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关于检测机构检测人员有效确认问题

浏览0 回复12 电梯直达
paulv58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评审中,专家提出一个问题说检测人员未有效进行确认,当时现场也没有说太清楚

我们机构人员资料做了人员考核记录,人员培训记录还有一个人员授权跟确认记录,这个难道不算是有效么?

请教下群里的专家,你们的人员确认程序都是那些材料?能否提供一点资料供我们学习下,谢谢
推荐答案:未来工程师回复于2022/09/26
主要在于有效确认,员工的检测能力真的达标吗? 项目培训是否全覆盖,考核全覆盖,参与能力验证等等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状元秀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承之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确认要通过人员的学历职称,工作经历,培训经历等各方面综合性评价 不是单纯的一次考核
未来工程师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主要在于有效确认,员工的检测能力真的达标吗? 项目培训是否全覆盖,考核全覆盖,参与能力验证等等
石头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人员能力确认应该是指每年的技术人员评价表吧。包括学历、资质、培训及继续教育、参加能力验证或测量审核情况、日常监督等情况的一个总的评价。
ztyz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主,人员能力主要指的是学历、经历和技能,确认的话需要针对不同岗位任职要求(体系文件都有规定)进行。学历和经历我们一般人员入职前要求填写信息表,然后试岗,然后根据人员岗位意向和试岗结果进行岗位确认,这个是需要上岗考核的,一般分为理论和技能操作两部分,不同岗位侧重点不同,都通过了由管理层颁发上岗证。
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对人员能力评价确认,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业人员资格与岗位要求的符合性及综合专业素质评价。首先对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初审,通过查对人员专业学历、过往工作经历及接受教育培训及年度考核情况,确认人员的学历、专业、从业年限、职称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否符合岗位任职的基本需求。再通过对理论知识考核、科研能力、特殊领域从业资格证书、资质认定部门的考核合格结论、参加能力验证结果、被监督人员的日常监督记录等多渠道对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完成资格初评。之后,再进入第二步,即专业技能操作评价程序,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形式:

观察试验操作步骤或过程演示

根据制定的《年度项目操作能力考核评价表》,直接观察样品的制备(如合适)、样品的处理和检测、检验记录的书写及审核、质量控制、仪器维护保养等,从而确认该项目考核结果的正确性。

盲样考核

检测机构的能力取决于实验人员对标准及方法的理解及自身业务素质,盲样测试作为技术能力考核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尤为重要。为保证考核的公平性,要注意加强对盲样信息的管理,严格按照说明书或规定要求储存、分发样品,杜绝实验人员与盲样信息知情人直接接触。要对来样统一编号,严格管理,确保试验过程的科学、公正和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盲样测试考核主要为标准样品测量、留样复测、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等。在考核项目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被考核人的从业岗位和工作资历。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考核项目的难易程度要有所侧重,如样品前处理的复杂程度、试验步骤多少、计算简繁等。在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被考核人是否能按标准规程规范操作,存在哪些问题,是否需要补充培训。要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作为考核、评价、确认被考核人技术能力的依据。

检查记录

根据质量监督员每月的监督记录、内审年度报告、不符合工作报告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判,也可采用对重点人员随机抽样方式抽查其各种记录,如实验原始记录、质量控制记录、标准溶液配制记录、试剂使用记录、仪器保养及维护记录等。检查填写的各种记录是否及时、规范,用词是否准确。对存在的个性问题,每发现一处,均要求查找原因并进行分析,必要时面对面给被考核人提出指正并进行整改。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可作为集体培训内容,纳入年度培训计划。

疑难问题解答

疑难问答是考核评价技术人员是否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对平时考核能力佳、业务能力强、被认可为骨干力量的人员,可通过笔试或口试方式进行能力考核评价,如对日常检测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标准方法、样品处理、仪器设备操作、试剂配制、质量控制等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如何应对处理。从考核中可以发现一些有前途的后备技术力量,应为他们搭建良好发展平台进行重点培养。
很沉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人员有效性我觉得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人员的硬件资格,比如学历,专业,经验这些的确认说明。
另一个人总结性质的确认说明。
说白了,就是不是你有这些材料就行,还要有一个总结性文件。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主,人员的有效性确认,除了人员考核记录,人员培训记录还有一个人员授权跟确认记录,还需要包括日常质量监督,质量监控, 能力的持续评价等方式,还有人员学历 ,相关资格证书,参考外部培训等,内外部质量控制,比如参加外部实验室比对,能力验证,并取得满意结果,内部质量控制比如人员比对,加标回收,盲样测试等并符合要求,现场评审操作细节符合要求,技术规范,标准方法更新时候,培训考核合格,贵重,精密设备操作资格考核合格,实验室定期评价被授权人员的持续能力等。
Ins_6b96c45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paulv58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tyzb(zxz19900120) 发表:
楼主,人员能力主要指的是学历、经历和技能,确认的话需要针对不同岗位任职要求(体系文件都有规定)进行。学历和经历我们一般人员入职前要求填写信息表,然后试岗,然后根据人员岗位意向和试岗结果进行岗位确认,这个是需要上岗考核的,一般分为理论和技能操作两部分,不同岗位侧重点不同,都通过了由管理层颁发上岗证。
我们这边现在对上岗证不是特意要求了,但是要有相应的上岗培训考核记录
paulv58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123(m3149125) 发表:
对人员能力评价确认,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业人员资格与岗位要求的符合性及综合专业素质评价。首先对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初审,通过查对人员专业学历、过往工作经历及接受教育培训及年度考核情况,确认人员的学历、专业、从业年限、职称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否符合岗位任职的基本需求。再通过对理论知识考核、科研能力、特殊领域从业资格证书、资质认定部门的考核合格结论、参加能力验证结果、被监督人员的日常监督记录等多渠道对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完成资格初评。之后,再进入第二步,即专业技能操作评价程序,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形式:

观察试验操作步骤或过程演示

根据制定的《年度项目操作能力考核评价表》,直接观察样品的制备(如合适)、样品的处理和检测、检验记录的书写及审核、质量控制、仪器维护保养等,从而确认该项目考核结果的正确性。

盲样考核

检测机构的能力取决于实验人员对标准及方法的理解及自身业务素质,盲样测试作为技术能力考核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尤为重要。为保证考核的公平性,要注意加强对盲样信息的管理,严格按照说明书或规定要求储存、分发样品,杜绝实验人员与盲样信息知情人直接接触。要对来样统一编号,严格管理,确保试验过程的科学、公正和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盲样测试考核主要为标准样品测量、留样复测、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等。在考核项目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被考核人的从业岗位和工作资历。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考核项目的难易程度要有所侧重,如样品前处理的复杂程度、试验步骤多少、计算简繁等。在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被考核人是否能按标准规程规范操作,存在哪些问题,是否需要补充培训。要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作为考核、评价、确认被考核人技术能力的依据。

检查记录

根据质量监督员每月的监督记录、内审年度报告、不符合工作报告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判,也可采用对重点人员随机抽样方式抽查其各种记录,如实验原始记录、质量控制记录、标准溶液配制记录、试剂使用记录、仪器保养及维护记录等。检查填写的各种记录是否及时、规范,用词是否准确。对存在的个性问题,每发现一处,均要求查找原因并进行分析,必要时面对面给被考核人提出指正并进行整改。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可作为集体培训内容,纳入年度培训计划。

疑难问题解答

疑难问答是考核评价技术人员是否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对平时考核能力佳、业务能力强、被认可为骨干力量的人员,可通过笔试或口试方式进行能力考核评价,如对日常检测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标准方法、样品处理、仪器设备操作、试剂配制、质量控制等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如何应对处理。从考核中可以发现一些有前途的后备技术力量,应为他们搭建良好发展平台进行重点培养。
很详细,谢谢,我学习一下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