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一届原创】【原创故事】我和原子荧光的那些事儿

浏览0 回复7 电梯直达
jiang5931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绿水青山VS金山银山战队发表于:2018/07/06 22:20:38 楼主 管理 分享 倒序浏览 只看楼主 回复 私聊
维权声明:本文为jiang59310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原创故事】我和原子荧光的那些事儿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掐指一算,从2010年7月至今,我在仪器信息网注册已有8年。现在想想很感慨:时间怎么过得那么快呢?这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你只能按照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一路走下去。在途中,你会接触很多新鲜的东西,有意识的去了解、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它们都在你脑子里慢慢积淀和巩固,成为个人赖以成长和发展的宝贵财富。借这个原创大赛的机会,我写写个人的学习和工作中的一些经历,这不是心灵鸡汤励志的短文,也不是关于知识技术的文章,只是关于个人的小小感悟,希望你对检测行业能有个初步的了解。感谢各位花宝贵的时间阅读!

      2010年本科毕业后,我考研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学校。那年暑假,我与导师取得了联系,沟通交流后,导师安排我去当地一个科研机构学习原子荧光,实习完了要写一篇综述作为总结。听到原子荧光这个概念,脑子里闪现出了演唱会中闪动的荧光棒,原子就像荧光棒一样发出各种色彩的光,后来尽管形成了整体概念,但这种影像一直存在脑海里。作为啥也不懂的小白,在去科研所的前一天晚上,临时抱佛脚,在网上搜集了一堆资料,后来偶然看到了仪器信息网这个论坛,里面资料很丰富,很多都是版友们的独到见解,心想这个论坛不错,当时就注册了ID。就这样,我第一次接触了仪器信息网。第二天去科研所,看着实验室里各种各样的仪器和试管,看着实验员们忙忙碌碌的身影,心里有点小兴奋和小期待,以后就要跟这些仪器和瓶瓶罐罐打交道了。两周的实习的时间过得很快,除了系统学习了理论知识,还过了一把操作仪器的瘾,本人笨手笨脚的,理解能力也差点,带我的老师们态度很和蔼,对我的问题总是耐心的解答。实习快结束时,要不是导师催,我差点忘了写一篇综述。花了一天的时间,在这个论坛上面搜索复制了不少资料,然后拼成了一篇综述。导师看了后,一言不发,把文章放到了一边,那会儿庆幸终于可以交差了。现在回头看看这篇文章,感觉实在是不忍卒读。就这样,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原子荧光。

      研究生毕业后,我进了一家监测站工作。领导看我在学校做过实验,有点基础,就安排我做水质重金属检测实验。做检测这份工作,少不了跟仪器打交道。慢慢的,我接触了原子吸收、原子荧光、ICP-MS、ICP-OES等仪器。在这5年的时间里,我按部就班的做实验,分析水土气各种样品。

      有次做土壤汞盲样考核,我第一次用原子荧光做土壤,没有经验,看了几遍标准后,感觉也不是很复杂,就开始撸起袖子干了。准备试管,配药品,土壤称量,然后稀王水消解,离心沉淀,最后上机测试。记得那会儿做了好几个平行样和质控样,测完了后发现除了第一个数偏低些,后面几个数相近,而质控样有进去的,也有进不去的,思来想去,还是用了后面的两个数。把结果给领导看了,领导说结果没进去,当时感觉真是难以形容。晚上回到家,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到凌晨3点,再也不想睡了,就跑去了实验室。第二次比第一次取了更多的样品,强打起精神按照流程又走了一遍。到了白天上班时间,总算做完了,发现第二次做的有几个数跟之前的第一个数相近,当时咬着牙,把这结果告诉了领导,领导比对了下结果,点点头说这次做的不错,总算进去了,我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后来上论坛查了查,觉得做的流程应该没问题,很可能是仪器跟我开了个玩笑,因为做的时间太长,汞灯慢慢的漂移,荧光强度也在悄悄变化,浓度也逐渐升高了,这就需要在做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荧光强度的变化,如果荧光强度有明显的升高,就需要重新做曲线,不然结果会有较大的误差。那次考核,我认识到不仅仅需要读懂读透方法标准,也需要掌握标准外的理论知识,这就需要平时的学习和储备。


      还有其他很多问题,比如,软件跟仪器断了连接,注射器漏入空气,标准曲线各个点的荧光强度太低,相关系数达不到3个9,空白值超出检出限,质控样做不进去等等。一开始把做实验想象的太简单了,对这些突然冒出的问题有些手足无措,曾有一段时间对自己做实验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看着仪器一筹莫展,脑子里把所有实验流程都过了一遍,还是找不到问题。后来在论坛上搜索了这些问题,发现这类问题别人都遇到过。通过做笔记,学习总结他人的经验,慢慢的,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解决问题后的感觉就像劫后余生。


      在后来,听一个同事说今年仪器信息网要举办第11届原创大赛,他说,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发表一些实验小窍门,小故障排除方法等等。作为一名检测人员,我很乐意能在网上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从事这个行业5年,酸甜苦辣都尝过了,是时候对过去工作做个小小的总结了。
      作为工作上经常打交道的朋友,这些“可爱”的仪器们是需要用心维护友谊的。刚开始接触时,可以通过方法标准、文献资料,论坛上前人总结等等学习仪器的工作原理、内部构造、操作使用、维护方法等等,了解这些朋友的脾性和特点,如果工作上有人带带你的话,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有个心理准备,这些朋友闹了脾气,或者罢工,或者扔给你一堆异常的数据,不要担心或气馁,这是交往过程中很常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多,自己能解决的话更好,实在解决不了就叫厂家的工程师来修理一番。要相信问题终究会解决的,每一次解决,都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


      最后,经过一段时间(一年半载还是三年五载,全靠个人的悟性了)的认识与磨合,这些仪器们最终会对你服服帖帖的。每次做实验都很顺利,出现问题很快找到根源所在,能总结出创新和改进的方法,那么恭喜你,交到了这些好朋友!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skytoboo2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skytobo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没想到和楼主都是10年本科毕业。 这些年经历过各种变态考核,有一次考汞也算了,居然考了两个,一个巨高,一个巨低。
考也考了,居然是美国的盲样。
加油
jiang5931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skytoboo(skytoboo)发表:没想到和楼主都是10年本科毕业。 这些年经历过各种变态考核,有一次考汞也算了,居然考了两个,一个巨高,一个巨低。
考也考了,居然是美国的盲样。
加油
我们不知道是国标的还是别的 考土壤汞真是头疼 每次都要做好几批 做出来的值差距还大 最后取中间的数 还不一定能进范围 
wangjun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p3193994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想请教一下楼主有没有做过盲样砷,要考核,做了一周了都偏低
dxzh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cmiw1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主的分享好生动,应该是说出了很多检测人的真切体会。做分析检测就是这样,跟实验室的瓶瓶罐罐和仪器试剂打交道,仪器就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和助手,不近要会操作它们还要特别了解它们,不然一旦出点小问题立马罢工给你看。尤其像重金属检测仪这样比较复杂的仪器,更是要全面了解,仔细呵护。
dadgo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