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水中三氯甲烷曲线总做不好

浏览0 回复8 电梯直达
Kelvi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GB/T5750.8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配置标准曲线,低浓度点的线性都很好,2pm以上的浓度点忽高忽低,线性很差,试了很多次都这样,大神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推荐答案:绿树之林回复于2023/12/27
ECD做不到PPM这个级别,只能做ppb这个级别。线性高浓度做不出来是正常的。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天涯飘雪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zhaosheng_08-0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天涯飘雪(p3249768) 发表:
参考一下这个
下载不了啊
wazcq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绿树之林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ECD做不到PPM这个级别,只能做ppb这个级别。线性高浓度做不出来是正常的。
天涯飘雪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haosheng_08-07(zhaosheng_08-07) 发表:
下载不了啊
1、标液配制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检测依据为GB/T5750.8-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毛细柱顶空气相色谱法,以此国标为基础,做了如下调整:

1.1中间储备液全部用甲醇来稀释配置,只到最后一步配置              工作曲线时溶质为水。国标中配置混合储备液三氯甲烷的浓度为0.4μg /mL和四氯化碳浓度为0.2μg/mL,是用水来定容,配置工作曲线也是用水定容。由于盲样的浓度较大,不能完全按照国标中的配置方法制作标准曲线,本方法混合储备液的浓度较大,三氯甲烷为100μg/mL和四氯化碳为5μg/mL,考虑到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在水中溶解度小,所以中间储备液全部用甲醇来配置。

1.2配置标准工作液的方法,取10.0mL水(百岁山的水)置于20mL顶空瓶内,氮吹30秒,然后迅速密封压盖,用安捷伦微量注射器准确吸取混合储备液,用针头穿过密封垫,注意针头扎入至水液面以下再推推杆,使其储备液与水充分混合。以下配置标准工作液及质控样均为此方法。国标配置方法是取储备液用水定容至容量瓶刻度处,然后再吸取工作使用液至顶空瓶中上机测定,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易挥发,且在水中溶解度较低,配置过程也可能引起挥发,所以采用密封后再注入高浓度的储备液,这样虽然不如容量瓶配置科学,但是可以避免由于密封不严导致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损失,标准曲线仍然可以做的很好。标准品配置时最好使用同一规格的微量注射器。

1.3顶空瓶平衡温度和保温时间,国标中为40℃平衡1小时,平衡1小时对于我们单孔加热的顶空进样器来说大大地增加了检测时间,参考安捷伦公司给出的资料,前期也做了经过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的试验,最后确定顶空条件为顶空瓶70℃保温15 min
24标准曲线

初步测定了两个盲样三氯甲烷浓度在150μg/L -170μg/L之间,四氯化碳浓度分别在2.0μg/L5.0μg/L左右,最后配置了9个浓度点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混标,三氯甲烷标液浓度为20μg/L40μg/L60μg/L80μg/L100μg/L120μg/L160μg/L180μg/L200μg/L,四氯化碳浓度为1μg/L2μg/L3μg/L4μg/L5μg/L6μg/L8μg/L9μg/L10μg/L,将两个盲样浓度包含进去,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相关性系数均为0.99928,按照同样的方法做了两组质控样品,每组质控样品两个平行,用此9点标准曲线加载质控样品得到以下数据。见表2-1与表2-2

(表2-1

质控样品1μg/L测定值1

μg/L
测定值2

μg/L
平均值

μg/L

回收率

三氯甲烷

60.2

58.60

58.88

58.74

97.6%

四氯化碳

1.99

1.87

1.94

1.905

95.7%





(表2-2

质控样品2μg/L 测定值1

μg/L
测定值2

μg/L
平均值

μg/L

回收率

三氯甲烷

156.52

157.05

157.09

157.07

100.35%

四氯化碳

5.174

5.165

5.082

5.123

99.02%









关于标准曲线为什么做了9个点,而不是一般情况下5个点呢?做了5个点的混合标准曲线,选取的浓度点在盲样初测值附近,三氯甲烷浓度为20μg/L40μg/L100μg/L160μg/L180 ug/L,四氯化碳浓度为1μg/L2μg/L5μg/L8μg/L9μg/L。见表3-1与表3-2

(表3-1

质控样品1μg/L测定值1

μg/L
测定值2

μg/L
平均值

μg/L

回收率

三氯甲烷

60.2

58.63

58.91

58.77

97.6%

四氯化碳

1.99

1.84

1.92

1.88

94.5%











(表3-2

质控样品2μg/L 测定值1

μg/L
测定值2

μg/L
平均值

μg/L

回收率

三氯甲烷

156.52

158.78

158.83

158.80

101.4%

四氯化碳

5.174

5.21

5.13

5.17

99.9%









由表2与表3对比可见9个点标准曲线质控样品回收率总体比5个点标准曲线稍微高,所以选择了9个点,如果从统计学角度看两个数据并无显著差异。

2.5实验空白用水的选择

实验室烧水再晾至室温,比较浪费时间,经过买来的几种水做对比,百岁山水中空白值最低,所以选用百岁山水配置标准曲线工作液。

本次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三氯甲烷Z0.29, 四氯化碳Z0.26

3、总结

采用国标方法配置标准溶液,相关性系数达不到0.999,质控样品回收率差,可能由于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易挥发,要求操作熟练度有关。所以参考文献,做出三点调整:

1中间储备液全部用甲醇来稀释配置,只到最后一步配置工作曲线时溶质为水。

2配置标准工作液时先准确加入水,氮吹30s密封后,再用同一规格的微量注射器准确注入高浓度的储备液至水液面下。

3顶空瓶保温条件为70℃保温15 min

经过以上三点调整,这样做出的标准曲线相关性系数达到0.999以上,精密度(RSD<5%),质控样品回收率在95%101%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zyl336789820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分享资料
木头201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安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忽高忽低,即重复性比较差。

楼主详细描述一下具体的分析条件为好。


有具体谱图为好。


zyl33678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