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测量多种物质时内标数量的选择

浏览0 回复1 电梯直达
Ins_3e1e1ff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内标的一个选择要求是:与待测物保留时间应接近但不重叠。这里面的“接近”具体怎么理解呀?待测物的保留时间如果是10min,内标的保留时间是6min,这样算是接近吗?
2、在测定10几种羟基多环芳烃时,只选了3-羟基菲13C6和6-羟基屈13C6这两种碳标,羟基芘定量的时候用的却是6-羟基屈13C6。按这个道理的话,岂不是这些物质我只选一种内标就可以了?
3、针对2,目前看到的做法有两种:一种内标对应几种目标物来定量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对应了一种内标来定量的。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一种物质对应一种内标,10种物质对应10种内标,进行定量,是不是更好。

实际操作中,内标最终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我的目的是减少进样量的影响,计算回收率,扣除基质效应,我测十几种物质,选两种内标是不是就可以了,甚至一种。为什么大家有得选的多,有得选的少啊?好奇怪呀,怎么选的呢
推荐答案:hujiangtao回复于2023/05/06
液质首选同位素内标,所以不存在1中“与待测物保留时间应接近但不重叠”的问题,待测物同位素内标和待测物分子结构一致,只是氢、碳等特殊位置被H2、C13同位素取代,羟基多环芳烃性质相似选一种同位素内标定量就可以,因为同位素内标价格昂贵,组分过多时每种都用同位素内标定量不现实。简单说内标法可以同时校正方法回收率和基质效应,所以同位素内标是首选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hujiangtao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发帖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液质联用(LC-MS)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hujiangt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液质首选同位素内标,所以不存在1中“与待测物保留时间应接近但不重叠”的问题,待测物同位素内标和待测物分子结构一致,只是氢、碳等特殊位置被H2、C13同位素取代,羟基多环芳烃性质相似选一种同位素内标定量就可以,因为同位素内标价格昂贵,组分过多时每种都用同位素内标定量不现实。简单说内标法可以同时校正方法回收率和基质效应,所以同位素内标是首选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3/5/6 11:00:05 Last edit by hujiangtao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