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流动相加酸、加碱、加盐的目的

浏览0 回复5 电梯直达
Ins_64fa449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流动相里加酸、加碱、加盐的目的是啥呀,一个物质怎么确定是酸性还是碱性的呀,加酸、加碱和加盐有限制只是为了保护整个系统吗,酸碱盐的类型是根据检测物质的性质来选的吗,有何规律吗,
推荐答案:hujiangtao回复于2022/06/08
待测物酸碱性可通过pKa值查询,流动相中含水部分的pH是影响离子型化合物的解离状态和色谱保留的重要参数,不同形态的保留随着pH的改变而明显不同,但对非极性较强或中性化合物影响不明显。在反相色谱中,控制pH会对化合物的保留带来最显著的变化。化合物从离子状态变化到非离子状态其保留因子可变化10~30倍,因此,pH是方法开发时最强有力的选择性调节工具。
对于大多数碱性化合物和一般的弱酸,采用低pH流动相(流动相加甲酸或乙酸)能使碱性化合物在硅胶基色谱柱上获得更好的峰形,大多数反相柱都可以在pH 2~8条件下使用。在低pH条件下,硅胶的硅醇基完全质子化,所以与带正电荷的碱性化合物的相互作用较弱,从而得到良好的峰形。对于酸性化合物来说,在低pH下不带电荷,可使其保留最大;而一些样品可能在低pH条件下无法分离,但在中等pH条件下具有更好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在中等pH范围内,碱性化合物(如胺类)可能仍带正电荷,而硅醇基则可能带负电荷,正负电荷之间的次级作用会影响碱性化合物的峰形。因此可以选择封端的色谱柱来屏蔽硅醇基。通常,pH 7时流动相添加剂可选择LC/MS兼容的挥发性乙酸铵或甲酸铵。在低pH或中等pH条件下,某些碱性化合物可能仍然没有足够的保留和选择性,这时可尝试使用更高的pH条件下(流动相加氨水)进行分离。因为在高 pH 条件下碱性化合物呈非解离状态,可以增加其保留。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hujiangtao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发帖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液质联用(LC-MS)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wuyuzega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改善峰形,某些样品不加酸液相不出峰的,有些样品加了酸之后峰形会变的好一些,但是要看具体情况,也有一些样品加了酸之后反而峰形变差。
2、调整保留时间,改善分离度。
3、保护色谱柱,分析某些PH过高或者过低的样品的时候
总的来说都是为了峰形,峰位。根据药物 自身的酸碱性,选择合适PH,对于反相来说,一般情况下,样品在分子状态下保留比较好,样品在色谱柱上的保留程度直接影响的就是峰形和峰位了。
赞贴
1
收藏
0
拍砖
0
2022/6/8 16:27:31 Last edit by dahua1981
hujiangt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待测物酸碱性可通过pKa值查询,流动相中含水部分的pH是影响离子型化合物的解离状态和色谱保留的重要参数,不同形态的保留随着pH的改变而明显不同,但对非极性较强或中性化合物影响不明显。在反相色谱中,控制pH会对化合物的保留带来最显著的变化。化合物从离子状态变化到非离子状态其保留因子可变化10~30倍,因此,pH是方法开发时最强有力的选择性调节工具。
对于大多数碱性化合物和一般的弱酸,采用低pH流动相(流动相加甲酸或乙酸)能使碱性化合物在硅胶基色谱柱上获得更好的峰形,大多数反相柱都可以在pH 2~8条件下使用。在低pH条件下,硅胶的硅醇基完全质子化,所以与带正电荷的碱性化合物的相互作用较弱,从而得到良好的峰形。对于酸性化合物来说,在低pH下不带电荷,可使其保留最大;而一些样品可能在低pH条件下无法分离,但在中等pH条件下具有更好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在中等pH范围内,碱性化合物(如胺类)可能仍带正电荷,而硅醇基则可能带负电荷,正负电荷之间的次级作用会影响碱性化合物的峰形。因此可以选择封端的色谱柱来屏蔽硅醇基。通常,pH 7时流动相添加剂可选择LC/MS兼容的挥发性乙酸铵或甲酸铵。在低pH或中等pH条件下,某些碱性化合物可能仍然没有足够的保留和选择性,这时可尝试使用更高的pH条件下(流动相加氨水)进行分离。因为在高 pH 条件下碱性化合物呈非解离状态,可以增加其保留。
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一个是对峰型有影响,如果pH值选的不好,色谱峰会出现大拖尾。
一个是对保留时间的影响。如果待测物质是中性的,那么pH值就没什么影响。不过如果待测物本身有酸碱性,那么影响就比较大了。比如说,一个碱性物质,流动相的pH值越小(就是流动相酸性越大),样品的保留时间越往前移。
一般流动相的pH值是根据样品的pKa值或者pKb值来确定的。
Ins_64fa449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hujiangtao(hujiangtao) 发表:
待测物酸碱性可通过pKa值查询,流动相中含水部分的pH是影响离子型化合物的解离状态和色谱保留的重要参数,不同形态的保留随着pH的改变而明显不同,但对非极性较强或中性化合物影响不明显。在反相色谱中,控制pH会对化合物的保留带来最显著的变化。化合物从离子状态变化到非离子状态其保留因子可变化10~30倍,因此,pH是方法开发时最强有力的选择性调节工具。
对于大多数碱性化合物和一般的弱酸,采用低pH流动相(流动相加甲酸或乙酸)能使碱性化合物在硅胶基色谱柱上获得更好的峰形,大多数反相柱都可以在pH 2~8条件下使用。在低pH条件下,硅胶的硅醇基完全质子化,所以与带正电荷的碱性化合物的相互作用较弱,从而得到良好的峰形。对于酸性化合物来说,在低pH下不带电荷,可使其保留最大;而一些样品可能在低pH条件下无法分离,但在中等pH条件下具有更好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在中等pH范围内,碱性化合物(如胺类)可能仍带正电荷,而硅醇基则可能带负电荷,正负电荷之间的次级作用会影响碱性化合物的峰形。因此可以选择封端的色谱柱来屏蔽硅醇基。通常,pH 7时流动相添加剂可选择LC/MS兼容的挥发性乙酸铵或甲酸铵。在低pH或中等pH条件下,某些碱性化合物可能仍然没有足够的保留和选择性,这时可尝试使用更高的pH条件下(流动相加氨水)进行分离。因为在高 pH 条件下碱性化合物呈非解离状态,可以增加其保留。
我看到有人说碱性物质,流动相就加碱,酸性物质,流动相就加酸,是这样吗
hujiangt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ns_64fa449e(Ins_64fa449e) 发表: 我看到有人说碱性物质,流动相就加碱,酸性物质,流动相就加酸,是这样吗
不是这么绝对的,保证峰型的情况下偏碱性的物质加酸有利于离子化,偏酸性物质相反。要综合响应值和峰型保留时间确定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