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5750.8-2023 4.3挥发性卤代烃方法验证的一些问题

浏览0 回复10 电梯直达
Ins_77aa079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用的CD-1701柱子(30m*0.32m*0.25um),方法与标准一致,然后我的出峰与标准物质证书一致,应该是有三对目标物没分开,但是标准上是每个都分开了的,想问有没有和我遇到一样问题的啊,怎么解决的呢
推荐答案:zyl3367898回复于2023/07/11
标准上是0.25的柱子,你用的是0.32的柱子,内径越小,分离度越好,你按标准来购买柱子吧。分不开的。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zyl3367898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发帖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通标小菜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参数条件保持一致,跟标准上有区别,那多半是柱子问题,虽然是同型号色谱柱,但假如生产厂家不同,那固定相也可能会有区别,就会造成峰的分离度不一样。还有色谱柱柱效不一样也会造成这种情况,比如一根新柱子柱效会比较好,分离度OK,那用一根使用过一段时间的柱子,就可能柱效降低,导致峰的分离度下降。建议楼主在参考标准上条件的时候进行优化,调整升温程序,看看能不能分开
zyl33678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标准上是0.25的柱子,你用的是0.32的柱子,内径越小,分离度越好,你按标准来购买柱子吧。分不开的。
dadgo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一般是小内径,薄膜厚的柱子适于低浓度难分离样本。可能你用的柱子直径粗了。另外,不同厂家甚至同意厂家不同批号的柱子性能亦会有差异。所以,想跟标准或文献分析效果一致。有时需咨询一下起草单位或作者。
PAE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wazcq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标准里是Rtx-1701(30m*0.25mm*0.25um),不同厂家毛细柱分离也有差异
xx_dxd_x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个标准有问题,1701柱做氯代烃有几个不容易分开,靠的非常近。然后各家的柱子虽然都是1701柱,其实极性略有差异,就会导致分离效果不一样。比如三氯乙烷和四氯化碳两个,三氯乙烷的极性更强,遇到柱子极性稍微强一点,三氯乙烷就向后靠,两个就分不开。遇到极性稍微弱一点的1701柱,三氯乙烷向前移一点点就分开了。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烯的情况也是类似的。
xx_dxd_x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x_dxd_xx(xx_dxd_xx) 发表:
这个标准有问题,1701柱做氯代烃有几个不容易分开,靠的非常近。然后各家的柱子虽然都是1701柱,其实极性略有差异,就会导致分离效果不一样。比如三氯乙烷和四氯化碳两个,三氯乙烷的极性更强,遇到柱子极性稍微强一点,三氯乙烷就向后靠,两个就分不开。遇到极性稍微弱一点的1701柱,三氯乙烷向前移一点点就分开了。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烯的情况也是类似的。


像这种对条件特别敏感的方法,术语上叫做耐用性不好,需要挑特定厂家的柱子,这种是不应该的。在药典方法的建立中很多就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要挑多个不同厂家的同类柱子做实验,都能做出来才说明耐用性好。如果只有rtx的能做出来,其他厂家都能做出来,不仅是耐用性不好的表现,更有做广告的嫌疑。

实际上做卤代烃应该选624柱,分离效果更好,而且方法耐用性好,不存在挑柱子的问题。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zyl3367898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应助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3/7/12 20:53:48 Last edit by xx_dxd_xx
xx_dxd_x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不过楼主的图里面三氯苯的异构体没分开,这个是不对头的。任何1701柱应该都能够分开三氯苯异构体,建议检查一下是不是定性有问题
zyl33678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安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标准条件仅供参考。。。。

可以考虑降低色谱柱温度和流速,以改善分离。

或者考虑更换色谱柱,楼主的色谱柱口径较大,液膜厚度较小,对分离是不利的。

可以考虑使用液膜厚度更大的色谱柱,或者使用较小内径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