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解决大豆除臭问题的国家是德国,估计是20-30年代。但是这套方案被公布,是二战胜利的成果。
浸出法提高了50%的产油率,有效地去除卵磷脂和微量金属解决了臭味,从这以后,大豆才成为中国人乃至全世界都能接受的油料来源。
从1949年到1999年的五十年间,玉米的亩产增加4倍,而大豆的亩产只增加了两倍。东北各省当然优先种玉米,压缩了大豆面积。从绝对种植面积来看,2000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只有建国初期的三分之一。只要中国还想靠自己来解决口粮问题,大豆就注定要在中国被边缘化。
1980年代,中国人解决了十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开始用工业赚外汇,从国外买油。从统计表看,中国并不是什么油豆喜欢。全世界这么多油料作物,中国人吃豆油的热情是最高的。除了中国之外,这么积极吃豆油的国家只有巴西和美国——但它们都是大豆出口国。只有中国,明明国内大豆供应不足,明明棕榈油比豆油便宜,供应量还大,中国人偏偏要拼命进口大豆榨油。
首先,中国人口很早就占满了东亚季风农耕地区,人口密度远远大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区和牧业地区之间的距离很大,吃肉喝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大多数中国人除了吃粮食外,主要以蔬菜为副食品。为了给粮食和蔬菜提供足够的香味,我们习惯于用“炒”这种烹调方式来同时加热油脂和蔬菜、粮食,让植物性食物吃起来更有诱惑力。中餐对炒菜炒饭炒粉的热衷,是油脂需求持续提高的原因。
第二,前面提到了铁器的普及让中国人拥有了石磨。汉朝以后,中国的钢铁冶炼技术后来居上,在长达1000年的时间里,拥有独家的大规模生铁冶炼技术,铸造铁器的能力全世界最强。所以中国铸铁锅的生产成本最低,宋朝乃至明朝清朝,生铁都是中国重要的出口物资。南海一号上就装了很多佛山铁锅。生铁锅的普及,也是炒菜广泛流行的原因。
第三,基因决定了大多数中国成年人消化奶制品的能力不行。下面这张图是乳糖消化能力的全球地图,显然中国人是最差的。所以,印度经济水平比中国差很多,人均牛奶消费却是中国的两倍。中国人吸收蛋白质要么靠大豆,要么靠吃肉。
最后,虽然棕榈油比大豆油便宜,用来炒菜也比较健康,但棕榈油熔点比较高,十几度的气温下就要凝结,在中国大多数地区都会变成固体。用起来不方便,观感也不太好,让人想起猪油,觉得荤油不健康。所以棕榈油一般用在方便面企业,不会直接进入家庭。这几个原因叠加在一起,中国就成了世界上大豆需求最旺盛的国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还要吃更多的肉,炒更多的菜,今后几年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从大豆全球产量的数据来看,美洲三国:美国、巴西、阿根廷几乎占据了全球九成的大豆生产。从国际贸易数据看,中国进口占全球大豆进口总量超过六成,整个欧盟加起来才刚刚超过一成。
美洲三国的大豆收获期时间表:美国:10~11月期间;巴西:3~5月期间;阿根廷:4~5月期间,5~6月期间(小麦收割后轮作的大豆)。销售季节按南北美的气候条件,美国一般是当年10月到次年3月,巴西和阿根廷为4月到9月。因此,国际市场上,南北美洲在供应上大体呈现季节互补。在贸易战中,针对北美的限制政策造成的市场缺口,如果转用南美供应来填补,对整个大豆的全球运输、存储体系都是一次压力不低的挑战。美洲三国是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其中目前最大的进口来源是巴西,占到进口总量的一半左右,其次是美国,两者合计约占据中国超过八成的进口量。
土地成本高是因为我们人口密集;人工和机械成本高是因为我们搞小农经济,在土地上浪费了太多的工作;肥料成本高是因为我们不搞转基因——虽然我们天天都在吃美洲转基因大豆油。
结论:a中国人要想吃的好,就必须进口。国产土地现在不可能满足我们用油和吃肉的愿望,这是资源禀赋决定的。只要农业还依赖于土地,我们用全球7%的耕地满足20%的人口的粮食供应就可以了,不太可能满足20%的人口吃肉喝酒炒菜还要吃水果。
b 大规模吃豆油不是中国人的传统。虽然大豆的确是中国最本土化的农作物,但中国农业社会传统上不吃豆油,在有其他选择的时候也不会在核心地区种大豆,只在空旷地带种大豆当肥料。现在我们靠外国供应大豆,反而是顺应了历史规律。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什么都强调本土化,必然是顾此失彼。相对而言,自己种粮食,让外国种大豆还是比较安全的选择。
c 这个世界能供得起这么多大豆给中国,能榨出这么多油给中国,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未来要吃大豆,也得靠进一步的技术进步。转基因并不比有机溶剂泡出来的豆油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