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纤维成分系列:9.复核、审核

浏览0 回复7 电梯直达
梦游季节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一个部门应该具有三个技术层面的人,或者说三种职能的岗位。第一个是测试人员,直接参与实验,鉴别、定量皆在此列;第二个是复核人员,也称为技术复核,对鉴别样或定量后的余样和计算判断其结果的准确性,会部分接触实验验证;第三个是审核人员,查漏补缺第二层复核并整体判定出具最终结果,以经验为主。通常比较大的实验室对人员职能分工较细,处理大量样品时有序且高效;小实验室则复核审核皆为一人亦可,灵活度高。
复核分两种,鉴别复核与定量复核,鉴别人员鉴别后样品交于定量人员取样试验,然后复核人员进行对鉴别结果进行复核,简单的粗略看,甚至烧一下确认,如纯聚酯,纯纤维素等,锦/氨或纯锦纶纱线则直接准备一小杯盐酸或滴一滴盐酸看是否溶解,对复杂纱线或者面料要仔细看,勿有漏纱及错纱,对复杂组织面料的鉴别结果是否可优化更便于定量,如有亮丝需确认具体类型,双层组织或含涂料、印花、涂层等确认是否有胶,是否需要前处理
定量复核通常是在定量人员的试验结果不平行,或者纤维类型试验结果不稳定(如棉麻/再纤),或者是较为复杂的样品,对结果存在质疑,进行复测以验证实际结果。
复核人员首先应该要有过硬的技术,一方面体现在个人能力上,对流程控制能力以及样品的敏锐程度,另一方面则是有丰富的测试经验,对各种面料类型、纤维组合以及比例均熟悉掌握,比如一块面料摸着可以大概判定纤维种类,弹性面料判断氨纶含量,以及一些常见的诸如蕾丝面料(锦/棉、锦/粘、锦/棉/粘、锦/氨、锦/氨/聚酯等),常见针织面料(棉/氨、粘纤/氨、莫代尔/氨、棉/粘、莫代尔等),常见机织面料、牛仔面料的组分、含量的比例等,根据面料的厚薄、用途、季节等都可略知一二。如果碰到和预料中不一样的,则会重点关注,如80/20的锦/氨常见,但80/20的棉/氨基本是没有的。另外复核人员通过看显微镜也可预估各纤维的比例,特别是对棉/再纤,以及一些低含量纤维,预估对试验帮助很大
限制于日均测试量,即实验室规模,人员的分工多种多样,一职多能的情况再常见不过,有些实验室鉴别和定量分开,主管复核,部门经理审核;有些则测试人员做全流程,鉴别定量都做;有的做双检,每个鉴别两组人做一个,复核看一个,定量每组做一个,然后合计结果;诸如此类,根据经验水平和人员配比,一个实验室需要有明确的岗位人员职责(后期会针对不同岗位做详细描述)以及流畅的工作流程
审核着重经验和性格方面,主要是细心、严谨。一方面能够在看到面料样品时判断鉴别结果是否合理,核算定量结果与比例的准确性,对于实验室的报出惯例、允差、建议标注以及针对不同客户要求出具结果均十分熟悉,能够一眼看到细微的失误错误,是否使用了正确的标准,回潮率对不对,有没有漏掉信息内容,试剂和损伤值有没有算,算了对不对,结果合计是否为100%,名称的使用规范与否,鉴别定量前后是否一致。我在头一年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样,机织,色织布,当时我做定量,鉴别红色长丝为锦纶,纱线为棉聚酯混纺,拆溶,在做完实验计算结果并录完给部门老大审核,后来他叫我过去,问湿重是自己根据干重补上去的还是有称过,我做实验会湿重实际称,老大说了一句,那不对啊,回潮率对不上。后来发现鉴别失误,红色长丝有锦纶与聚酯。纯锦纶在湿重到干重损失的比例会比聚酯要大,一个是4.5%一个是0.4%,但实际上零点几克的东西可能一眨眼就看过去了,差别也并不大,见微知著,做一个合格并优秀的审核人员
这是经验上的,另一方面则是谁都可以做到但是不一定谁都能够发现的,就是核对信息,报告单号、样品、描述、要求等,客户信息与样品信息,样品测试的各方面信息等,非细心不能胜任
接触纤维成分,大致的方向也是这样,先接触定量者居多,然后接触鉴别,然后镜数,然后复核,然后审核,审核之上,更有体系文件、设备管理、人员管理、作业指导书、比对、培训等等。当然不一定就按部就班,先鉴别有之,先镜数有之。实验的实际操作,辅以熟练的理论知识,再有系统而全面的流程观念,一个被教导与被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过程。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WUYUWUQIU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原创加分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小鱼62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们是复核、审核为一人了。
纤维成分是比较难的项目之一了,出错率也算是最高的项目了。
mengzhaoche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梦游季节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小鱼625(v2974654) 发表:
我们是复核、审核为一人了。
纤维成分是比较难的项目之一了,出错率也算是最高的项目了。


测试人员经验较足的,有时也会省掉复核这一步。成分报出差错是比其他项目要高,主要是由于面料本身的复杂和人员技术上的稳定性,稍一失误可能很简单的都会错。
嘿嘿,多交流啊
梦游季节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mengzhaocheng(mengzhaocheng) 发表:
是要多个人相互制约,防止出现错误。
嗯,两个人同时在一个地方出错的概率也低很多
mengzhaoche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梦游季节(v3098696) 发表:
嗯,两个人同时在一个地方出错的概率也低很多
是啊,尽可能把人为因素排除在外。
小鱼62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有些实验室是双人平行,双样测试,这个出错率就低很多。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个要求和大多工作是一样的了,防止一个人为或者岗位的出错,一定要有复核。 纤维要学的多还真是挺难的。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