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实验室如何做好标准物质管理?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物价真高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标准物质可以说是检验检测行业的“量具”,主要用于确定样品的特性值、方法验证、期间核查、质量控制以及人员技能考核等用途。标准物质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仪器设备管理相比又有其特殊性,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1)标准物质采购。实验室使用的标准物质种类繁多,选择标准物质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a)优先选用质量管理体系完备的标准物质生产者提供的标准物质;b)优先选用有证标准物质,主要有国家计量管理部门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物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批准发布的标准样品;c)当无法选择到相同基体标准物质时,可选用与分析样品相近的标准物质,只有使用与被测基体相同或相近的标准物质,才能尽可能保证定量不受基体影响。

(2)标准物质验收。购买回来的标准物质,实验室应进行验收,验收通常包括:数量和品种是否一致;包装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完整;有无证书;定值日期和有效期;从外观判断,溶液是否有沉淀、变色、分层现象;以及不确定度是否符合要求等。条件允许时,可采用测量等手段进行验收。

(3)标准物质入库。购买标准物质后,应交由标准物质管理员进行入库登记,应记录入库单号、批号、数量、入库时间、存放位置、品名及标准值等信息,并建立标准物质管理台账,以便于查询和使用。

(4)标准物质储存。存储环境应严格依照标准物质证书要求,应存放于干燥、阴凉、通风、干净的环境中。一些需要放置在阴凉处的标准物质,应避免将其放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对于需要冷藏保存的,应满足存储温度的要求;存放区应有明显的标识,应有防污染的措施。对于量值极易发生变化的标准物质,一般在打开包装后应按照要求尽快使用,不能留存反复使用。对于可多次使用的标准物质,应保证开封后得到恰当的保存。对一些含有极强毒性化学品的标准物质,应按剧毒化学品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5)标准物质使用。标准物质特性值只有严格按照证书的程序和条件操作才有效,如规定了配制方法,应严格执行。如果证书中规定了取样前必要的均匀化措施,如混匀等,应严格执行。如果证书中规定了最小取样量,那么使用时的实际取样量不低于最小取样量。大多数购买的标准溶液为储备液,浓度均比较高,需要通过多次稀释获得需要浓度的使用液,为保持检测结果的可溯源性,需要保存整个配制过程的记录,填写标准溶液配制记录表。

(6)标准物质核查。标准物质核查是对标准物质的特性值、保存条件、外观形状进行检查验证,以确保标准物质的特性值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标准物质核查应制定核查计划、核查方法、进行结果评价以及保存其详细记录等,以保证其溯源性。对于未开封的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主要包括:是否在有效期内;存储环境条件是否满足要求;标准物质包装、标签、证书是否完整;其外观(颜色、形状)是否发生变化等。对于已开封的,期间核查除了检查有效期、存储环境、包装、外观外,还应对其特性值进行核查。对其特性值进行核查并不是对标准物质进行定值,而是核查标准物质的值是否稳定,是否发生了变化,实验室是具备对特性值验证的能力的。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