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实施纠正措施容易出现哪些错误?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物价真高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在检验检测活动中出现不符合项是常有的事,不符合项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评审发现,比如首次评审、扩项评审、复评审、内部审核等;一个是源于日常工作发现,日常工作中不符合工作随处可见。有些不符合项我们只需采取纠正和控制措施,当经过评价确定不符合工作会再次出现或在其他场所出现时,就需要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符合产生的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对不符合项应进一步澄清。不符合项在开具时会经过提炼和概括,较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没有搞清楚不符合项的本意,这会误导原因分析和所设计的纠正措施。实验室应进一步核实不符合项出现在什么场合、什么地点、哪项工作、哪个要素,真正弄清楚不符合项及不符合条款。

(2)应分析出现不符合的根本原因。在对原因进行分析时,我们是要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就要找到发生不符合的根本原因,没有分析出根本原因,即使采取了纠正措施,不符合仍然会再次出现。根本原因通常并不明显,明显的是直接原因,应分析出所有潜在原因,再确定哪些是导致不符合发生的根本原因。

(3)应对类似情况进行审核或排查。不符合原因分析准,纠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就容易很多。但实施纠正措施只是对该不符合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纠正,在其他场合有没有类似的不符合,还需要举一反三,对同类情况进行审核。经过审核,往往会发现仍有类似的不符合,就需要进一步采取纠正措施。

(4)应验证采取纠正措施的效果。实施纠正措施的目的是消除产生不符合的根本原因,使不符合不再出现。实施人员应再次确定经过分析是否找到了根本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可消除根本原因,以便验证该措施的有效性。

当然,采取纠正措施可能会变更检测流程,甚至需要变更管理体系,这会给管理体系运行带来新的风险,同样需要引起实验室的关注。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技术咨询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