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质谱中为什么某些物质的响应值很低

浏览0 回复2 电梯直达
深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质谱信号的强弱和检测器检测到的离子流强度有关,而离子流的强弱跟物质的分子结构还有仪器类型有关系,比如做EI,如果样品挥发性好、在质谱离子源内能很好的离子化,得到的信号就很强;相反,如果样品分子量或极性很大,高沸点不易挥发,在离子源内很难被离子化,得到的信号就会很低。但是如果把极性大的样品放在ESI里来做,就可能得到很强的信号。
所以说,做质谱分析首先要根据样品的结构性质来选合适的分析仪器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PAE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xx_dxd_x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离子化效率的高低,不能简单看挥发性,还要结合离子产生的原理来考虑。
EI源是通过电子撞击使目标物丢失一个电子形成正离子,因此电离能低的结构,或者具有给电子基体的结构,都有利于发生该反应,比如含芳环的化合物响应会比较强。反之,电离能高的结构,或者含有拉电子基团的分子,都不利于发生丢失电子的反应,比如醇类、胺类以及含羰基化合物响应都比较低。
ESI源是在喷雾过程中发生电荷的转移,目标物结合一个氢离子而形成正离子,因此电子亲和能高的基团,以及具有拉电子基团的情况,都有利于离子化,所以胺类、羰基化合物等会有较高响应。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