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中国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简介

浏览0 回复133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张恭庆,著名基础数学家。上海市人,1936年5月29日生。现任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于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历任助教、副教授、教授,数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其间1988年起兼任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他还是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数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石元春 (1931.2.18 -) 土壤学专家。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任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土壤地理和盐渍土改良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黄土高原更新世古土壤地理、分类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演替的系列。提出的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盐运动理论,揭示了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共存和交相为害的自然现象。还提出旱涝盐碱实行综合治理和治理的实质是对区域水盐运动的科学调节和管理,调节管理的枢纽和杠杆是浅层地下水的采补等一系列观点。此项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我国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的综合治理起了重要指导作用,并在主持的河北曲周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实验区的实践中取得重要突破。提出了对区域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的"PWS"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体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苏纪兰,物理海洋学家。湖南攸县人。195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61年获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67年获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士,1999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藉院士。曾任国际海洋科学研究委员会执委会成员,现为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主席。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94—1999),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开放实验室主任。80年代起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近海动力海洋学及河口动力海洋学方面。着重研究了黑潮对中国近海环流的影响;曾主持为时七年的“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中方首席科学家)。90年代起与国内渔业海洋学家共同推动中国的海洋生态动力学研究,曾共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重视河口研究中的海洋学方法应用,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杭州湾水系界面对悬浮物和污染物质迁移的影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惠永正,199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化学家。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62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曾任有机所副所长、所长。1982年至1984年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和罗格斯大学从事研究讲学。多年从事分子集合体化学和糖化学研究,发表论文13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获自然科学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曾获“上海市首届十位科技精英”称号,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现为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中药创新研究中心理事长兼主任;国家新药研究开发协调领导小组顾问;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药科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校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化学》顾问;《欧洲化学生物学杂志(ChemBioChem)》编委。1990年至2000年间曾任国家科技部副部长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许智宏,汉族,1942年1942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随后考上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在该所长期工作。1979年至1981年,先后在英国约翰依奈斯研究所和诺丁汉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自1983年起,历任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2年10月至2003年2月任中科院副院长;1999年11月起任北京大学校长。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7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现任国际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技术协会主席,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

  许智宏教授长期从事植物发育生物学、植物细胞培养及其遗传操作、植物生物工程的研究。在植物发育、组织和细胞培养以及生物工程领域,已发表论文、综述、专著共200多篇(册)。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郝柏林,理论物理学家。北京人。1959年毕业于苏联哈尔科夫大学。1963年莫斯科大学和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研究生肄业。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在固体能谱、高分子半导体理论、统计物理、天线理论、地震分析、混沌动力学、理论生命科学等领域发表大量论文,并著有中文著作9种、英文著作2种。“套磁介质天线的研究”、“三维晶格统计模型的封闭近似解”、“实用符号动力学”等获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等奖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贾兰坡1908年11月25日生于河北玉田,1929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31年就职于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同年,被派往周口店协助裴文中先生从事遗址发掘管理工作;1955年他接替裴文中先生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作,工作优异,继裴文中1929年发现第一个头盖骨之后,他在1936年11月连续发现三具“北京人”头盖骨,震惊了国际学术界。新中国成立以后,贾兰坡院士担负起周口店遗址发掘工作的重任,建立和领导了周口店工作站,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筹建和规划,并一直在该所从事研究工作。此后他历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荆其诚,心理学家。北京人。1947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心理学。1950年获该校人类学研究院硕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研究员兼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副主任,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执委会委员。在视知觉、颜色测量、航空心理及心理学体系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与他人合著有《色度学》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颜色科学的专著,对促进这一新兴科学领域在我国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著有《冯德和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派的理论基础》等。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师昌绪 (1920-)

师昌绪院士,年11月生于河北省徐水县。抗战前他就读于保定师范。抗战初期,他又进入流亡中成立的冀绥平津联合中学(后改名为国立第一中学),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活动。1941年高中毕业,他认为中国要强盛,就必须有自己的钢铁工业,从而考入了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45年毕业后,做为全班第一名,他被推荐到资源委员会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从事炼铜工作。1947年调到鞍山钢铁公司。1948年,利用1946年考取的出国资格,赴美留学。1949年,在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获硕士学位。1952年,又在欧特丹大学获博士学位。新中国的成立,使他倍受鼓舞,那时他曾准备应北洋大学的聘请回国任教。由于抗美援朝,美国不许留美中国学生回国,1952年他不得不受聘于麻省理工学院冶金系从事合金钢及其相变的研究。他与人合作的关于《硅对于超高强度钢的影响》的研究,对后来飞机起落架用钢300M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发表的“Fe-Mn-Al合金中恒温马氏体相变”也是经典之作。与此同时,他还和一批留美的爱国科学家同美国当局不屈不挠地斗争了三年。最后他们联名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表达他们迫切要求回国的强烈愿望。这封信由他送往印度驻美大使馆转交国内。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我国政府据此向美国提出无理扣留中国留学生的抗议,迫使美国同意他们回国,接着是中美大使级会谈,为中国留美学生自由回国打开了大门。

师昌绪院士于1955年6月回国后,长期在中科院金属所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所学术委员会第二、三届副主任、第四届主任、第五届顾问等职。1981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1982年,创办并兼任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1984年,调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198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嗣后被聘为该会特邀顾问。

师昌绪院士在金属所工作期间,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50年代,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他主持下,开展了钢中夹杂物生成过程的研究,参与建立了钢中夹杂物鉴定方法;为减少沸腾钢钢锭中硫的偏析,在生产条件下,他试验成功了加压凝固和振动凝固的新工艺;他领导科技人员,于大连钢厂在我国首先建立了小型倾斜式连续铸锭机。

50年代末,金属所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主要力量转向从事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我国当时缺镍无铬,他领导的研究室研究了一系列可以节约和取代镍铬的新材料,1958~1966年,在他指导下,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个铁基盘材合金-808,代替了用量很大的镍基合金。“文革”期间,他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可是在70年代,为了808的推广,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他率领科技人员长期驻厂,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制成了几千个涡轮盘。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70年代,又研制成功了具有国际水平的高强度铁基高温合金-761。 1958年, 还研制出一种不含镍的铬锰氮不锈钢,在尿素工业设备上表现出优异的抗蚀性,1964 年获国家工业新产品二等奖。在他领导下,还研制成功了完全不含镍铬的铁锰铝系奥氏体钢,可用作低温钢、耐热钢和无磁钢,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在我国经济三年困难时期,由于苏联撕毁合同撤退专家,停止供应高温合金,致使我国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生产遇到很大困难。他奉命率领金属所小分队去抚钢参加变形高温合金攻关组,他不畏劳苦,早出晚归,来往于沈阳、抚顺之间,以致患了肾盂肾炎,他抱病坚持,为GH30、GH33、GH37、 GH44 和GH47等镍基高温合金的试制和高温合金生产立足国内做出了贡献。

他还重视研究材料在使用中发生的问题。1958年,他研究的高温合金的包套挤压工艺,为我国变形高温合金的加工工艺研究探索了道路。1965年,他研究的喷丸再结晶处理,使410厂数千片GH33叶片免于因晶粒度不均匀而报废;1972年,在他指导下,金属所建立了低周疲劳,周期持久,振动载荷持久,有平均应力的疲劳等项测试技术,为高温合金在接近使用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的测试开辟了新领域。

他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并注意把基础研究成果用于新材料的发展。结合铸造合金,他提倡金属的凝固过程的研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1979~1985年,朱耀霄等开展关于“微量元素在高温合金凝固过程中的行为”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某些微量元素对高温合金中合金元素的偏析作用, 从而发展出M17F、DZ38G、M38G、M40等四种低偏析镍基铸造高温合金,为我国航空工业和工业燃气轮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多年来,他对科技管理工作地行过认真的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见解,在更高的层次上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他为金属所确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方针,并大力更新设备,对金属所发展成为一个学科比较齐全,人才比较集中,技术装备配套,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应用、开发基地起了很大作用。他还提出要把腐蚀所办成开放型研究所,为该所的成长发展指明了道路。早在60年代初期,他就是国家科委冶金专业组、冶金材料专业组及材料学学科组的成员。他多次参与或主持了国家技术科学规划、材料科学规划及新材料规划的制定工作。1988年,他参与制定的科技长远规划,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主持制定的新技术革命新材料规划,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北京工作期间,作为专家组长,他主持了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选拔和评估工作,是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的特邀评估专家。他曾任国家发明奖及自然科学奖的评委,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会副主任。

他热心我国学会工作,在中国金属学会成立一开始他就是理事及常务理事、材料科学学会理事长,现为荣誉会员。为了加强中国材料科学工作者之间的联系,他创建了包括27个有关学会的“中国材料联合会”,并任第一任主席;他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C-MRS)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国际材料科学界也有较高的知名度.他受邀参加了1987 年日本东京大学100周年大庆召开的“材料与社会”讨论会并做报告;1988 年东京的新材料国际会议,芝加哥的世界材料大会。

50年代,他曾先后被选为沈阳市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常委。从1963年开始,曾当选为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77年,被评为辽宁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和沈阳市先进科学工作者。1985年,中科院沈阳分院授予他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曾庆存,自然科学家。1935年5月4日生于广东省阳江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数理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所工作,任研究员、所长、兼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980年全国劳动模范,1989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0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在科学研究上,主攻大气科学、地球流体力学和应用数学。40年来在气候学、动力气象、数值天气预报理论、大气遥感和卫星气象学、地球流体力学、计算数学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取得突出的成就。近几年致力于大气和大洋环流理论、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数值模拟和预测理论以及地球流体力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著有《大气红外遥测原理》、《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第一卷)等多部专著。发表论文约百篇。其主要研究成果有用于数值天气预报的半隐式差分法、系统的大气适应过程理论和波包理论、大气和大洋环流数值模式设计及其在气候和环境模拟和预测中的应用。其研究成果“旋转大气中运动的适应过程问题的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卫星气象学的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大气地球流体力学问题的研究”获1989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LAPAGCM及其气候模拟”获1990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气候动力学和预测理论研究”获1998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他是以上研究的主力和领导组织者。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他还工诗善书,有其诗集“华夏钟情”。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