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仪器设备量值溯源的方式

浏览0 回复10 电梯直达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实验室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实现量值溯源,(换种说法就是:保证测量结果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

1)具备能力的实验室提供的校准;

比如:

通过CNAS认可的校准实验室提供的校准证书;

通过美国A2LA认可的校准实验室提供的校准证书;

ILAC协议下的校准实验室提供的校准证书都是认可的

2)溯源至SI的有证标准物质的标准值;

这里说的标准物质,是指有证标准物质,能如果溯源到SI单位。就是说是CRM,不是RM。

例如:GBW 08675 甲基汞溶液标准物质,这个就是能够溯源到SI单位的有证标准物质。

3)SI单位的直接复现,并通过直接或间接与国家或国际标准比对来保证。

这里特指中国计量院,是中国的最高计量机构。

?

技术上不可能计量溯源到SI单位时,用如下3种办法解决:

1)溯源至标准物质生产者提供的有证标准物质;

一般是指通过ISO17034的实验室生产的标准物质,这里的标准物质并不要求溯源至SI单位,没有强制要求是有证标准物质。

2)描述清晰的参考测量程序、规定方法或协议标准的结果,

这里是指一些组织或者机构公布的方法,也可以是实验室制定的非标校准方法

3)通过比对实现溯源

这里的比对要满足2个条件

a)3家以上(含3家)实验室比对

b)3家比对的实验室获得CNAS认可或者是ILAC多边承认协议成员认可的实验室

?

1)CNAS-RL01条款7.6

2)CNAS-CL01条款6.5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状元秀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分享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状元秀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个人觉得楼主所分享的文章,混淆的“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和“向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性”两个概念。前者是说通过不间断的校准链,将测量结果与参照对象联系起来,逐级向上溯源至国家基准。而后者是指溯源到国际单位制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性。这个在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就有明确的定义:

      其实在我国,量值溯源(指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的方式有三种:1、检定,2、校准,3、比对。第3中方式通常都是指“国家副基准”与国家最高计量标准(即“国家基准”)之间的比对,或“国家基准”与“国外基准”之间的国际比对,才认为是溯源。日常工作计量器具之间的等精度比对不具有溯源性。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虽然测量结果的量值溯源与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有不同,但如果不考虑底层的“测量结果”到“测量设备”这个环节的溯源链,楼主提供的“仪器设备量值溯源的方式”的学习总结,无论对测量结果还是测量设备的溯源方式都是有用的,是没有问题的,对大家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楼主总结的题目是“仪器设备量值溯源的方式”,讲述的内容符合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4.14条“计量溯源性”的定义。路云提到的4.16条术语与4.14条术语在概念体系中属于同一个概念系统,无非增加了一个定语“向测量单位的”,是“计量溯源性”的下位术语,是其“属种关系”的“下位术语”,或称“特例”。在“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中,下位概念继承了上位概念的全部属性,因此“向测量单位”进行溯源只是“计量溯源性”的一种溯源形式而已,所以楼主的提法完整而正确。陆云所说的“前者”与“后者”的区别是画蛇添足,是不存在的,是颠倒了两个术语的上下位关系,也是他一贯概念混淆的根源所在。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马扎”楼层的规某人的确是喜欢三更半夜爬起来搅局。明明“计量溯源性”与“向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性”在JJF1001-2011中属并列关系,从他嘴里出来就瞎编臆造成了上下级的从属关系。既然是上下级的“从属关系”,为什么不将“向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性”的编号编为“4.14.1”呀?为什么不将后者放在前者的注释里去解释呀?
      “计量溯源性”定义说得清清楚楚,是通过不间断的校准链实现的,针对的是“测量结果(量值)”,每一级校准都是有“不确定度”的。“向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性”针对不是“测量结果”,而是“参照对象”,并且这个“参照对象”是特指实际实现的测量单位定义时的计量溯源性。请问“测量单位的定义”,需要不间断的多级“校准链”才能实现吗?仅“测量单位”而言,它有不确定度吗?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骂人成性的流氓一天不骂活不下去,为了谩骂绞尽脑汁寻找借口,甚至连别人上网时间也成为了他的骂人理由,似乎上网时间也是判定观点对错的必然指标,实在是可悲、可叹、可怜、可笑!
  名词术语在国家术语定义规范中的编号难道会影响该术语在概念系统中与其他术语的关系和地位吗?什么是“参照对象”,什么是“测量结果”?这两个术语相互间的关系你清楚吗?
  请你看清楚我说的关系是“属种关系”,“计量溯源性”是上位术语,“向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性”是“下位术语”,你却别有用心地歪曲为“从属关系”,并说它们是“并列关系”。我多次教育你,你长期概念不清和概念混淆,根子就在于你对概念系统一无所知,并建议你学习一下概念系统的基本形式。请问你知道两个术语如果是“并列关系”,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吗?如果你搞清楚“并列关系”的条件,就不会在这里胡说八道,说“计量溯源性”与“向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性”是并列关系了。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2/10/28 3:42:36 Last edit by en_liujingyu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骂人成性的流氓一天不骂活不下去,为了谩骂绞尽脑汁寻找借口,甚至连别人上网时间也成为了他的骂人理由,似乎上网时间也是判定观点对错的必然指标,实在是可悲、可叹、可怜、可笑!
      你哪里不是一天不施展恶劣学风就浑身骨头发酥呀。整个论坛除了你这个“学术流氓”效仿高玉宝笔下的周扒皮,天天半夜起来捅鸡舍,还能找到第二个吗?可谓是空前绝后,难道我冤枉你了吗?你是不是又想声明你身处美国,与国内有12小时时差呀?
      名词术语在国家术语定义规范中的编号难道会影响该术语在概念系统中与其他术语的关系和地位吗?什么是“参照对象”,什么是“测量结果”?这两个术语相互间的关系你清楚吗?
      我不清楚你清楚啊?什么是“参照对象”?什么是“测量结果”?你概念清楚,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请你看清楚我说的关系是“属种关系”,“计量溯源性”是上位术语,“向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性”是“下位术语”,你却别有用心地歪曲为“从属关系”,并说它们是“并列关系”。
     
      “学术流氓”睁大眼睛看看清楚,这不是我编造杜撰出来的吧。“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与“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性”本就是两个并列的“种”,“溯源性”才是两者的“属”。“测量结果”5N的力,通过不间断的校准链,溯源至国家力基准机所复现的5N的力,这叫“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力值单位“N(牛顿)”的定义时,可溯源至SI的长度单位“m(米)”和SI的时间单位“s(秒)”,这叫“向SI单位的计量溯源性”。“地板”某人狗屁不懂在这里瞎嚷嚷。
      请问你知道两个术语如果是“并列关系”,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吗?如果你搞清楚“并列关系”的条件,就不会在这里胡说八道,说“计量溯源性”与“向测量单位的计量溯源性”是并列关系了。
    像你这种大粪浇(教)屎误人子弟的臭水平,居然也好意思厚颜无耻地以“师爷”自居在这里丢人现眼地说教。你告诉大家“并列关系”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呀?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骂人流氓终于肯上网搜索概念系统中的基本术语了,虽然没有摆脱只会复制粘贴,不会自己动动脑筋的老毛病,但这种不坐享其成的态度微小改进,仍然值得给他一个点赞。但,我还是只能直说,这个复制粘贴的解释,“属种关系”也叫“从属关系”的说法,明显而严重地混淆了“从属关系”和“属种关系”。这种混淆概念的思维方式,与一贯概念不清、概念混淆的骂人流氓路云先生有共同点。

  术语“京剧”与“戏剧”的确属于“属种关系”,这一点说对了。因为“京剧”与“戏剧”相比,多了个地方属性的限定定语“北京”,所以“戏剧”是上位术语,“京剧”是下位术语。但两者之间绝不存在“从属关系”。

  请骂人流氓不要只研究骂人技巧,抽一点点时间去学习一下“从属关系”的定义,了解如果两个术语之间存在“从属关系”,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然后稍微动动你那木鱼式的脑筋思考一下。我相信就应该明白自己复制粘贴的解释,到底存在什么错误了。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2/10/30 2:46:07 Last edit by en_liujingyu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属种关系”也叫“从属关系”的说法,明显而严重地混淆了“从属关系”和“属种关系”。这种混淆概念的思维方式,与一贯概念不清、概念混淆的骂人流氓路云先生有共同点。
      你说混淆就混淆啦?你以为你是谁呀?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人家的说法是“概念混淆”呀?你就一十足的“学术无赖”,居然也以墨索里尼自居,真是厚颜无耻。
      因为“京剧”与“戏剧”相比,多了个地方属性的限定定语“北京”,所以“戏剧”是上位术语,“京剧”是下位术语。但两者之间绝不存在“从属关系”。
      凭什么?依据呢?证据呢?
      请骂人流氓不要只研究骂人技巧,抽一点点时间去学习一下“从属关系”的定义,了解如果两个术语之间存在“从属关系”,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然后稍微动动你那木鱼式的脑筋思考一下。我相信就应该明白自己复制粘贴的解释,到底存在什么错误了。
      你大粪浇(教)屎的臭水平,居然也好意思在这里吹牛唆泡。你告诉大家,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为“戏剧”的“从属关系”呀?与“戏剧”是“从属关系”的是哪些剧?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是不是概念混淆,谁说了都不算,每个人的帖子内容白纸黑字在那里作铁证。
  凭什么说“戏剧”和“京剧”是“属种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我已经告诉你“属种关系”与“从属关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关系,且建议你先搞清楚“从属关系”的定义,搞清楚两个概念成为“从属关系”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术语“京剧”的“剧”字特指术语“戏剧”,“京”字则特指“北京”,因此“京剧”是带有定语“北京”的“戏剧”。“京剧”继承了“戏剧”全部特性,并具备了北京地方特色,是“戏剧”的一种。所以它们是“属种关系”,“戏剧”是上位术语,“京剧”是下位术语。
  技术讨论中的恶毒谩骂只能证明你的道德品质低级下流。谁的水平是“大粪浇(教)屎的臭水平”,谁“居然也好意思在这里吹牛唆泡”,你的帖子都在作证。一个术语怎么才能成为另一个术语的“从属关系”,这是概念体系最基本最简单的常识。自己不懂还要胡说八道,还要骂人,就只能证明你是名副其实的一贯概念不清,概念混淆,只会骂人的社会流氓。
  你的提问本身就说明你的无知,我明确告诉你,所有的地方“剧”都是“戏剧”的一种,与“戏剧”都是“属种关系”,都不可能成为“从属关系”。尽管你已年过花甲,我仍然可以不计较你的年幼无知和品德败坏,像教育三岁孩子那样,用众所周知的术语“年”为例手把手教你,你要认认真真听好了:
  “属种关系”突出“种”或“类”,例如闰年、平年,以及农历年、公历年等,与“年”之间都是“属种关系”。但,“从属关系”强调的是一个术语相当于另一个术语的“零部件”,属于构成另一个术语“机体”上的一部分,即下位术语必须是组成上位术语的一部分。例如春、夏、秋、冬四个术语都是构成术语“年”的一部分,因此术语春、夏、秋、冬与“年”的概念关系是“从属关系”,而不是“属种关系”,“年”是上位术语,春、夏、秋、冬是下位术语。
  我相信,如果你的智力真能听懂我上面说的例子,你就一定会明白你复制粘贴的内容错在哪里,知道与“戏剧”能成为“从属关系”的术语应该是什么了。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凭什么说“戏剧”和“京剧”是“属种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我已经告诉你“属种关系”与“从属关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关系,且建议你先搞清楚“从属关系”的定义,搞清楚两个概念成为“从属关系”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此话说了跟没说一样,与放屁无异。
      术语“京剧”的“剧”字特指术语“戏剧”,“京”字则特指“北京”,因此“京剧”是带有定语“北京”的“戏剧”。“京剧”继承了“戏剧”全部特性,并具备了北京地方特色,是“戏剧”的一种。所以它们是“属种关系”,“戏剧”是上位术语,“京剧”是下位术语。
      这还用得着你来宣传吗?我6楼晒出的截图本来就是这个意思,两者之间就是“从属关系”,即“京剧”属于被“戏剧”包含的概念。以此类推,“戏剧”还包含“话剧”、“歌剧”、“舞剧”、“哑剧”、“音乐剧”等等等等。这些剧种都是并列的“种”概念,上位的“戏剧”才是“属”概念。按此逻辑,“误差”就相当与“京剧”,“残差”就相当于“话剧”,其上位概念“测量”才相当于此处的“戏剧”(“属”概念)。所以“测量”与“误差”(或“测量”与“残差”)之间是“属种关系(或‘从属关系’)”,“误差”与“残差”之间,是并列的“种”关系。
      一个术语怎么才能成为另一个术语的“从属关系”,这是概念体系最基本最简单的常识。自己不懂还要胡说八道,还要骂人,就只能证明你是名副其实的一贯概念不清,概念混淆,只会骂人的社会流氓。
      你毫无学术道德底线施展恶劣学风,难道不卑鄙、不无耻、不低级、不下流?你懂什么?谁胡说八道呀?你这么喜招好挨骂,我为什么不成全你。你以为你嘴巴很干净呀,要不要我把量友专门为你收集的“规氏文明用语集”在此晒出来公示给大家看呀?臭不要脸的“学术流氓”,别给脸不要脸。
      “属种关系”突出“种”或“类”,例如闰年、平年,以及农历年、公历年等,与“年”之间都是“属种关系”。但,“从属关系”强调的是一个术语相当于另一个术语的“零部件”,属于构成另一个术语“机体”上的一部分,即下位术语必须是组成上位术语的一部分。例如春、夏、秋、冬四个术语都是构成术语“年”的一部分,因此术语春、夏、秋、冬与“年”的概念关系是“从属关系”,而不是“属种关系”,“年”是上位术语,春、夏、秋、冬是下位术语。
      大粪浇(教)屎也好意思在这里说教?“年”是“时间”概念,春、夏、秋、冬是“季节”概念,你搬出驴头来套马嘴,到底想忽悠谁呀?请问“春”、“夏”、“秋”、“冬”四个术语,是不是另一个术语“季节”“零部件”?是不是构成“季节”这个术语“机体”上的一部分
      我相信,如果你的智力真能听懂我上面说的例子,你就一定会明白你复制粘贴的内容错在哪里,知道与“戏剧”能成为“从属关系”的术语应该是什么了。
      你上面的例子,无非就是在这里偷换概念、指鹿为马、鱼目混珠。与“戏剧”能成为“从属关系”的,应该是什么?说呀“学术无赖”。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