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哪位能讲解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三种效应?

浏览0 回复7 电梯直达
fragrant_fly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该帖子已被家有宝贝儿设置为精华;
讲解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三种效应:
         
          1、浓缩效应。
          2、电荷效应。
          3、分子筛效应。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tianru的爸爸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在不连续PAGE电泳中的三大物理效应:
1、样品浓缩效应
1)凝胶孔径不连续性:在3层凝胶中样品胶及浓缩胶为大孔径胶,在2层凝胶中样品/浓缩胶为大孔径胶,分离胶为小孔径胶;在电场作用下,被分离物在大孔径中移动遇到阻力小,移动速度快,当进入小孔径胶时,被分离物移动受到阻力大,移动速度变慢,因而在两种胶的交界处,由于凝胶孔径的不连续性使样品迁移受阻而压缩成很窄的区带。
2)缓冲体系离子成分及pH值的不连续性:在浓缩胶中,由于被分离物的pI介与前导离子与尾随离子的pK之间,共同向正极移动,并被浓缩成极窄的区带里。
3)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在不连续系统中,电位梯度的差异是自动形成的。电泳开始后,由于前导离子的迁移率最大,就会很快超过被分离物,因此在快离子后面,形成一个离子浓度低的区域,这时就有了较高的电位梯度。这种高电位梯度使后面被分离物和尾随离子在前导离子后面加快移动。当前导离子、被分离物和尾随离子的移动速度相同时,建立一种稳定状态,这时在前导离子和尾随离子之间形成一个稳定而又不断向正极移动的界面,这就是样品被浓缩的中间层。
tianru的爸爸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2、电荷效应
在浓缩胶中,被分离物的各组分被浓缩,特别是在浓缩胶与分离胶的分界处被高度浓缩,形成一个狭窄的高浓度区,但进入分离胶中,被分离物中各组分所带电荷不同,而有不同的迁移率,表面电荷多,迁移快,反之则慢。因此被分离物按照电荷多少、分子量及形状,以一定顺序排列。
tianru的爸爸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3、分子筛效应
分子量或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被分离物通过一定孔径分离胶时,受阻塞的程度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率,这就是分子筛效应。
经过浓缩效应后,前导离子、被分离物和尾随离子均进入分离胶中,这时胶的pH值不同,使得前导离子与尾随离子的迁移率相同,不再形成高电压,所有物质在同一、均一电压梯度下迁移。这时影响分子量大小和形状与其迁移率密切相关:分子量小并且为球型的移动快。
家有宝贝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上说的已经很详细了。
总体上来说明一下,就是被分离样品(一般为蛋白等),先经过大孔径的浓缩胶,在前导离子和尾随离子的夹击下,样品压成很细的一条带,达到浓缩的作用。进入分离胶以后,在电场作用下,各个蛋白根据其带电荷不同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迁移速率。选择不同浓度的分离胶,使待分离的蛋白因为分子大小的差异,泳动路径产生差异,形成分子筛效应。这样,不同的蛋白就在这三种效应的作用下达到最终的分离。
qianqiansh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andy20008888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renmeng8871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