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如何理解12348-2008标准中的这段话:每次测量前、后必须在测量现场进行声学校准,其前、后校准示值偏差不得大于 0.5dB,否则测量结果无效

浏览0 回复13 电梯直达
环保老油条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龙高飞(v3019350) 发表:

我个人的理解也是老兵老师这个意见,但在实际工作中按更稳妥的方式做的,那样做各方面都没什么问题。

几个标准中的原文都是“噪声测量仪器在每次测量前后须在现场用声校准器进行声校准,其前、后校准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dB,否则测量无效。”又把百度中的误差和偏差贴上,大家平时工作中也是这样使用的“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用误差衡量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用偏差衡量测量结果的精密度;误差是以真实值为标准,偏差是以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标准。误差与偏差的含义不同,必须加以区别。但是由于在一般情况下,真实值是不知道的(测量的目的就是为了测得真实值),因此处理实际问题时常常在尽量减小系统误差的前提下,把多次平行测量值当作真实值,把偏差当作误差。”那么,噪声标准中的这个偏差,应该指的与声标准器的93.8的差值,这个值的范围在93.3-94.3之间,测量是有效的;或者是前后校准值与两个校准值的平均值的差。而前后两次校准值的差,应该是极差,极差的极端情况可达到1.0。

并且,“测定前后进行校准”,是判定仪器是否可用,那么,也应该是用仪器“示值”与“真实值”进行比较,“其前、后校准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dB”那么前后的值在93.8±0.5就可以。这样的话,“校准”动作本应该是“示值”与“93.8”进行比较,而不是触发仪器上的“校准”。

但实际工作中,我们是“测量前后进行校准”,对于“测量前校准”这个动作,就是在“测量前”先测量声校准器值,如果是93.8,就不需“校准”,直接下一步现场监测,如果不在93.8,就按“校准”铵钮进行校准,然后再测量是否是93.8;而“测量后校准”这个动作,就是在“测量后”直接测量声校准器,看测量后的这个校值是否在93.8±0.5。“其前、后校准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dB”,示值并示全为示值。

关于"93.8"及“校准”,下面这个图片能够说明。

环保老油条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龙高飞(v3019350) 发表:
前校准后校验,我觉得你的理解很对。前校准是为了保证准确度,尽量去除误差的影响;后校验是为了验证下机器的准确度是否“在线”。老兵的恢复其实也很有道理(前校,准确度在线;后校,准确度也在线。。。我觉得也能体现仪器的可用,哈哈)

我个人的理解也是老兵老师这个意见,但在实际工作中按更稳妥的方式做的,那样做各方面都没什么问题。

几个标准中的原文都是“噪声测量仪器在每次测量前后须在现场用声校准器进行声校准,其前、后校准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dB,否则测量无效。”又把百度中的误差和偏差贴上,大家平时工作中也是这样使用的“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用误差衡量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用偏差衡量测量结果的精密度;误差是以真实值为标准,偏差是以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标准。误差与偏差的含义不同,必须加以区别。但是由于在一般情况下,真实值是不知道的(测量的目的就是为了测得真实值),因此处理实际问题时常常在尽量减小系统误差的前提下,把多次平行测量值当作真实值,把偏差当作误差。”那么,噪声标准中的这个偏差,应该指的与声标准器的93.8的差值,这个值的范围在93.3-94.3之间,测量是有效的;或者是前后校准值与两个校准值的平均值的差。而前后两次校准值的差,应该是极差,极差的极端情况可达到1.0。

并且,“测定前后进行校准”,是判定仪器是否可用,那么,也应该是用仪器“示值”与“真实值”进行比较,“其前、后校准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dB”那么前后的值在93.8±0.5就可以。这样的话,“校准”动作本应该是“示值”与“93.8”进行比较,而不是触发仪器上的“校准”。

但实际工作中,我们是“测量前后进行校准”,对于“测量前校准”这个动作,就是在“测量前”先测量声校准器值,如果是93.8,就不需“校准”,直接下一步现场监测,如果不在93.8,就按“校准”铵钮进行校准,然后再测量是否是93.8;而“测量后校准”这个动作,就是在“测量后”直接测量声校准器,看测量后的这个校值是否在93.8±0.5。“其前、后校准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dB”,示值并示全为示值。

关于"93.8"及“校准”,下面这个图片能够说明。

shoubi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前校准,后校验。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里面也是这么写的。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