜 叶 标准

浏览0 回复2 电梯直达
nphfm200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TC 3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茶 鲜 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鲜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运输和鲜叶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产茶区茶叶加工的原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5019 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NY5020 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NY/T 225  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

NY/T 853 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鲜叶 fresh leave

从适制品种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kuntze)上采摘的嫩梢,为各类茶叶加工的原料。

3.2     

嫩度 tenderness

茶树新梢生长发育程度。

3.3       

匀度evenness

鲜叶芽叶组成均匀一致程度。

3.4       

净度neatness

鲜叶中含茶类夹杂物(茶果、老叶等)和非茶类夹杂物数量。

3.5       

新鲜度 freshness

鲜叶采摘后保持原有物化性质的程度。

3.6       

机械损伤 mechanical damage

由于机械力的作用造成的芽叶破碎和组织损伤。

3.7       

劣变 deterioration

鲜叶采摘后由于处理不当,出现芽、叶及嫩茎梗红变,或出现酸气、发酵气味等情况。

3.8 

雨水叶leaves with rain

阴雨、大雾天气条件下采摘的鲜叶,叶面有表面水存在情况。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nphfm200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4 基本要求
4.1采摘
4.1.1鲜叶应来源于符合NY/T 853和NY5020规定的茶园,并根据加工茶类的鲜叶原料要求进行采摘。
4.1.2采摘时宜采用提采或机械采摘,机械采摘按NY/T225规定执行。
4.2盛叶工具
鲜叶采摘和运输,须用清洁卫生、透气良好的竹质专用篮、篓进行盛装,装叶量不超过150kg/m3。不得用布袋、塑料袋等软包装材料。
4.3运输要求
运输工应清洁、卫生,运输时避免日晒、雨淋。运输过程中不得与有异味、有毒的物品混装。鲜叶盛装、运输、贮存过程中应轻放、轻压、轻翻。
5 鲜叶处理
5.1 贮青保鲜
5.1.1为保持鲜叶的新鲜,采摘后4小时内要送到茶叶加工地,防止出现鲜叶劣变。
5.1.2鲜叶经过验收进厂后,要及时均匀摊放在专用的贮青设备内或室内清洁卫生的场地,并注意鲜叶的嫩度、匀净度、新鲜度等质量差别,分别进行摊放。
5.1.3摊放过程中适时进行轻翻,防止翻叶过重造成芽叶损伤,并控制室内温、湿度。新鲜度好的鲜叶贮青保鲜一般不超过12h;采用贮青设备进行贮青保鲜,应根据鲜叶新鲜度情况确定。
5.1.4加工时应按鲜叶新鲜程度和进厂先后次序进行加工。
5.2雨水叶处理
5.2.1雨水叶进厂后应及时进行脱水处理,雨水叶表面水去净方可进行加工。
5.2.2量少可采用薄摊于竹簾上,晾去表面水;亦可采用贮青设备(或萎凋槽)进行薄摊,以吹散表面水;还可采用脱水机进行脱水。
5.3劣变叶处理
鲜叶中发现红变叶应剔除,并单独加工;已丧失饮用价值的污染、腐败变质鲜叶,不得用做茶叶加工原料。
nphfm200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