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低功耗智能气象监测系统技术参数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绿光气象站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低功耗智能气象监测系统技术参数
按照气象装备要求,智能气象监测系统应能实现风向、风速、气温、湿度、气压、雨量等基本气象要素的观测,并能根据需要扩展地温、辐射等其他气象要素的观测。因此,智能气象监测系统总体设计思路是首先必须在功能上满足观测需求,然后从便携站的应用场景人手,通过解决多个关键技术来达到便携、易架设、低功耗、多种通信方式的要求。首先对智能气象监测系统的总体逻辑结构进行了设计。
在逻辑结构中,数据采集器是智能气象监测系统的核心,它由处理器、时钟电路、数据存储器、接口、控制电路等部分构成,实现了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处理、数据质量控制、存储,并提供RS一232智能气象监测系统逻辑结构框图口完成数据传输。采集器提供传感器接口,用于接入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要求的气温、湿度、风、雨量、气压等气象要素传感器,整机观测性能符合气象业务观测要求。
智能气象监测系统
为了达到便携性的目的,气象站从结构、材料、包装等多方面进行了设计。
1、紧凑型结构设计。智能气象监测系统采用电源系统与采集系统、通信系统一体式机箱结构设计。机箱中配置了1节容量为20Ah/12V的锂电池,电源系统选配接人一块10w太阳能板,在户外使用时还可以选配车载电源作为电源系统的补给。为了方便携带和安装,选用螺旋桨式一体风传感器。三角支架和风杆采用一体化可伸缩结构设计,风杆和三脚架的长度均小于160cm,但高可以观测300em高度的风向和风速,有效减小包装携带的、体积。
2、选用轻质材料。智能气象监测系统的机箱采用耐老化的塑料材质取代传统的铸铁、铸铝及不锈钢材料,有效减轻了采集箱的重量。支架等结构件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并通过计算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减小厚度和尺寸。蓄电池选取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与传统的铅酸电池相比,相同重量可以获得更多电量。按6要素配置的智能气象监测系统总重量可小于40kg。
智能气象监测系统不仅在测量性能方面满足气象业务观测需求,同时通过便携性设计、易架设性设计、低功耗设计和多种通信方式的设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架设方便、功耗低、通信方式灵活等特点,更适合于各种移动应用和应急应用场合,也可以作为常规自动气象站的应急备份。
智能气象监测系统
智能气象监测系统的目的是用于移动应急气象观测,与常规自动气象站相比,所使用的数据采集系统应与常规自动气象站系统具有相同功能,可以进行数据采集、计算、质量控制、存储、传输,观测性能应能达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观测数据可以接人地面气象观测系统业务软件。同时,智能气象监测系统在设备重量、尺寸、安装建设时间、设备功耗、支持的通信方式等结构和功能需求上,更具有应急气象观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便携性是智能气象监测系统显著的特点。便携站应配置专用的便携式包装箱,具有重量轻、尺寸小、便于携带、方便运输和人工背负等特点。一般来说,按6要素配置的整套设备尺寸不应超过160cm,总重量应不超过40kg,设备包装的总数量应不超过4个,单个包装应不超过15kg,在开展应急气象观测时方便单人携带。
2、易架设性。便携气象站甩于移动气象观测或应急气象观测,所以要求在现场容易架设和调整,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工具要尽可能少,无需专用工具;连接电缆、接线工作要少。通过简单培训后,单个工作人员可在20min内完成架设,开始气象观测。
3、低功耗。便携气象站用于移动气象观测或应急气象观测,不能保证稳定的供电条件,通常只能采用蓄电池供电,或者采用太阳能、车载等备用供电方式,因此整套自动气象站系统必须具有非常低的功耗,可以在只使用20Ah蓄电池供电时,正常工作至少1周时间。
4、多种通信方式。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应能提供不同的通信方式,如本地通信、GPRS通信、CDMA1X、ZigBee等;在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不能提供服务时,应能支持卫星通信。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象站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