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帖】企业对碳减排还很陌生(CDM)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无名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日益恶化的环境,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是一个责任,而且还有重要的商机。而全球的企业家只有10%的人意识到这一点。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针对全球634家企业负责人的调查显示,只有10%的公司将环境工作视为其潜在的营销责任,而多数公司并不认为该策略将影响到他们的市场地位。37%的受访企业认为,碳减排对提高企业在更大范围的公信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只有15%的企业认为它是一种市场机遇。
  在634家企业中,31%是西欧公司,28%是亚太地区公司,26%是北美地区公司;从行业上看,46%来自制造、能源、运输和其它重工业,54%来自服务行业,如银行、保健、资讯科技。
  调查显示,由于气候的不断变化,公众逐渐开始关注碳排放的相关问题,而企业在此方面则远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商机,5月中旬发布的这份名为“气候中的变化”的报告指出了上述观点。
  这份调查报告由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委托《经济学人智库》调查全球企业对气候变化的回应态度。
  企业对碳减排还很陌生
  报告显示,32%的被调查公司并没有监控其碳排放情况和由此带来的对供应链活动的间接影响。18%的企业正进行简单的能源效益测量,另有超过25%的公司已经在监控其部分或者全部业务的碳排放量。
  参与调查者,有176位来自亚太地区,其中包括中国14家企业领导人。
  报告显示,相较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亚洲公司更加注重测量自身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受访企业中,10%的亚洲公司表明他们在时刻监控由于生产运营产生的碳气体的排放总量;只有27%的企业表明在此方面仍未采取任何措施,该比例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地区中是最低的。同时,多数亚洲企业认为降低碳排放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而他们对于环保活跃分子的行为更为关注。
  同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公司正在努力进行着碳减排的尝试。尽管45%的企业并未开始制定减少碳排放的计划,但大约五分之一的企业已经开始着手筹备有关计划,而28%的企业预计在2010年前将计划付诸实施。
  这种变化逐步影响到了商业的其他方面,35%的企业表示他们已经或计划减少使用空中交通工具(54%的企业持相反观点);18%的公司正在使用低排量的汽车,26%的公司计划在三年内逐步引进这种汽车,而40%的企业在三年内正在或即将使用可再生能源。然而公司对个人行为的表现是最关注的,例如企业鼓励员工下班随手关掉电灯和电脑等行为。目前,已经有54%的企业已经执行这样的行为,另有15%的企业计划在三年内着手实施。
  在报告中,特别针对中国企业提出了如何减少碳排放的一些建议。
  全球企业界错过气候变化带来商机
  受调查企业中,仅有十分之一充分监控其总体碳排放影响,大多数企业未将环境战略视为改善其市场地位的一种途径。
  逾三分之一首席执行官表示,降低碳排放将提升其企业形象。但只有15%的人认为这是一个营销机会,仅7%的人将其视为产品差异化的途径之一。
  六分之一已开始降低碳排放的公司表示,这一做法已提高了企业利润,而三分之一的企业预计未来三年将起到提高利润的效果。只有十分之一的此类企业抱怨目前或预计今后将增加成本。
  碳减排的概念,源自2006年2月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中国于1998年5月29日签署了该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2008-2012年期间应将温室气体排放量从1990年水平减少5.2%,并支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CDM(清洁生产机制)项目合作。
  CDM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间的贸易-投资机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在削减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既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又有助于产生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投资,换取投资项目所产生的部分或全部减排额度,以作为自己履行减排义务的组成部分,同时也降低了自己的减排成本。
  世界银行估计,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前需要的减排量约为50-5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一半由其国内行动完成;另一半约25亿吨则需要通过CDM、JI和ET完成。在这25亿吨减排量中,每年通过CDM渠道合作的减排量在2-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而截至2007年2月,已经在联合国注册成功的项目合计减排量只有1.13亿吨/年,缺口仍然很大。而且,实施这种项目的理想时间是在2008年前,因为2008年以后实施的项目,能够产生减排量的时间太短(《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削减期为2008-2012年)。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统计,全球碳交易市场成长迅速,2006年的交易额达到250亿-300亿美元之间,预计两年后将增加到每年400亿美元。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2006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总额达到280亿美元,为2005年的2.5倍,交易的二氧化碳达到13亿吨。
  摩根士丹利宣布,在今后的5年内将投资30亿美元扩展二氧化碳排放额度业务,包括投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和公司,这是单一金融中介机构迄今做出的最大承诺。而在2005年底,高盛购买了主要用来交易美国及北美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额度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10%的股份。像摩根士丹利、高盛这样大型的投资银行正进入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说明华尔街意识到了这一生意的增长前景。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金相显微镜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