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不确定度问题的请教

浏览0 回复40 电梯直达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主要求回答文章给出的评定“数值修约引起的不确定度”为什么要除以2,弃而不答,转移话题非要去评定比文章已经明确忽略不计的示值误差还要小的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我“地毯”楼层针对楼主提出的问题的回复,没有说无需除以2的理由吗?我说了评定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了吗?你TMD是狗眼瞎了吧。
      我6楼首次根据楼主资料中“混凝土的边长测量精确至0.1 mm”这句话,谈到了与此相关的“分辨力”概念,并未涉及“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恰恰是你这个臭不要脸的学术流氓在7楼结尾正经歪念扯出“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你自己率先扯出“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现在倒打一耙说我转移话题,你臭婊子是不是贱得难受啊?
      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对这个问题发表个人的见解,无论发言人是否“菜鸟”或“白丁”,也无论发言人以什么方式参与讨论,无论别人的发言对错,都应该欢迎。接不接受别人的观点是每个人的自由,可以认同,可以反对,也可以争论和批判。
      你的观点没有让你发表吗?怎么争论?如何批判?要不要提供证据和依据?论坛什么时候规定参与辩论反驳可以不举证不演示,可以在铁证事实面前死不认错,可以蛮不讲理强词夺理就是我对你错啊?除了你这个学术流氓,还有谁支持和欢迎啊?
      前者的计量要求由法定要求确定,不需要另行计量要求导出和计量确认,后者的计量要求一定是由送检单位的实际被测参数的要求导出,“检定”后也必须进行计量确认。
      你学术流氓嘴里是不是哽了一坨屎啊。问你这个学术流氓多少次后者导出的“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是否与检定规程规定的“法定计量要求”一致你们单位现场正在使用的游标卡尺、百分表、材料试验机、硬度计等测量设备,导出的“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是多少?你学术流氓是不是因为你遗传了你父母的眼瞎耳聋,才装痴卖傻避而不答呀?你概念清晰不混淆,你怎么不对这些测量设备做“计量确认”呀?全国哪家单位对以“检定”方式溯源的测量设备做过“计量确认”?哪家机构“计量确认结论”“检定结论”不一致?
      你如果继续拒绝正面回答这些问题,还有继续搅局,那就不要怪我继续你这个“学术流氓”了。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以下是学术流氓11楼针对9楼版友的答非所问的表述:

      楼主紧接着在12楼以截图方式,专门指名道姓为11楼的学术流氓提供了“完整的不确定度案例”。其中第4大项“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下的第2)项和第3)项,就是分别对“钢直尺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和“游标卡尺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学术流氓到现在为止,都还在装死卖活装聋作哑,不对12楼楼主作任何正面的回答。不仅如此,还要在这一铁证事实面前咬住屎橛子不松口,说无需评定“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流氓原话:楼主紧接着在12楼……提供了“完整的不确定度案例”。其中第4大项“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下的第2)项和第3)项,就是分别对“钢直尺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和“游标卡尺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答:请问不学无术的骂人流氓陆云,你看明白12楼提供的“完整的不确定度案例”了吗?作为一个计量“专家”,你真的就把概念混淆到如此程度,一点基本常识都没有吗?
  一、第4大项“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下的第2)项和第3)项,明明白白写道,分别评定的是“样品宽度”和“样品厚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分别使用了钢直尺和游标卡尺。这两个分量理应使用这两种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允许值”评定。但钢直尺分度值大于其示值允差,“宽度”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使用“钢直尺分度值”进行评定理所当然,但绝非评定“钢直尺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样品厚度测量的游标卡尺“分度值”不会大于“示值允差”,因此资料评定“样品厚度”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时,应使用游标卡尺的“示值允差”,同样“样品厚度”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也绝非“游标卡尺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二,从评定的5个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可知,用“分辨力”评定不确定度分量时,得到结果均在0.10%以下,尤其用卡尺分度值评定的结果仅为0.07%,均不大于最大分量1.33%的1/10,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流氓陆云如果还有一点点学习精神,就把这两个分量删除再计算一下,看看对最终评定结果有没有影响。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请问不学无术的骂人流氓陆云,你看明白12楼提供的“完整的不确定度案例”了吗?作为一个计量“专家”,你真的就把概念混淆到如此程度,一点基本常识都没有吗?
      但钢直尺分度值大于其示值允差,“宽度”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使用“钢直尺分度值”进行评定理所当然,但绝非评定“钢直尺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你学术流氓这是从哪阴间里学来的?哪个标准或教材里说了“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与“示值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两者取大舍小啊?这两者有叠加效应吗?所有的标准或教材里都是说“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与“示值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两者取大舍小。从你这个学术流氓嘴里出来就正经歪念成了“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与“示值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两者取大舍小

      以上这段内容你都不懂,你还有脸在这里扯“基本常识”,我看你是满腹“鸡屎”吧。
      样品厚度测量的游标卡尺“分度值”不会大于“示值允差”,因此资料评定“样品厚度”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时,应使用游标卡尺的“示值允差”,同样“样品厚度”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也绝非“游标卡尺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量程为150 mm,分度值为0.02 mm的游标卡尺,“示值允差”是多少啊?把证据依据晒出来呀。你在这里忽悠谁呀?评定计算公式中,分子0.02是什么?不是前文描述的“分度值0.02 mm”是什么?前文告诉了你“示值允差”是0.02 mm吗?你不就是存心恶意想忽悠新人或非计量专业版友吗,告诉你,在我这里门都没有。
      二,从评定的5个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可知,用“分辨力”评定不确定度分量时,得到结果均在0.10%以下,尤其用卡尺分度值评定的结果仅为0.07%,均不大于最大分量1.33%的1/10,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流氓陆云如果还有一点点学习精神,就把这两个分量删除再计算一下,看看对最终评定结果有没有影响。
      你不定量评定出来,你凭什么断定不大于最大分量1.33%的1/10,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呀?你这副猪脑啥时候进化成有未卜先知的特异功能啦?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3/8/29 6:02:27 Last edit by luyunnc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流氓问:量程为150 mm,分度值为0.02 mm的游标卡尺,“示值允差”是多少啊?……你不定量评定出来,你凭什么断定不大于最大分量1.33%的1/10,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呀?你这副猪脑啥时候进化成有未卜先知的特异功能啦?
  答:“你这副猪脑啥时候进化成”正常人的脑筋呢?“量程为150mm,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示值允差是”0.03mm,还用我告诉你这位计量“专家”吗?
  我告诉你多次了,构成测量过程所有要素的“误差”是“因”,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是“果”。什么样的“因”,必产生什么样的“果”。因此:
  1已知测量过程所用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这个“因”引入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的话,示值误差一般都大于分辨力,则其“分辨力”这个“因”引入的不确定度必可忽略。故,未对某不确定度分量评定前,根据此不确定度分量的“因”与已评分量的“因”的大小比较,断定此不确定度分量该不该忽略。
  2如果拟评分量的“因”比已评最大分量的“因”相比,“不大于1/10”,这个不确定度分量必可忽略。你这个计量“专家”不明白吗?

  3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示值允差为0.03mm,0.03mm>0.02 mm,那么所用“卡尺”给测量结果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用示值误差还是分度值评定,如此简单的道理,用得着“你这副猪脑进化成未卜先知的特异功能”吗?

  “从评定的5个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可知,用“分辨力”评定不确定度分量时,得到结果均在0.10%以下,尤其用卡尺分度值评定的结果仅为0.07%,均不大于最大分量1.33%的1/10,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我说这段话,只是告诉你这是实践结果对我上述三个结论的“验证”,你除了会骂人,连这一点都看不明白,真是可怜、可悲、可叹。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3/8/30 11:03:50 Last edit by en_liujingyu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流氓问:你学术流氓这是从哪阴间里学来的?哪个标准或教材里说了“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与“示值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两者取大舍小啊?这两者有叠加效应吗?所有的标准或教材里都是说“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与“示值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两者取大舍小。从你这个学术流氓嘴里出来就正经歪念成了“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与“示值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两者取大舍小。
  答:如果这位流氓真的明白“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与“示值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两者取大舍小,那就好了。那么请问这位流氓,“示值误差”与“示值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两者应该如何取舍?应该“取大舍小”还是“两者合成”?所谓“示值重复性”、“示值误差”、“分辨力”均为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之一,测量设备给测量结果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包括了测量设备所有计量特性给测量结果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所有这些计量特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相互重叠,应“取大舍小”,因此,示值误差、分辨力、重复性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都要取大舍小,你蠢到将它们割裂,变成了两两相比,你死我活,有你无它。你连这都不懂,“还有脸在这里扯基本常识”,你也就是你所骂的“满腹鸡屎”!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你这副猪脑啥时候进化成”正常人的脑筋呢?“量程为150mm,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示值允差是”0.03mm,还用我告诉你这位计量“专家”吗?
      “0.03 mm”是示值允差吗?那“±0.03 mm”是什么?到底谁长了一副猪脑啊学术流氓?
      1已知测量过程所用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这个“因”引入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的话,示值误差一般都大于分辨力,则其“分辨力”这个“因”引入的不确定度必可忽略。故,未对某不确定度分量评定前,根据此不确定度分量的“因”与已评分量的“因”的大小比较,断定此不确定度分量该不该忽略。
      2如果拟评分量的“因”比已评最大分量的“因”相比,“不大于1/10”,这个不确定度分量必可忽略。你这个计量“专家”不明白吗?
      你不是说:样品厚度测量的游标卡尺“分度值”不会大于“示值允差”,因此资料评定“样品厚度”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时,应使用游标卡尺的“示值允差”吗,楼主12楼截图评定的第3)项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是用“分度值”还是用“示值允差”呀?该不该忽略呀?第5部分“测量不确定度的合成与拓展”忽略了该不确定度分量吗?你学术流氓在这铁证事实面前都还要咬住屎橛子不松口。
      3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示值允差为0.03mm,0.03mm>0.02 mm,那么所用“卡尺”给测量结果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用示值误差还是分度值评定,如此简单的道理,用得着“你这副猪脑进化成未卜先知的特异功能”吗?
      应该用“示值误差”评定为什么12楼的截图的评定全过程不用啊?应该忽略“分度值”为什么不忽略,不仅不忽略,而且还评定出来进行合成啊?你长了一副有特异功能的猪脑,给大家一个合理的解释呀。
      我说这段话,只是告诉你这是实践结果对我上述三个结论的“验证”,你除了会骂人,连这一点都看不明白,真是可怜、可悲、可叹。
      现在辩论的焦点是要不要评定。要不要评定是一码事,根据评定结果确定可不可以忽略又是另一码事。你的观点一直是尚未评出“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就未卜先知断言该不确定度分量可忽略不计,没必要对该分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我没说错吧学术流氓?你是不是又想开始玩弄偷换概念鱼目混珠的鬼把戏呀?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n_liujingyu(en_liujingyu) 2023/8/30 10:52:38发表:
  
      如果这位流氓真的明白“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与“示值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两者取大舍小,那就好了。
      除了你这个厚颜无耻的学术流氓,还有谁不知道啊?
      那么请问这位流氓,“示值误差”与“示值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两者应该如何取舍?应该“取大舍小”还是“两者合成”?
      谁告诉你这两个分量之间存在取舍关系呀?
      因此,示值误差、分辨力、重复性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都要取大舍小,你蠢到将它们割裂,变成了两两相比,你死我活,有你无它。
      谁规定的“示值误差”也要参与到里面取大舍小啊?你祖宗规定的?把权威官方的证据依据拿出来呀?臭不要脸的学术流氓!
      你连这都不懂,“还有脸在这里扯基本常识”,你也就是你所骂的“满腹鸡屎”!
      我早就说了你老娘就是吃猪潲的,没教会你说话,于是就重三倒四地复述我的话。你要再学我说话,我就再骂你这个教不会的蠢猪!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大家都可以看看只会骂人的流氓陆云在楼上(37楼和38楼)的回复,并仔细分析一下此人所骂的“早就说了你老娘就是吃猪潲的,没教会你说话”,是否就是其人的真实写照啊?呵呵。让我们一如既往,对其谩骂嗤之以鼻不予理睬,仅就其帖子中尚存的一点点与技术有关的谬论,稍做一点评论。
  1“样品厚度”测量使用了游标卡尺,卡尺“分度值”不会大于“示值允差”,因此评定“样品厚度”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时,应使用卡尺的“示值允差”。所以我说,12楼截图用“分度值”评定第3)项不确定度分量有误,应该用“示值允差”。其用分度值评定的结果证明,这个不确定度分量的确就该忽略不计。第5部分“测量不确定度的合成与拓展”也证明忽略该不确定度分量后,不影响最终评定结果。骂人的流氓陆云,可忽略12楼截图表2第3项分量自行验证,看计算结果否有变化。
  2流氓问“应该用示值误差评定,为什么12楼的截图的评定全过程不用”,却偏偏用了“分度值”。答案正是我说的,样品断面“宽度”测量用的卡尺示值误差大于分度值,因此两者应取大舍小,用示值允差而不该用分度值,评估断面“宽度”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3我还是要说,如果流氓陆云真的明白“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与“示值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两者取大舍小,那就好了,其实他并未理解“取大舍小”的真实含义,如果他真理解了,就不会发出如上述1、2这样的低级质问。
  4流氓问:谁规定的“示值误差”也要参与到里面取大舍小啊?谁告诉你“示值误差”与“示值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两者间存在取舍关系呀?
  答:这对年过花甲的计量“老专家”来说,是个极其幼稚的问题。“样品厚度”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厚度是使用分度值0.02mm,示值允差0.03mm的卡尺测量,此分量必由卡尺引入。卡尺计量特性中“示值允差”最大,用卡尺示值允差进行B类评定无可非议。但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也会引入不确定度分量,重复性受到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许多因素(包括系列设备)共同影响,因此需采用A类评定方法评定。虽然卡尺作为测量设备没有重复性,但正因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也受到测量设备的影响。前面用B类评定方法评定了测量设备计量特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这里又用了A类评定,只是评定方法不同,存在重叠评定问题。因此“示值误差”与“示值重复性(注示值并无重复性,而是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两者间存在取舍关系,应“取大舍小”。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看什么看?你不予理睬为什么重三倒四地重复我说的话呀?欠骂招骂的学术流氓。
      1“样品厚度”测量使用了游标卡尺,卡尺“分度值”不会大于“示值允差”,因此评定“样品厚度”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时,应使用卡尺的“示值允差”。所以我说,12楼截图用“分度值”评定第3)项不确定度分量有误,应该用“示值允差”。其用分度值评定的结果证明,这个不确定度分量的确就该忽略不计。第5部分“测量不确定度的合成与拓展”也证明忽略该不确定度分量后,不影响最终评定结果。骂人的流氓陆云,可忽略12楼截图表2第3项分量自行验证,看计算结果否有变化。
      什么叫评定有误啊?不确定度的评定原则是不重复、不遗漏,你学术流氓连这起码的常识都不懂。测量仪器的“示值重复性”与“示值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存在着互相包含的关系(理由与依据见34楼截图),所以才需要根据取大舍小的原则二者去其一。“误差”与“分辨力”,一个是对偏移性的影响,一个是对离散性的影响,两者不存在互相包含的关系,哪里规定了二者可以取大舍小呀?把依据证据拿出来。未评定“测量不准(或误差的波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属于“遗漏”你懂吗?
      按照你学术流氓的逻辑,12楼截图中只需评定“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就够了,其他分量是不是都可以忽略呀?“分度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与“示值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相比差多少?你怎么不将前者替换成后者验证一下,看计算结果有多大变化呀?
      2流氓问“应该用示值误差评定,为什么12楼的截图的评定全过程不用”,却偏偏用了“分度值”。答案正是我说的,样品断面“宽度”测量用的卡尺示值误差大于分度值,因此两者应取大舍小,用示值允差而不该用分度值,评估断面“宽度”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学术流氓睁大眼睛看看清楚,以上评定示例为什么不用你所谓的“取大舍小”的“规氏原则”?按照你学术流氓的“规氏原则”,是不是应该忽略第2)项分量,不应该参与合成啊?怎么合成?你学术流氓把计算过程演示给大家看看。
      你学术流氓啥时候拿出过一份像样的证据依据呀?你这种大粪浇(教)屎的臭水平,也好意思在这里说教?有能耐从其他国家正式发布的校准规范里找一份你所谓的“规氏原则”案例出来给大家看呀。
      3我还是要说,如果流氓陆云真的明白“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与“示值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两者取大舍小,那就好了,其实他并未理解“取大舍小”的真实含义,如果他真理解了,就不会发出如上述1、2这样的低级质问。
      你认为我“低级”,你怎么连这么“低级”的问题都拿不出证据依据来正面回答呀?
      虽然卡尺作为测量设备没有重复性,但正因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也受到测量设备的影响。
      这不是自相矛盾自我打脸的蠢话吗。测量设备没有重复性,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怎么会受测量设备的影响?的确是笨得无语,蠢得出奇!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