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实战宝典】关于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铬含量的问题?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小官人-闭关修炼中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发帖人:mingli86

链接: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3441576

问题描述:

1.土壤样品加入浓硫酸、浓磷酸、浓硝酸后进行消解,需要消解多长时间?对电热板的温度有要求在220 ℃以下,若温度过高会有什么影响?土样未完全变白,还有部分黑色小颗粒物质,对测定有无影响?

2.趁热滴加叠氮化钠溶液时,对溶液的温度有什么要求?若滴加叠氮化钠的量过量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紫红色刚好消失,将比色管放入冷水中迅速冷却的目的是什么?

3.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溶液比色后,标准曲线的几个溶液是紫红色的,而样品溶液的颜色刚开始是紫红色的,大约20 min之后就变成了橘红色的,样品变色的原因是什么?

解答:

关于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铬含量方法可以参考《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

1.土壤样品消解时间受很多因素影响,与土壤称样量、土壤类型、加热时间、消解温度、消解试剂、加酸量、消解器皿有关,以加热至冒浓白烟以驱除氢氟酸为消解终点,并且消解液不要蒸干。电热板的温度过高浪费试剂且增加本底空白,可能引起待测元素挥发造成损失。消解液里黑色小颗粒物质主要是未完全消解的含碳物质,由于样品中有机物含量高,致使坩埚底部出现黑色小颗粒。黑色小颗粒对样品测定有较大影响,原本富集于动植物体内后形成的土壤腐殖质中的重金属元素没有完全析出,造成结果偏低。在土壤大多数无机元素总量测定过程中,需要将有机物彻底消解,制成澄清、透明、适于仪器检测的水溶液,样品中有机物含量高,致使坩埚底部出现黑色,盖上盖子加入高氯酸,高温下数小时可充分消化有机物,消解完成后必须把高氯酸赶尽,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滴加叠氮化钠溶液时间,对溶液的温度有一定要求,应当在溶液微沸时或微沸刚结束时,原因是叠氮化钠是一种对Mn7+还原成Mn2+的特效还原剂,其还原时需在酸性中微沸时反应较快;由于NaN3Cr6+Fe2+均不发生反应,在加入过量的NaN3对铬的氧化还原测定均无影响。将比色管放入冷水中迅速冷却的目的是将溶液温度降至室温,可以减少二苯碳酰二肼与Cr6+显色时间。

高温下,二苯碳酰二肼与Cr6+显色效果很差,可能在高温下,二苯碳酰二肼本身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不与铬离子发生络合反应,所以显色效果很差;在室温条件下显色最为适宜。

3.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溶液比色20 min之后样品溶液的颜色变成了橘红色的原因可能有几个:(1)溶液颜色干扰,试剂颜色的变化和试剂颜色互补性对测定过程的影响。实验过程中,试剂具有一定的颜色,如硝酸与空气长时间接触会形成棕色气体,颜色的变化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多种颜色混合也会让颜色之间产生互补效果,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利用脱色柱将混杂的颜色进行消除或通过空白试验等方式消除。(2)干扰物质的影响,溶液中的游离氯、次氯盐、高氯酸盐、过氧化物和其他氧化性物质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干扰样品的显色结果;亚硫酸盐、硫化物、还原二价铁、亚硝酸盐等,通过和溶液中的六价铬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不会出现明显的显色反应或颜色不显色,测量结果差。当铁离子含量超过400 mg/L时,会生成黄色化合物,这种颜色反应也会干扰测试结果。为了消除这种干扰,样品溶液的颜色调节三价铁的酸度时,需要将硫酸用磷酸代替,如果磷酸过量会产生复合离子,从而让三价铁显色反应产生的影响消失。一些金属离子在显色反应测定时会生成有色化合物,这样就会导致显色反应是不精确、不敏感的。一些金属离子和二苯碳酰二肼的反应会导致有色物质生成,导致测定结果颜色不准确。铝离子与二苯碳酰二肼之间的反应所产生的颜色干扰将在15 min 内缓慢消失,因此可以在添加显色剂以去除其他有色物质,15 min后开始吸光度测量。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原子吸收光谱(AAS)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