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是否所有的计量设备都需要维护保养和使用记录?

浏览0 回复41 电梯直达
物价真高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Ins_fe711c4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5337201jwl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正常计量检测设备都需要有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
liushaoliche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承之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很沉(zhao1hao2985) 发表:
使用要有记录这个我觉得是对的。但是否一定要有使用记录这种单独的形式,是值得斟酌的。像我们的原始记录上都有使用的设备、实验日期、测试人员。这种已经足以溯源了。
但很多时候,评审专家,还是要我们单独搞一本设备使用记录。这种贼尴尬。
而且很多设备一天要做几百个样品,专家还想让我们把这个设备今天做的样品的编号写在记录本上。这就真的TMD搞笑了。每天写个记录本,跟小作文一样。还好领导不NC,没听,加上公司有点关系,给扯过去了。否则真的要骂街了。
使用记录是要有样品编号的,评审时候过了 ,到时候双随机或者执法遇到  就麻烦了
很沉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承之(dacaoyu) 发表:
使用记录是要有样品编号的,评审时候过了 ,到时候双随机或者执法遇到  就麻烦了
这在很多行业根本不现实。有的行业一天一台设备要做几百个样品。编号都不一样。根本不可能去详细记录。而且溯源是个坑,随便你怎么解释。双随机也没有道理。最后反正都是靠关系。用我们领导的话讲,谁家还没几个专家啊。你今天这么弄我们,明天我就弄你们去。别的不说,我如果去评审,真较真来,没一家机构能活下来的。
很沉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Nerif(Ins_6d6d3274) 发表:
这张图是22年山东省双随机的不符合项,没有使用记录结果只会比这家机构更惨。另外你说使用频次频繁的设备,没必要专门做查看啥的,我还是举这个天平的例子,绝大部分实验室的天平使用当天都会自校一次,也会在使用前后打扫,各个实验室肯定会有仪器设备保养计划,天平的维护保养就是清洁和自校,这个维护保养计划一个月一次符合要求,一天一次也符合要求,为了省事我相信很多实验室都是一月写一次。尺子外观也是,这个记录证明了从上个月到这个月这把尺子都是好的,维护记录就是针对这把尺子这一个月的时间良好使用的一个佐证。还有就是你的使用记录,是实验日期,没有具体的几点几分吧,如果没有使用记录注明几点几分,那么又如何证明低保质期样品及时做了实验,同时证明两个不相同项目但是使用同一台设备的实验时间是不冲突的呢
这个不符合项,其实就是强行判不符合,首先,准则里没有任何一个条款,要求设备使用记录必须有样品编号。判这个只是基于溯源性条款。溯源性条款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条款。如果真较起真来,没有一家机构是合格的。因为溯源具体需要溯源到什么程度就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了。比如你举的例子,对于低保质期样品,你如果需要我当然可以在原始记录上记录测试时间。而且中国的法律是基于无罪推论,你不能先入为主认为我编造数据,然后要求我证明自己没编造。比如你首先认为我测试时间冲突了,然后让我证明,这就是不合理的。而且这个数据我依然可以编造,其实根本没任何意义,如果基于有罪推论,那就几乎没有办法证明自己合规。
那我是不是可以要求实验室必须保留所有试验的电子视频录像证据。因为按这个逻辑,只要你手写的数据,我都可以认为你是凭空编的。并没有测试(因为这种事我就干过,我凭空造了半个实验室的数据,而且时间逻辑上看不出任何问题)。没有抬杠的意思,只是现在确实有很多专家判的不符合,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权威性,而不是基于条款的合理性。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东西本身就是权力机构滥用权力的一种表现,并不是为了规范管理检测机构。当然为了减少麻烦,有条件的还是尽量做。
承之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很沉(zhao1hao2985) 发表:
这在很多行业根本不现实。有的行业一天一台设备要做几百个样品。编号都不一样。根本不可能去详细记录。而且溯源是个坑,随便你怎么解释。双随机也没有道理。最后反正都是靠关系。用我们领导的话讲,谁家还没几个专家啊。你今天这么弄我们,明天我就弄你们去。别的不说,我如果去评审,真较真来,没一家机构能活下来的。
按你这样评审都随便糊弄了 最终都瞎扯了。行业是有评审规则的,不是你觉得麻烦就可以独立随心。检测行业就是因为水货太多 太放松 入门太简单 才搞的什么玩意都能入门 最后劣币驱逐良币。
很沉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承之(dacaoyu) 发表: 按你这样评审都随便糊弄了 最终都瞎扯了。行业是有评审规则的,不是你觉得麻烦就可以独立随心。检测行业就是因为水货太多 太放松 入门太简单 才搞的什么玩意都能入门 最后劣币驱逐良币。
这根本不是糊弄的问题,而是你对溯源性过度解读。溯源性本就只是要求达到实验可在原条件下重现性即可。
而且评审是不能有罪推论,你觉得有问题,应该自己找证据,而不是让机构自证清白。你觉得时间冲突,就应该自己找证据,而不是让机构证明时间不冲突。
你这大帽子我可带不起。

算了,学术讨论,我们道不同。不用争论了。您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Ins_614aec1a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