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XRD测量晶格常数的精度高于TEM衍射 的原因

浏览0 回复12 电梯直达
changli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要是STEM-HAADF或者EDX能判断出铜和银,何必纠结电子衍射。
原文由 wjianna(wjianna) 发表:

谢谢朱老师的解答。
介于影响因素众多,我能否得到结论:1)电子衍射不能精确测定晶胞参数; 2)只有内标才比较可靠。

其实我也没有打算用电子衍射精确测定晶胞参数,我的问题是如何面对实际中的困难,比如说:
1)在贵金属银铜合金中,研究者总是希望从电子衍射就判断出铜相和银相,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两个都是面心立方,晶胞参数相差不大。
因此就提出问题:晶胞参数相差多大的时候可以有把握看出差别?
2)现在研究纳米材料或者催化剂的太多!纳米颗粒得到晶格像很容易,做个FFT变换就可以得到晶体学数据也很诱人。可是不少同学总是问为什么量出来的晶面间距和标准值相差太多。那么,和标准值相同到哪一位是合理的?我们能否在拍摄晶格像时控制一些成像参数提高精确度?

wjianna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谢谢李老师的解答。
以后我可以坚定地说,晶体结构相同但晶胞参数相差不大的两个相不能用电子衍射区分。实际上我也是建议用EDS结果,幸好我们的电镜安装有STEM。

我很感兴趣李老师说的“偏差应该就是0.02*d左右”。这样说来如果d是0.2nm,偏差就是0.004
因此我们平时分析中看到电子衍射计算出来的晶面间距与XRD标准值相比在小数点后第二位一致,第三位偏差就是合理的。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