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评定不确定度报告时候 对于设备的B类评定,是采用设备的示值误差还是使用设备的允差?

浏览0 回复69 电梯直达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评定不确定度报告时候 对于设备的B类评定,是采用设备的示值误差还是使用设备的允差?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huomi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示值误差更能真实反映设备的状态,使用该项引入B级不确定度会更真实;使用设备的允差的话会更大范围的考虑偏差,引入的话不确定算出来更大些,包含的概率范围更宽,建议使用设备的允差~~
zero8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实际工作中主要来源并不是设备的B类不确定度,根据GL006中7.2.2小于最大分量三分之一,无需深入评估,除非这类分量很多。一般精力放在更显著的因素如测量重复性,工作曲线的变动性,回收率
脚后跟飞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石头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未来工程师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允差是最低允许误差,超过这个得报废了,示值误差贴近实际,这个由计量单位提供,可信度较高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JOE HUI(xurunjiao5339) 发表:
评定不确定度报告时候 对于设备的B类评定,是采用设备的示值误差还是使用设备的允差?
    对于一个测量过程而言,“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中,测量设备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只是测量过程的人、机、料、法、环诸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中,由“机”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不同的测量设备,由于其自身的计量性能不同,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贡献占比自然也就不同。所以测量过程所使用的测量设备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应该是通过向上级计量技术机构溯源校准获得,即上级计量技术机构通过《检定/校准证书》给出。
  在评定本级“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时,就可以采取B类评定的方式,将《检定/校准证书》给出的该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U”(即该测量设备“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转换为“标准合成不确定度uc”,作为本级测量过程由测量设备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而不是用测量设备的“实际误差”或“最大允许误差”来算。
  “不确定度”是定量表征离散程度(可靠度)的参量,“误差”则是定量表征偏移程度(准确度)的参量,两个参量共同决定了测量结果的“可信度”。误差大,不一定不确定度也大,反之亦然。两者之间不存在同向变化的对应关系。“系统误差”可以通过修正的手段予以有限的补偿,但“不确定度”则不能通过修正的手段予以减小。
  “误差”有两种,也就是您所说的“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和“测量设备的允差”。前者是上级计量技术机构通过校准所给出的这台测量设备的实际的“示值误差”的估计值,每一台测量设备都不一样,不同的检定机构对同一台被检仪器给出的“示值误差”的值也不一定一样。后者则是人为规定的最低技术要求,是该类测量设备的合格判据,只要检定合格,全世界的这类测量设备都一样。所以后者是不具有“计量溯源性”的,这个套算出来的不确定度,只能作为以“不确定度”表征的,保证“量值传递”最低技术要求的极限。
赞贴
1
收藏
0
拍砖
0
2021/6/18 22:01:34 Last edit by luyunnc
timesriver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肯定不应该是允许误差,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人为的因素就可以抛出在外。
qgp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timesriver(timesriver) 发表:
肯定不应该是允许误差,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人为的因素就可以抛出在外。
楼主没有说其他因素,只是说本级测量过程中,由测量设备自身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1/6/19 14:16:41 Last edit by luyunnc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huomiao(huomiao) 发表:
示值误差更能真实反映设备的状态,使用该项引入B级不确定度会更真实;使用设备的允差的话会更大范围的考虑偏差,引入的话不确定算出来更大些,包含的概率范围更宽,建议使用设备的允差~~
设备引入的扩展不确定度是需要考虑其是否合理,因此设备允许误差是考虑合理的判断来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