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Thermo的ISQ和安捷伦5975MS灵敏度的比较

浏览0 回复28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jiangyz12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三灬(v2872618) 发表:
原文由 ruan651209(ruan651209) 发表:
原文由 jiangyz120(jiangyz120) 发表:

预四极杆有两个作用,一是防止污染主四极杆,另外离轴设计,滤掉中性分子。二是减低四极杆边缘电场效应,主杆电压高,不能与其它电极太近使用预四极杆电压可以降低很多,可以改善离子入射角度,并改善离子在离子光路的通过率。当然,具体四极杆的形状各家不尽相同,但是原理大同小异。


这么说,直预四极采用离轴设计,

那么原理确实和弯曲型是一样的。


直预四极杆是不是提高了一定的角度,主四极杆也顺着预四极杆的方向,偏离了轴?


离轴设计大家不尽相同,一般离子源出来的聚焦电极要与预四极的轴心有一定夹角或平行错开。

预四极是全部离子通过模式,没有直流电压,可以更好地聚焦上级电极发散的离子到主四级杆轴心。
jiangyz12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那预四极杆的这种增强作用同T家的离子源体积小的增强作用那个起主导作用?

这个不好回答。我觉得离子源的体积大小应该有一个最佳值,太大,太小都不会最强的。

A家的只有主四级杆,但是其先端尖锐化了,估计就是要减小四极杆的边缘效应。但是镀金的石英四极杆可能就不那么耐有机污染。所以必须要加温才行。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4/11/19 14:39:38 Last edit by jiangyz120
三灬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jiangyz120(jiangyz120) 发表:
原文由 三灬(v2872618) 发表:
原文由 ruan651209(ruan651209) 发表:
原文由 jiangyz120(jiangyz120) 发表:

预四极杆有两个作用,一是防止污染主四极杆,另外离轴设计,滤掉中性分子。二是减低四极杆边缘电场效应,主杆电压高,不能与其它电极太近使用预四极杆电压可以降低很多,可以改善离子入射角度,并改善离子在离子光路的通过率。当然,具体四极杆的形状各家不尽相同,但是原理大同小异。


这么说,直预四极采用离轴设计,

那么原理确实和弯曲型是一样的。


直预四极杆是不是提高了一定的角度,主四极杆也顺着预四极杆的方向,偏离了轴?


离轴设计大家不尽相同,一般离子源出来的聚焦电极要与预四极的轴心有一定夹角或平行错开。

预四极是全部离子通过模式,没有直流电压,可以更好地聚焦上级电极发散的离子到主四级杆轴心。


没错,预四极杆是只接有RF电压,但是只接RF电压有个缺点是过低的质量离子碎片不能通过,这个或许就是对于激发态He起到过滤He降低噪声的作用
三灬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jiangyz120(jiangyz120) 发表:
那预四极杆的这种增强作用同T家的离子源体积小的增强作用那个起主导作用?


这个不好回答。我觉得离子源的体积大小应该有一个最佳值,太大,太小都不会最强的。

A家的只有主四级杆,但是其先端尖锐化了,估计就是要减小四极杆的边缘效应。但是镀金的石英四极杆可能就不那么耐有机污染。所以必须要加温才行。

不知道这个四极杆边缘效应对于离子传输的影响有多大,但是肯定一点的是,导致A和T灵敏度差异主要还是离子源的体积和预四极杆的作用,其实我个人还是觉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离子源的体积,相同进样量的情况下,T家离子盒中样品分子密度肯定是要高于A的,自然被70eV电离产生的离子碎片也更多,没有这个先决条件,预四极杆也难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