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仪器检定/校准后的确认问题

浏览0 回复32 电梯直达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路云问题:“原有状态”是不是指“原有校准状态”?“期间核查”与“准确度”有没有关系?是不是核查“准确度”能否持续保持在规定的状态?
  答:我在29楼已经回答清楚了。“原有状态”与“原有校准状态”不能相混淆。如果实验室履行了其对测量设备的控制权和职责,对送检取回的测量设备做到了包装与运输过程控制到位,该时间点的“原有状态值”才是校准机构给出的“校准状态值”。如果实验室放弃运输过程的控制,造成没有保持校准机构证书给出的校准状态,应追究违反运输过程规定的问题和责任,而不能追究期间核查的问题和责任。但这种状态下的首次期间核查虽然不是校准机构给出的“校准状态值”,却仍然是新校准后首次期间核查时的“原有状态”。
  这个“原有状态值”虽然也代表这次校准后的状态值,但因实验室对包装或运输的失控,这个“原有状态值”却并非校准机构证书给出的实际“校准状态值”。实际工作中,往往因种种原因包装或运输中的失控很难被发现,甚至当事人也会刻意隐瞒,计量确认员和期间核查人员只能相信校准机构给出的证书,依照规定工作程序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要这个“原有状态值”的用途,我也在29楼最后一段话说清楚了,其用途不可小视,绝不是路云嘴里习惯性放的“屁(用)”。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在29楼已经回答清楚了。“原有状态”与“原有校准状态”不能相混淆。
      谁混淆啦?哪个文件里说“原有状态”不是“原有校准状态”?鱼目混珠混淆概念的恰恰是你这个不学无术的“学术无赖”。
      如果实验室履行了其对测量设备的控制权和职责,对送检取回的测量设备做到了包装与运输过程控制到位,该时间点的“原有状态值”才是校准机构给出的“校准状态值”。
    你再怎么控制,也控制不了物流期间测量仪器的多次转运、搬运、装卸,你也控制不了物流公司的司机、装卸工、快递小哥的行为,你也没那个胆量敢拍胸脯说“保证测量仪器在托运期间不受颠簸、震动、跌落、摔碰”。除非你是自己随身携带,才能称为“未脱离实验室控制”。 做不到这一点,又提供不出任何数据证明,就没有任何理由说该时点的“原有状态值”就是校准机构给出的“校准状态值”
      如果实验室放弃运输过程的控制,造成没有保持校准机构证书给出的校准状态,应追究违反运输过程规定的问题和责任,而不能追究期间核查的问题和责任。
      哪家机构委外送检像你一样傻呀?人家不知道采取防震措施吗?采取了措施仍然遇到了野蛮装卸的,你追究谁的责任呀?你单位的运输过程规定是啥内容啊?能否晒出来给大家看看,说出来给大家听听?仪器出了问题你核查不出来,不追究你期间核查的责任追究谁的责任啊?你都不知道仪器是否失准,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是别人的责任啊?真是笨得出奇。
      但这种状态下的首次期间核查虽然不是校准机构给出的“校准状态值”,却仍然是新校准后首次期间核查时的“原有状态”。
      要这个“原有状态值”的用途,我也在29楼最后一段话说清楚了,其用途不可小视,绝不是路云嘴里习惯性放的“屁(用)”。
      既然承认你所谓的“原有状态”不是“原校准状态”,那还叫“期间核查”吗?与“期间核查”的本意相符吗?首次核查就留一个自欺欺人的假原始“档案值”,无论后续核查多少次,也无法查出被核查对象的“示值误差”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我说有屁用,说错了吗?你29楼最后一段说清楚什么啦?以偏概全只说了后续核查的结果与“档案值”相差较大的情况,我30楼恰恰是以后续核查的结果与“档案值”一致的情况对你进行了反问:两次首次核查留下的“档案值”一致,但两次校准的结果相差甚远(这次计量确认满足要求,下次计量确认不满足要求)。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上级机构的校准出了问题,还是你期间核查的方法出了问题?你正面回答了吗?
      这个“原有状态值”虽然也代表这次校准后的状态值,但因实验室对包装或运输的失控,这个“原有状态值”却并非校准机构证书给出的实际“校准状态值”。
      不是校准机构证书给出的实际“校准状态值”,那也配叫“原有”啊?脑袋被驴踢了吧。
      实际工作中,往往因种种原因包装或运输中的失控很难被发现,甚至当事人也会刻意隐瞒,计量确认员和期间核查人员只能相信校准机构给出的证书,依照规定工作程序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我30楼就问你:现在当务之急是问你有没有能力识别测量设备经长途运输后,计量性能有没有发生变化?请你正面回答“能识别”还是“不能识别”。“能识别”怎么识别?用什么数据能够证明被核查对象在脱离实验室控制的情况下,实施长途运输前后的计量性能不一致(发生了变化)?你这个“学术流氓”给大家展示的,就是这种臭水平呀。你没有能力识别不代表别人没有能力识别,恰恰说明你不学无术,不仅笨,而且还恶喜好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不仅自己在铁证事实面前死不认错,还要毫无证据的指责别人错。要不要我教你怎么识别呀,“学术无赖”?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