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实验室如何策划质量控制方案?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物价真高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实验室应满足确保结果有效性的要求,有必要对质量控制活动进行策划,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监控体系,形成适合自身的质量控制理论和质量控制机制,以消除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结果有效性风险。

(1)合理覆盖检测范围,实验室对结果的监控应覆盖到所有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领域和范围,以确保所开展检验检测活动获得的数据结果准确、可靠。

(2)合理确定监控要素,检验检测机构应清楚和掌握自身影响实验室活动质量的要素,比如,分析人员的技术能力、经验、人员数量和变动情况;考虑设备稳定性、使用情况;考虑方法的稳定性和复杂性、使用新方法或变更的方法;以及以往质量控制的结果等,确定需要监控的要素。

(3)合理选择质控方法,考虑到需要监控的要素,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法,并非所有方法都要采用。比如,定期使用标准物质,可监控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内比对,可监控同一人员的精密度或不同人员的精密度;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或设备检测同一样品,可监控方法的一致性等。

(4)合理安排质控频次,检测项目频次高的、检测过程质量问题频发的,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出现异常,可增加监控频次,对稳定成熟的项目可减少监控频次。在此基础上,编制质控计划,计划可与设备功能核查、期间核查、人员能力监控以及检测报告审核相结合。

(5)合理评价监控结果,对于监控结果,应采用相适应的方法及时予以评价,当发现超出预先判据,应有不满意结果的处理措施。

实验室报告结果需要实施监控,确认是有效的才能发出,监控结果有效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采取合理、有效的监控方法,在技术运作过程中即使有所失误,也可以通过监控发现问题进行纠正;如果实验室过程控制的再好,没有经过有效性监控,照样会报出错误的结果,如此会给实验室带来很大风险。所以,实验室应根据自身实际,对监控进行策划,以增强对自身数据结果的信心。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技术咨询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