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中药全息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浏览0 回复13 电梯直达
环城死水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从薄层色谱鉴别技术应用普及到中药检测以来,多是处理一次样品,一块薄层板,展开一次,鉴别一味药材。其供试品的信息量多是单信息量。样品的处理方法多根据被检出成分性质,采用部分信息排除,部分信息保留的方式。一般的原则是:为使薄层斑点清晰易判,常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尽可能多地排除非检出成分,只留下待检测成分,来进行样品前处理。如被检出成分属生物碱类,在样品前处理时,多是甲醇或乙醇提取后,将提取溶液蒸干,加酸性水溶液使生物碱成盐,溶解于水中,将不溶于酸水中的成分排除,再将酸水溶液碱化,使生物碱游离,用氯仿萃取,游离的生物碱转溶于氯仿中,将不溶于氯仿的水溶性成分排除,氯仿液蒸干,残留物甲醇或酸性甲醇溶解,作为样品溶液。若被检成分是苷类或甾体类,如芍药苷、淫羊藿苷、三七皂苷、甘草酸等,因这些成分多带有糖分子。属偏水溶性的,其前处理多是用甲醇或乙醇提取后,将提取溶液蒸干,残留物加水,使溶解后,先用乙醚或氯仿萃取,弃去萃取液,排除脂溶性成分,然后用正丁醇萃取所需要的成分,排除不溶于正丁醇的水溶性成分,将正丁醇萃取液再用酸、碱、水溶液洗涤,再排除一些碱性、酸性的非检出成分和残留的酸或碱,将洗涤后的正丁醇溶液蒸干,残留物加甲醇,使溶解,作为样品溶液等,事例举不胜举,这样部分信息排除,部分信息保留的样品处理方式,形成了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烦琐、费时、周期长、毒害溶剂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检测速度严重制约生产发展。全息薄层鉴别与常规薄层鉴别不同之处,是拟鉴别的对照药材和样品溶液要是全信息量,其各种成分不丢失。即用一种对各种成分都较易溶解的溶剂,将制剂中的成分溶解提取后,不做任何处理,保住其全部信息。实验结果表明,甲醇或乙醇作溶剂,样品信息量最大。既能溶解脂溶性成分,又能溶解水溶性成分,如丹皮酚、大黄素、黄芩苷、绿原酸、小檗碱、芍药苷等。样品各成分含量低微的可通过一步浓缩,含量居中或较高一些的,直接采用甲醇或乙醇超声或回流的滤液即可,对照药材一般都是甲醇或乙醇超声或回流的上清溶液。这样,与部分信息排除,部分信息保留的样品前处理方式就截然不同,不但步骤简单、快捷、省时,而且节约了有机溶剂、减少了污染,最重要的是保住了样品的全部化学成分,满足了全息薄层鉴别的大信息量。得以实现一个样品溶液,可用于鉴别极性、中极性和非极性全部成分应用。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老多_小多10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新版主第一帖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环城死水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大家讨论一下,在实际工作中,有多少药材可以采用同一薄层板,同一展剂进行鉴别,方便的话,最好贴上图片。
青林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环城死水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陈皮与乌梅的鉴别
取养胃舒片2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陈皮对照药材0.6 g,乌梅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乌梅对照药材5μl,陈皮对照药材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乙醇-浓氨溶液(7:4:1:0.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UV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乌梅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置紫外光灯(UV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陈皮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冷冷的冰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全息鉴别是薄层研究的延伸,其特点就像hplc和uplc的区别一样
香奈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环城死水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冷冷的冰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全息薄层鉴别具有信息量大,节约时间,节省成本,环保等优势 在工作中应该得到提倡,
但是做这些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环城死水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最近正在研究,菊花和葛根的鉴别,如有需要的战友,M我,我告诉方法
阿三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环城死水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阿三(junqiwudi) 发表:
虽然天天跑薄层 这还是第一次听说 学习了

天天跑薄层,要总结,要不然工作经验就白白流失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