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帖】国家农业标准大跃进

浏览0 回复5 电梯直达
任禾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科技界、农学界的腐败已经导致我国农业发展政策失败!

  溯实话

  早在十年前就知道“新语丝”网站,最近有机会重新游览,最感兴趣的是有关国内学术腐败问题的讨论,作为一个一生在科研单位工作,并有机会在国外工作过数年的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头,对目前国内学术腐败颇有感触!本老汉决定利用一些业余时间,对国内学术界目前的腐败给一些揭露和透视。

  在一些人看来,学术腐败远离一般人群,似乎造成恶劣影响的只是对个人名誉、人格而已,而对社会造成的坏影响有限,比不上目前国内令人咬牙切齿的教育、医疗等领域腐败危害严重。其实不然,由于学术腐败吞噬了民族的智慧、灵魂和创造力,往往导致我国经济领域产业发展政策失误,进而造成不可弥补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损失等灾难性后果。鄙人目前在农业部一个下属事业单位做科研工作,希望就农学界学术腐败、目前学术水平低下造成我国农业发展政策失误,甚至造成我国农业产业面临破产严重后果谈谈个人看法。我也不知道我国有关部委的官员、目前科技界、农学界的一些精英能否看到我的这篇拙文?!如果他们能看到,希望他们能认真进行反思,也欢迎对此提出批判、抨击。

  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严重,正牵动国人的心。造成这一问题固然原因很多,但是农业,作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在过去20多年中,特别是在最近几年贯穿的发展政策失败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一直到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政策基本上是沿用上世纪60-70年代起源于墨西哥绿色革命的思路,即:希望用高投入来实现高产出。具体做法是:推广高产杂交种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塑料、能源,扩大灌溉,提高复种指数等这些早在20多年前已经被国外否定的农业发展思路。实践证明:我们国家和民族为这种农业发展政策已经付出了沉重代价。在社会领域方面,导致我国农业提供的食物保证、食物安全能力逐年下降以至目前出现危机;在经济领域方面,由于这种发展思路导致农民种地没有利润,农民靠农业难以维持生存;在环境领域方面,导致农业对全国范围内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主要是全国范围内土地退化所造成北方干旱地区沙尘暴频发,南方湿润地区水域富营养化;在生态领域方面,导致全国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下降........。而这些问题互相交织在一起,不仅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力,而且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灾难性后果。

  之所以造成目前这种严重局面,与我国科技界、农学界学术腐败有直接关系。

  上世纪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生态农业县建设”和随后的“无公害农产品开发”就是我国畸型农业发展政策的代表作。

  稍有一点农业常识的人应该知道,农业的健康发展要依靠不同水平农业生态系的质量稳步提高。然而,占据科技界、农学界的一些“权威”在一些昏庸官员的支持下,不认真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经验,也不认真分析当时我国农业已经出现的问题的内在原因,更不学习一些诸如土壤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最新的基本常识,就盲目提出所谓的“生态农业”理论,在全国范围掀起一股“生态农业热”。在这些学者的纵容下,从中央到地方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大力建设生态县示范点”运动。一时,什么山区生态农业、城市生态农业、生态村、生态镇风靡全国,似乎中国农业只要加上个生态这两个字,就什么都可以解决了。

  农业部先后两次,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1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也不示弱,在全国也先后树立了数目不少的示范点。然而,这一轰轰烈烈运动并没有解决我国当时已经出现的农业发展问题,“生态农业”目前已经销声匿迹。

  本人1990年出国,1995年回国,有机会跟随一些专家、长官目睹了所谓的“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活动的“标准规程”。这些活动的过程大致是:

  1、    立项:向国家申请一笔资金,美其名曰“加强对农业投资”,“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等;
  2、    经费:一般每个项目少则数十万,多则上百万,名义上中央出资、地方必须配套,实际上地方根本一毛不拔;各地长官使出浑身解数,力争能上项目,目的就是为了搞到钱,当然还有作为政绩为自己树碑立传;
  3、    选点:一般要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相对富裕的县,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好等,没有钱是搞不了生态农业的;
  4、    考察:组织一帮所谓的专家、学者到目的地搜集已经有的农业工程项目,看看那些经过包装能在1-2年内能够吸引上级官员的眼珠,能够得到上级欣赏,目的是希望上级能够继续投钱;
  5、    实施:项目确定后,任务就基本上完成,主要是编写总结报告和文字工作,要挖空心思地把已经确定的项目成果“编”好,当然也添加一些诸如“食物链”,“生态保育”,“循环”等时髦学术词语;
  6、    验收:由项目主持单位提出参加验收人员候选人名单,往往由一些有利害关系紧密的哥们官员、学者组成,在室内听听项目相关人员用幻灯片吹吹,到项目实施地走马观花看看,最后写上评语(当然是赞美多,批评没有,最多写上一句半句关怀、鼓励话)念念;
  7、    庆功:吃上一顿,喝个烂醉,发些纪念品,再免费参观、游览一番名胜古迹;
  8、    代价:纳税人数十万、上百万的血汗钱主要花在交通、个人消费,甚至个人口袋中。

  你好,我好,他好,大家好,这个项目就算划上句号,但是也划上了问号?!即:这种项目对我国农业发展有多少实用、借鉴价值?答案不言自明!

待续……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任禾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续:

  由于这样的项目基本上没有科学技术依据支撑,当然就没有实际应用价值,也实现不了所谓的中国农业飞跃,更无法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只能是忽悠忽悠中国农民,因此,到本世纪初,所谓的“生态农业“理论、实践在国内已经基本上没有市场,连国家一些有良知的行政官员也不信了。事实上,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这一术语以及内涵(implication)也受到国际农业生态(agroecology)学术界权威学者的质疑甚至冷嘲热讽,把中国科技界、农学界的脸面也丢尽了。

  由于“生态农业运动”没有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中国科技界、农学界的那些官员、精英们本应吸取教训、认真反思,然而,事实不是这样。进入21世纪,为了解决我国头痛的初级农产品安全问题,在以农业部门一些学者为代表的“专家”纵容下,又提出了所谓的“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

  支持这次行动的理论链条是所谓的产地环境控制+标准化操作+强化对农产品检测。具体要求是:产地环境要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实际指几种重金属限)标准、国家大气质量标准和农业灌溉水质标准;根据农作物种类编制一套标准化操作规范企图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以避免对农产品造成污染;最后,加强对初级农产品污染物检测,这样,初级农产品就安全了。使用这种理论来指导国家农业发展是没有根据的,这一群人犯了一个常识错误。首先,产地环境,不知为何?到现在没有发现英文如何表达,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或者其它专业辞典没有这个术语!符合国家土壤中几种重金属限量,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限量、符合农用灌溉水就等于产地环境合格完全没有科学道理,不符合自然科学逻辑!如果不理解农业生态系的内涵与功能,即使制订出了一套标准内操作规程,那对农民也没有任何用处,而且中国地大、地理、气候条件各异,根本不可能在国家水平上编制某种农作物生产所谓的操作规程。至于检测控制,那只不过是用来吓唬老百姓的雕虫小技罢了。用农业部一位高级官员的话来讲,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威慑手段”!

  本人查阅了国际组织(例如FAO, WHO, ISO, IFOAM,UNDP, UNEP等)、国外发达、发展中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采取类似我国这样的农业发展政策!在下孤陋寡闻,不知道这些人是根据什么高深理论提出的这个“无公害农产品行动”及其相应的实施计划?!

  这次行动的特点是制订的标准多如牛毛,企图把全国9亿农民当作木偶,用所谓的标准化操作来构建中国农业发展政策主线。 在短短2-3年时间内,只是国家水平上,就编制了各种标准2000多项,如果加上各种各样的地方标准,没有能说清一共有多少项标准,中国来了个编制农业标准的大跃进。    记得有一农业部官员要求在一个月时间编写完一批标准,可以说是创造人类史上编写标准的“奇迹”!但是,稍微看一下,就知道大多数标准根本没有科学技术依据。这些“编出来”的标准连编写者自己也讲不清楚,更何况用来指导中国农业发展!?而与此相反,被许多国家、国际组织所认可的农业领域的标准框架,特别是土壤质量标准(例如ISO)和普遍采用的良好农业实践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他们又不采用!这主要是他们根本不看,可能也没有能力查阅国外有关信息、资料!

  如果说,上世纪“生态农业县建设”运动,那时农学界的鼓吹者还装摸作样地使用了几个诸如“食物链”,“生态保育”,“循环”等学术名词来忽悠中国老百姓的话,那么目前,“无公害农产品行动”完全是一场既无理论支撑,又无现实证据赤裸裸的跨世纪闹剧。由于这些忽悠中国老百姓的运动和闹剧统治着中国的农业,我们失去了宝贵的时间。经济损失估计只能用万亿来计算,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无法用资金损失来计算,更为严重的是造成这么大损失,你找不到任何人负责。那些昏庸的官员可以说即使有问题,那时经过专家论证的,他们没有责任,官可以照样当;那些专家也可以说那些规划是领导定下的,他们也没有责任。因此, 那些提出“生态农业”理论的学者而后又提出“无公害农产品”概念的学者照样还在指手画脚,这就是中国的悲哀!

  之所以造成这么大的问题,与目前国内用人制度有关。国家需要在农业投,行政部门马上就要组织一批人来商量搞一个什么行动。但是那些人能够进入这个小圈子,这可是大有学问!进入这个小圈子,就能瓜分国家资金,就能大捞一把。因此,许多没有学术水平的小混混,科技界农学界的溜须拍马之徒纷纷被那些昏庸、腐败官员收罗在自己的麾下。这个小圈子里有工程院院士、也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头面人物和一些学术界南国先生。这些成员有许多人根本不懂农业在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中担负的多种功能作用;根本不懂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高质量农业生态系作为支撑;不懂现代传统农业(conventional agriculture)对环境是危险产业;不懂农业生态系生物多样性的层次、水平与组成,不理解土壤质量内涵与功能。他们中间的许多人甚至外语水平也有限,有的拿着高级职称连一篇象样学术文章也没有写过,不要说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就是在国内所谓的核心期刊上也没有发表过学术论文。至于有些院士,只是依靠上世纪60-70年代创造的老本,目前连互联网都不会上,电子邮件不会发,可以想象他们看过没有最新国外有关文献,了解不了解国外最新动态......, 但是他们仍然占据着指导中国农业发展政策指定(在这里,我不愿意用制订这个词语)的大权,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农业产业的悲哀!

(XYS2006021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fb6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你说的非常有道理!
这里有我下载的文章——生态农业的哲学思考(1),请点评。
2005年1月26日     
www.cnstny.net/news/content.asp?newsID=572

生态农业建设已在全国形成高潮,在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中,许多省、市创造了光辉的业绩。这里有一个人所熟知的普遍规律,领导重视是成功的关键,这些地区之所以能重视和扎实地领导生态农业,在于他们能深刻地领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一、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认识关系到世界观
对建设生态农业的热情取决于对可持续发展方针的认识,而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问题,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为什么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哥达纲领批判》和《自然辩证法》里都提到反对掠夺式开发,就是因为他们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取向以及伟大胸怀,必然导向可持续发展思想。我认识的一位领导在谈生态农业时,曾自觉地把它和共产党员的党性联系起来。他说:对待生态农业的态度也是党性的体现。他进一步解释道:"为他人"和"为自"是共产党人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根本分野。只有摆脱了"为自己"才能不但考虑到当代人还能考虑到后代人的利益。考虑到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黑龙江省拜泉县在生态农业建设上名闻遐迩。他们自己总结到:"从70年代起几届县级班子含辛茹苦,不图当大官,但求干大事;不为一时政绩,只求资源的永续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咬盯生态农业不放松,从长计议;不搞短期行为,不追求昙花一现的典型、样板,而是将生态农业贯穿于整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始。"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样,就是因领导者有这种伟大的胸怀和献身精神。
与此相反,功利主义的世界观是很难接受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我们时常见到对农业生产方式的种种提法,有些提法是针对某一时期经济生产中的某种倾向或着眼于纠正某些偏向。在特定时期内,它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可持续发展却是长远的战略目标,我国农业要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表现在多方面,而且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在一定阶段设定的现代化指标,例如园田化、机械化,以及一些科学技术措施或经济目标,只能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如果不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准绳来不断调整。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计功计利,因为我们要的是发展。可是,我们更要可持续的发展。李鹏委员长曾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发言指出:要使我国农业现代化走上生态农业之路。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农业 已被作为政府行为,并已为广大群众的实践证明,是通向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可靠途径。我们在认识上必须把它和世界观的不断改造联系起来。
二、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源于对自然的热爱
生态农业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来源于对大地母亲、对自然的真诚热爱。两百多年前,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向印地安人"征购"土地。印地安人的领袖西雅图写了一封信给总统。我们可以看看信的片断
总统从华盛顿捎信来说,想购买我们的土地。但是,土地、天空、河流……怎能出卖呢?我们熟悉树液流经树干,正如熟悉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芬芳的花朵是我们的姐妹;糜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山岩、草地、动物和人类都属于一个家庭。大河小溪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那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必须记住:土地是神圣的,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都反映着我们人民中的历史事件和生活历程。那潺潺的流水声,便是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河流也是我们的兄弟,他解除我们的干渴,载运我们的独木舟,抚育着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因此你们必须象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给河流以慈爱。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必须记住:就如同空气一样,对我们所有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他给了我们祖先的第一次呼吸,也接受他的最后一声叹息;同样地,又将给我们每个子孙以及所有的生命以灵魂。因此你们必须保持土地的神圣性,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土地上的百花争艳和扑鼻清香。
你们会教诲自己的孩子,就如同我们教诲自己的孩子那样吗?即土地是我们的母亲,土地所赐予我们的一切,也会赐予我们的子孙。
我们知道,人类属于大地,而大地不属于人类。世界上的万物都是互相关联的,就象血液把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联络在一起一样,生命之网并非人类所编织。人类所做的一切,最终会影响到这个网络,也影响到人类本身。因为降临到大地上的一切,终究会降临到大地的儿女们身上。
无独有偶,拜泉县委书记王树清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狠抓植树,使全县爱树成风。老百姓说:"别动树!树是王树清他爹。"王树清则充满感情地说:要善待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善待祖先留传的资源,善待自然。他把自然,把生态环境,把这一切都熔化进了他的生命。中国古代的"三才"思想所体现的生态观和哲学思想,对人与自然之间,畜有深厚的感情。联系到古代印地安人可能是从亚洲通过白令陆桥迁移过去的历史,可以认为这些领导人现代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恰恰是古代传统哲学和美德的发扬光大。
这样博大的胸怀,同样也表现在我们的领导人身上。江泽民主席在视察了黄土高原之后,不仅关心当地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治理,更提出了通过建设生态农业再建陕北乃至全国的"山川秀美",就是最好的证明。


fb6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你说的非常有道理!
这里有我下载的文章——生态农业的哲学思考(2),请点评。
2005年1月26日     
www.cnstny.net/news/content.asp?newsID=572


三、群众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动力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中国的生态农业是群众创造的,是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当然,科学家也参加了这个过程,并在与他们的结合中作出了贡献。建设生态农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和提高的过程。开始时,各地纷纷出现了一些按照生态学原理和良性循环的原则建设的生态农场和农户。发展到今天,以无数的村、乡、县乃至市为单位,按照生态学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全面发展经济和生态治理的规划,再在规划指导下进行系统化的全面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在象拜泉这样的生态农业试点县,绝不仅是种树,在遍地是丘陵的该县,每一条有可能造成冲刷的沟都被森林控制住了。人们在拜泉县不论站在哪个地点,都能看到同样美丽的景观。由黑土地生产的农作物不仅为全国提供粮食和饲料,而且发展了现代化管理的畜牧业和加工业,为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象拜泉这样伟大的群众实践面前,我们不能不慨叹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当然群众中包括农民、干部和我们的科学工作者。
当代国际关注的以农民为中心的观点,正是我们所经常强调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生态农业建设只有融会到群众中去才能有所作为。科学工作者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科研课题方向,必然是国家的需求。回顾我国科学家从开始接触和致力于推广生态农业以来,至今已近20年了。在他们为生态农业奉献的同时,群众在生态农业中的创造更给他们以教育,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和研究课题的源泉。这互相教益的过程是科学工作者最大的收获。它远胜于任何物质报酬或荣誉奖励。而在所有体会之中,思想上的启发教育更为重要。
四、群众掌握了生态学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
生态学的内核是生物和环境(包括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观点,生态农业正是以生态学原理和系统观以及系统工程方法在农业经营管理中的实践。许多生态农业县,例如拜泉县建设生态农业的特点是:能够把生态学原理贯彻、渗透、融化到每一项生产活动中去。为了防止林带影响到所保护的农作物,他们在林带边上筑深沟,切断树根。又在沟边种几行豆科灌木胡枝子,既能护沟,还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以及采叶作饲料,更重要的是胡枝子正好利用了林带对农田的荫蔽部分,使被保护的农田不但不受荫蔽,还能增加边际效益;为了充分利用当地120天无霜期的有限热量,采用覆盖种植生长期长的玉米,使产量成倍增长,达到l600斤/亩,在等高耕作的田间种植苕条作为等高篱笆,既收保持水土之效,也可用以编织成加工品或作为治理沟时保护沟边的材料。象这样把生态学原理融会贯通到农业生产技术的具体环节中去的经验,每个生态农业试点县都有不少,各具特色。又如,在太湖流域自明代以来一直存在着著名的粮、桑、鱼、畜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动植物生产和有机废物的循环从田地扩大到水域,组成水陆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在这个循环中,通过人工"捻河泥"把被雨水冲刷到河床和塘底的肥沃表土重新返回到桑园和稻田。这个环节是使该地区的田地历经数百年仍然保持着稳定的生产力的重要原因。可是,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价值,农民不愿意再用繁重的体力劳动去捻河泥。有的地方领导看到了问题。也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机遇。他们部分借助交通部门用来疏浚大运河水系的资金,利用前些年科研开发出的农家水泥船改装成两用吸泥船,使积存在河塘底部厚逾两尺的肥泥重见天日,使破损的传统良性循环结构在新技术支撑下得以恢复和提高,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添色增光。这件事,如果仅仅看成是交通部门的任务,就会成为一种负担。而掌握了生态学原理,用系统工程方法来组织,就成了为整个生态农业系统增益的美事。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实践中的胜利。
任禾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fb6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们这里搞生态县建设的结果是,大气、水环境质量全市第一,为此我们关停了一批对环境影响大的企业,还有一些企业想落户这里,但因其对水环境破坏大,我们也拒绝了。现在大家纷纷来这里度假、休闲,这不是生态县建设的良果吗?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