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栅为何不能放在后面?

浏览0 回复21 电梯直达
xx_dxd_x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谢谢安老师的讲解。不过我还是认为单色器放前面还是后面不是什么原则问题,虽然技术上略有差异,但是本质上没有大不同。现在有连续光源的原子吸收,光栅也是放火焰后面的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x_dxd_xx(xx_dxd_xx) 发表:
谢谢安老师的讲解。不过我还是认为单色器放前面还是后面不是什么原则问题,虽然技术上略有差异,但是本质上没有大不同。现在有连续光源的原子吸收,光栅也是放火焰后面的


(1)据我所知,目前所有的原吸的光栅(单色器)原本就是设置在火焰(原子化器)的后面,连续光源的仪器也不例外。其光路基本模型见下图所示:



(2)你所说的连续光源的原吸大概指的就是耶拿ContrAA700型原吸吧?该仪器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CCD)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一种独创的临近谱线背景校正方式的需要而设置的。其光路示意图如下:



(3)在原吸、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尽管单色器本质上都是起着色散分光的作用,但是具体单色器应该放置在什么位置,是要根据仪器结构和性质来决定的,这就是原则,而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略有差异
赞贴
1
收藏
0
拍砖
0
2020/12/26 9:29:26 Last edit by anping
gangzi361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螺丝刀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有单色器放比色皿后面的紫外可见,这种仪器,样品室敞开,测量塑料很快,做个190-900nm扫描就几十ms,跟全谱直读一样,比如耶拿的S300/600系列。
learner199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夕阳(anping) 发表:

(1)据我所知,目前所有的原吸的光栅(单色器)原本就是设置在火焰(原子化器)的后面,连续光源的仪器也不例外。其光路基本模型见下图所示:



(2)你所说的连续光源的原吸大概指的就是耶拿ContrAA700型原吸吧?该仪器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CCD)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一种独创的临近谱线背景校正方式的需要而设置的。其光路示意图如下:



(3)在原吸、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尽管单色器本质上都是起着色散分光的作用,但是具体单色器应该放置在什么位置,是要根据仪器结构和性质来决定的,这就是原则,而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略有差异

安老师,你好!看了大家的讨论,我迷糊了。同是连续光源,紫外和原吸的光栅放置位置会不同?这种不同是由检测器决定的么?谢谢!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earner1999(learner1999) 发表: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如果做波长扫描,就必须得到一个连续的不同波长的连续光谱作为吸收源。所以仪器光源采用例如氘灯、钨灯、氙灯、汞灯等能产生连续光谱的光源。但是连续光源发射的是复合光,要想得到高分辨率的连续的单色波长的光谱;就必须由产生分光作用的单色器来完成了。自然而然,这个单色器只能放置在哪样品前面了。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如果做单波长测定,就必须得到一个相对单纯的锐线的吸收光源;而氘灯、钨灯、氙灯都不能类似空心阴极灯那样可以发出单色的锐线光源,因此也只能利用单色器来选择出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如此单色器也只能放置在样品的前面。

(3)无论是紫外可见还是原子吸收,其分析原理均是基于“朗伯-比尔”定律;而朗伯-比尔定律的首要条件便是需要一个“锐线光源”。用在原吸上的阴极灯的特点就无需多言了,而用在紫外-可见上的“锐线光源”也只能由单色器来完成了;尽管输出的单波长的光信号的“半峰宽”没有阴极灯窄,但因紫外-可见所检测的样品不是用于“基态原子”的吸收而是分子吸收,所以使用从单色器分离出来的单色光也可胜任了。

(4)至于耶拿那款使用氙灯作为连续光源的设计初衷,一个是想省却更换阴极灯的麻烦;另一个是特殊的“临近蒲县背景校正”的需要。具体原理氢参阅耶拿公司发布的有关资料,在此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了。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1/1/11 20:24:32 Last edit by anping
learner199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夕阳(anping) 发表: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如果做波长扫描,就必须得到一个连续的不同波长的连续光谱作为吸收源。所以仪器光源采用例如氘灯、钨灯、氙灯、汞灯等能产生连续光谱的光源。但是连续光源发射的是复合光,要想得到高分辨率的连续的单色波长的光谱;就必须由产生分光作用的单色器来完成了。自然而然,这个单色器只能放置在哪样品前面了。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如果做单波长测定,就必须得到一个相对单纯的锐线的吸收光源;而氘灯、钨灯、氙灯都不能类似空心阴极灯那样可以发出单色的锐线光源,因此也只能利用单色器来选择出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如此单色器也只能放置在样品的前面。

(3)无论是紫外可见还是原子吸收,其分析原理均是基于“朗伯-比尔”定律;而朗伯-比尔定律的首要条件便是需要一个“锐线光源”。用在原吸上的阴极灯的特点就无需多言了,而用在紫外-可见上的“锐线光源”也只能由单色器来完成了;尽管输出的单波长的光信号的“半峰宽”没有阴极灯窄,但因紫外-可见所检测的样品不是用于“基态原子”的吸收而是分子吸收,所以使用从单色器分离出来的单色光也可胜任了。

(4)至于耶拿那款使用氙灯作为连续光源的设计初衷,一个是想省却更换阴极灯的麻烦;另一个是特殊的“临近蒲县背景校正”的需要。具体原理氢参阅耶拿公司发布的有关资料,在此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了。
谢谢安老师!每次都耐心解答。您的出发点是“锐线光源”,在我看来,是因为紫外可见光的光强度大,所以有“资本”去分光,可以分出锐线,而对于红外光,比如早期的色散型红外光谱仪,单色器是在样品后面的。这么看单色器的位置也不是绝对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earner1999(learner1999) 发表:
谢谢安老师!每次都耐心解答。您的出发点是“锐线光源”,在我看来,是因为紫外可见光的光强度大,所以有“资本”去分光,可以分出锐线,而对于红外光,比如早期的色散型红外光谱仪,单色器是在样品后面的。这么看单色器的位置也不是绝对


(1)连续光源的光强度的确比阴极灯的强,但绝不是“有资本”区分光,还是想取得比较锐的吸收光源为目的的。

(2)我所使用过的红外吸收光谱仪的单色器也是放在样品前面的,只不过光源换成了发光体;检测器换成了硫化铅检测器而已。
learner199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夕阳(anping) 发表:

(1)连续光源的光强度的确比阴极灯的强,但绝不是“有资本”区分光,还是想取得比较锐的吸收光源为目的的。

(2)我所使用过的红外吸收光谱仪的单色器也是放在样品前面的,只不过光源换成了发光体;检测器换成了硫化铅检测器而已。


谢谢老师!

(1)和这个问题相关的一个困惑:是氘灯扣背景的原理,为什么相同的基态的原子对HCL发出的锐线光吸收,和氘灯的带状光谱吸收(可忽略)不一样呢?

(2)您的红外光谱仪用的近红外光么?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earner1999(learner1999) 发表:

谢谢老师!

(1)和这个问题相关的一个困惑:是氘灯扣背景的原理,为什么相同的基态的原子对HCL发出的锐线光吸收,和氘灯的带状光谱吸收(可忽略)不一样呢?

(2)您的红外光谱仪用的近红外光么?


(1)阴极灯发出的光束是锐线光源;氘灯发出的光束是连续光源。

(2)阴极灯发出的光束主要是被大量的样品基态原子吸收以及少量的背景吸收;氘灯发出的光束主要是被一定带宽(狭缝)的背景吸收以及少量的样品的基态原子吸收。

(3)我使用过的红外仪器的波长范围是从900nm到3200nm。现在许久未用了。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