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主题:【第十六届原创】U-1810S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心得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十月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维权声明:本文为v3127170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TU-1810S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心得

十月



TU-1810S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产品,可独立完成光度测量、定量测定、光谱扫描、时间扫描、DNA/蛋白质测量及三维图谱分析等功能,其波长范围为190-1100 nm,光谱带宽:0.5、1、2、5 nm(四档可变狭缝),波长准确度:±0.3 nm,光度范围:-0.3~3.0Abs,光度准确度:±0.002 Abs(0~0.5 Abs),该款分光光度计具有出色的技术指标及稳定可靠的工作特性,流畅的人机对话操作(测定结果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可满足用户各种分析工作的需求诸如光度测量、光谱扫描、时间扫描及三维图谱分析等,且售后服务良好,深受广大分析工作者的喜爱,在基层实验室有广泛的装备应用。本实验室在2005年装备了该款分光光度计,主要用于光度测量、定量测定、光谱扫描、时间扫描,现就光谱扫描、时间扫描应用情况谈几点体会。

光谱扫描:主要是为了测量某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以获得该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这对于没有光谱扫描功能的光度计而言则是比较麻烦且费时的,特别是对于稳定性较差的物质要想获得准确的λmax还是比较困难的,但对于有光谱扫描功能的光度计而是非常容易的,所以应用好仪器的光谱扫描功能,可以很方便测定出某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而后通过峰值检出来确定该物质的λmax并用于该物质的光度测定。

进行光谱扫描时,首先是要确定扫描的波长范围即起始和终止波长,一般可根据待扫描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等大致确定其λmax,如红色物质其λmax位于500 nm左右,那么其光谱扫描的波长范围可选择400~600 nm,例如:盐酸氯丙嗪可氧化成红色化合物,经对350~600 nm波长范围扫描确定其λmax位于525 nm波长处,试剂空白的λmax位于360 nm波长处,见图1。

图1 盐酸氯丙嗪氧化产物扫描光谱图



而对于蓝色物质其λmax位于600 nm左右,那么其光谱扫描的波长范围可选择500~700 nm,例如:蓝色的铁(Ⅱ)-硫代紫尿酸配合物,经对300~800 nm波长范围扫描确定其具有两个吸收峰分别位于658 nm和384nm波长处,图2。具体扫描时先可以选择一个大致的波长范围进行扫描,再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便获得合适的扫描光谱图。

图2 铁(Ⅱ)-硫代紫尿酸配合物扫描光谱图



其次是要确定合适的扫描波长间隔,可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选择不同的扫描波长间隔,对λmax数据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选择较小的扫描波长间隔如0.2nm,反之可选择较大的扫描波长间隔如0.5nm或者1nm甚至更大。总之要选择合适的扫描波长间隔以获得准确的λmax数据。
第三是要确定适宜的扫描速度,对于稳定性好的物质可采用慢速和中速扫描,反之对于稳定性差的物质可采用快速扫描,这样可获得准确的光谱曲线及λmax数据。
第四是要确定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扫描光谱图纵坐标)范围,以便显示扫描光谱图的全貌。如图1、图2的吸光度范围分别为0~3.5和0~2.0,对于有负吸光度的可以从负数开始,一切以能显示扫描光谱图的全貌为目的。
2、时间扫描:一是为了监测某化学反应的吸光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以获得该化学反应达到的最大反应速率(吸收度)的时间。该功能特别适用于动力学光度法中反应平台区的确定。二是可以观察某物质吸光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以监测该物质的稳定性。如CN-与异烟酸-硫代巴比妥酸反应首先形成红色染料,然后逐渐变成蓝色,其吸光度A525先是快速上升达到稳定最大值然后很快下降,而A642上升及下降的速度均较缓慢,但室温下体系在525nm和642nm吸光度分别在2min和35min左右可达最大值且分别在2~3min和15~20min内基本稳定,见图3。

图3 CN--异烟酸-硫代巴比妥酸体系在525 nm(0~20min)和642nm(0~60min)处的时间吸收曲线

时间扫描时先要确定扫描波长即光度测量波长,一般为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其次要确定扫描时长,以获得化学反应的吸光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或物质吸光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以提示物质的稳定性数据。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