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这样使用容量瓶转移、定容方式是否规范?

浏览0 回复11 电梯直达
东方逸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们都知道把固体物质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是这样配制的:先在烧杯中称量好样品,计量,然后加入溶剂完全溶解,之后把溶液用玻棒导流至容量瓶,用溶剂洗几次把烧杯里的残液洗进容量瓶中,定容。
    但是如果是固体样品易挥发,或者易变质,用烧杯溶解后再转移到容量瓶就不大合适。我觉得可以直接把固体物质放进容量瓶,然后先加入少量溶剂完全溶解,最后定容。技术上是没问题的。就是如果碰到认证的话,这样的操作是否规范?
    还有需要抱怨的是:为什么我们所学到的都是必须用烧杯溶解,转移呢,我觉得在转移的过程中更容易出差错,就算非常小心也会有一些些液体流出容量瓶外。特伤脑筋。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meteor112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觉得应该是可以的,配置方法是要根据样品性质做适当调整的。。。。不过认证的话就不好说了。。
樱桃小丸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像一些易挥发或是变质,但易溶的可以直接称到容量瓶中,溶解后定容,但是一些不易溶解的溶质,可以先在烧杯中溶解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定容,这样比较好.
小鸟飞翔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溶解时产生吸热、放热的一定要在烧杯中小心操作。
tongjia1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不规范,如果这个反应是放热反应就不可以按照楼主的方法配置。为了保护容量瓶的精确度啊,下次你还用不用这个容量瓶了啊。
吃饱不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YJF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uhlan 发表:
我们都知道把固体物质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是这样配制的:先在烧杯中称量好样品,计量,然后加入溶剂完全溶解,之后把溶液用玻棒导流至容量瓶,用溶剂洗几次把烧杯里的残液洗进容量瓶中,定容。
    但是如果是固体样品易挥发,或者易变质,用烧杯溶解后再转移到容量瓶就不大合适。我觉得可以直接把固体物质放进容量瓶,然后先加入少量溶剂完全溶解,最后定容。技术上是没问题的。就是如果碰到认证的话,这样的操作是否规范?
    还有需要抱怨的是:为什么我们所学到的都是必须用烧杯溶解,转移呢,我觉得在转移的过程中更容易出差错,就算非常小心也会有一些些液体流出容量瓶外。特伤脑筋。

由于温差等因素,一般都得按规范操作。
baoan__li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sharkwei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uhlan 发表:
我们都知道把固体物质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是这样配制的:先在烧杯中称量好样品,计量,然后加入溶剂完全溶解,之后把溶液用玻棒导流至容量瓶,用溶剂洗几次把烧杯里的残液洗进容量瓶中,定容。
    但是如果是固体样品易挥发,或者易变质,用烧杯溶解后再转移到容量瓶就不大合适。我觉得可以直接把固体物质放进容量瓶,然后先加入少量溶剂完全溶解,最后定容。技术上是没问题的。就是如果碰到认证的话,这样的操作是否规范?
    还有需要抱怨的是:为什么我们所学到的都是必须用烧杯溶解,转移呢,我觉得在转移的过程中更容易出差错,就算非常小心也会有一些些液体流出容量瓶外。特伤脑筋。

主要考虑到有些物质溶解时放热的、有些是吸热的,通常的定容操作都要求容器恒温并且与室温一致
cat8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uhlan 发表:

    还有需要抱怨的是:为什么我们所学到的都是必须用烧杯溶解,转移呢,我觉得在转移的过程中更容易出差错,就算非常小心也会有一些些液体流出容量瓶外。特伤脑筋。


同感课本上的东西严重过时,如果不是非常特殊的试剂,直接进容量瓶就算有误差也要小于那么麻烦的移液
tangldy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如果药品本身吸湿、挥发或者溶解过程放热、吸热现象比较严重、溶解速度很慢、需要经常搅拌,那么必须使用烧杯溶解药品。毕竟烧杯的材质是比容量瓶耐腐蚀,耐温差变化的。
如果不属这些情况,只是一些普通的如重铬酸钾类的药品,完全不必使用烧杯,直接采用容量瓶即可,但是前提是需要特制一个称量盘,不然称量的药品很难倒入容量瓶。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